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对初学者如何入门的指导

2017-03-03 fzt 阅读:6058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这是杨老师与一位初学者的对话实录,从原理到操作,从能体的聚散到对主体的认知,非常完整地讲解了安心法要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即使是已在路上的行者,读来也会对修行中的关键要点更加清晰明了,因此整理出来,经杨老师审核后与大家分享。)

 

    佛法的根根我现在表达实际上它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对生命实相的认识;所谓解脱的话,它是“智慧解脱”,不是其他的,所谓的“智慧解脱”也不是我们想的我的大脑要转多少多少圈,就是他能如实看到,东西就在这摆着,比如说这有五个杯子,他一眼看到了就告诉你“这有五个杯子”,我们普通人一般看不到,就只能推测,于是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就是为了让你能够自己看到“实相”,这就是我们的练习。

    。。。。。。

    你要一步一步讲他必须是这样讲,但你实际走起来的话,那每个人的情况会不一样,所以禅宗可能当下一刻他就过来了。就像“认识自我”,小乘佛教也有,大乘佛教也有,很简单,你就从你现在开始做,就说你到底是谁,你自己看一看嘛,就你说“我”的时候,你在用这个词的时候,你这个“我”到底指的是什么?你在身上看看、找找,有没有对应的点,你能不能找着,这就可以算起步了。

    你看看、找找看在哪,你说“你”在这(指耳朵)听,你知道“你自己”坐在这,那是肉体知道自己坐在这?你听到我说话是耳朵在那听的?如果不是,那他又是什么?在哪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你看问题的时候、你想问题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就是路径啊。

    所以按我的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觉,你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不是的,你就把它扔掉,你如果知道这个肉体不是你的话,你就不会那么执着他了,你知道外在的这个头衔不是你的话,你就不会去执着这些东西了,我们执着,一定是把这个东西当成“我们自己”了,我们才会去认真、去执着的,对吧,那就这样一点点就开始剥离啊。那么你到底在哪?或者在你这个肉体上那个真正的“我”到底应该是呆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你对自己的状态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提问者:我刚才头皮有点酥酥麻麻的),原因是什么知道吗?你自己可以观察啊,因为酥麻是一个反应嘛,一定是里头有东西起来碰到这个东西,然后他才开始有反应嘛,是不是这样?你现在可以去验证嘛。除了头皮然后还有什么呢?脑袋里头呢?是不是有点发蒙、发胀啊?这个往外发胀是什么原因知道吗?你可以去看呢,一样,都是有东西往外冒。都是心里头的东西往外冒,然后在冒、在冲击到你肉体相应部位的时候,然后你就会有这样的反应。既然是往外冒,它就有一个过程嘛,然后这个过程就会改变你。开始的时候,东西比较多是一个反应,然后透出来了以后,东西慢慢、慢慢就少了嘛,然后你就开始清爽了。你再看你一直在变化,整个过程下来后对这样的变化你就清楚了。

    (提问者:我现在有一种喜悦感),好,喜悦感从哪产生的?具体的方位?然后喜悦感出来以后变成什么?这个东西从身体里头冒出来了以后,然后又怎么样?它会变的,它在里头,和出来以后,你的身体都会变的。现在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你可以慢慢去看嘛。这样的操作,我们叫“觉察”。

    然后,这个东西过来,这个喜悦完了以后,这里头现在是什么?就不是喜悦了,是什么呢?没有喜悦感了,是宁静,是不是静下来了?然后你就觉得你的心歇下来了一点了是不是?所以等于说你以前这里是满的,所以你静不下来。你这里头堵着东西,你跟人家交流只能这上面来交流,这个底下的东西你是没有反应的。如果有反应你就会不舒服。但是如果现在慢慢空下来了以后,你跟他的交流,你能感知的就会更丰富了。

    这就是一个过程。那这个过程中,你看看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过程的,那个能知道的就是“你”嘛,然后,那个你去知道,和你去做事的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讲,你生活的一切都可以作为一种练习,帮助你去认识“你是谁”。因为我们终极目标就是认识“我是谁”,而且认识的方法就是“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操作中体会操作的主体”。你的生活、工作这一切都是作用,都是操作。所以都是可能会认识到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机会。所以这个就把修行与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了。然后,再加上每天打打坐,可以增加一点这种觉察的能力。

    因为实际上你认识到了这个东西实际是假的、幻的,你就不会去执着了,认到一重放下一重,你放下的越多实际上你就越放松。又因为我们还要持咒嘛,持咒实际上是内心,就是你那个喜悦,喜悦底下有东西起来,如果底下有新的能量不断给你往外带的话,你就会充满,就不会消极。但这种充满又不是那种战斗,它是一种平和。

    你看你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松一点?这东西就开始少了,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那就是一个能量的相互作用。这我书上就讲了,对人的认识,主体、肉体、能体。肉体就在这,主体和能体是可以离开来的,然后这个可以互相交流、交互影响。这就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所以你静下来,然后你才能欣赏很多东西。

    就是这样的一个路数,最后你把它落实到你的生活工作中去,然后最后你自己去真正知道。你说现在心在这,到底什么方位?你去找的话又找不着了。(提问者:但它会涌出来啊?)涌出来的是被你感知到的能量,因为“你”知道它涌出来嘛,如果是你自己的话就不是在外面去知道它了,就是自己在里面找了,你看对象和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是不一样的。最后就是看你的觉察力,那我讲叫参照系,你的主体越本位,他能关照的就越完整,然后剩下的是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个他们叫游戏,他们叫幻,但你当下,你在那个场景里你是真实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了。

    我们特别强调要内外一致、真实,这是前提,就是说如果你不是一个真实的状态的话,你的那个假的东西就会在上面挡住,要破那个假很麻烦,所以我们就有表达“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我只要“真”,首先就是内外一致了,剩下我是在这一段还是在那一段的事,这个没有关系,你只要进到这里头,你就顺着这个走,最后你一定能走到这里头的。而因为你“真”的话,我们这种交流就比较简单。

    (提问者:我们回去以后您还有什么指点给我们?)一个就是日常,我们刚才说了你首先是一个简单的状态、真实的状态,然后在这个状态里头你有所觉。然后这个觉你慢慢就开始细微起来嘛,这个叫身体,这个疼是怎么样的,里头是什么地方起来的,在这堵嘛,堵了是堵的感觉,通了是通的感觉。然后那个地方叫障碍点,冲它的那个叫能量,然后让能量动的那个呢?就这样一点一点去找那个根,这就是日常可以做的事情。然后剩下来的我是希望每天坐一下,完了以后收功动作你把它做透了,就OK了。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所谓吐气的概念,那你可以慢慢去体会的,用鼻子吐气,然后体会气出尽了以后身体还有什么反应,你产生呼吸到底是谁在那推动这样一个呼吸的操作的,比如像现在这么就吐气了,这个气这么一动了,气就从鼻子里头往外出了,然后到了最后没气了,但这个东西(指推动吐气操作的原动力所在)还可以再推一推,这个东西到底是在哪?你去认识它。一旦吐气让你认识到这个,呼吸就不重要了。你吸气的时候它可能往回退一退,那你下次吸气不要让它掉了,你拿着它吸气,然后下次吐气再继续往外推,这个是你什么时候都可以练习的。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干的,醒来也可以做这个事情。一旦你知道这个东西在哪,然后剩下所有的持咒啊什么的,都是从这个地方起,然后这样你先就是积累经验,你先去试,试了以后你会有经验。然后这么做做这样,那么做做那样,反正做完了以后它就会有一个结果,然后有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就可以交流了,看看从原理上来讲你应该怎么选择,或者你自己什么样的一个认识、什么样的体会。因为这里头真正走进去它会有很多的事,但总的一个概念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清晰。

    以后见面一定要带你自己的问题来,有问题呢你自己可以先去解决,反正书,道理都在那了,另外我那个书为什么不容易看呢,因为它讲的都是实相,所以你有了体验了你就知道它在讲什么,所以它不是理解的,你也千万不要去理解,理解的一定是假的东西,不是真实的。

    另外对你自己的所有的现象,你自己首先能够讲得通,原理上知道是为什么,你说这胀了或这堵,刚才说了是有东西起来在这,那是不是那么回事,你要自己去体验。所以当一个地方通的时候是一种感觉,不通的时候又是一个感觉,半通的时候它又是半通的感觉,那你就分清楚了,哦,这个是管道,这是里头流着的液体,然后这是推动液体的那个动力、势能,然后一点一点往根上去认识。我们知道所有的根就是“心”,那你也是通过这些东西慢慢才能对“心”有所体验的。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