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起信论》谈觉的层次

2024-03-14 xszxsz 阅读:479 评论:3 Loading加入收藏

编者:本着实践的精神读《起信论》,就不是简单了解概念增加知识,而是能够指导行者在修行路上进行实践。现在网上讲解《起信论》的老师也不少,知识渊博考据详细,侧重知识传播。但心行的操作更具实际意义,因而以下多从实修的角度讨论《起信论》,避免陷入“借蝦为眼,无自己分”的自欺之地。《起信论》把从不觉到究竟觉分了四个层次,行者容易对照自己到了哪个层次,认识自己当前的障碍点,明白自己觉知的盲点,是扩大盲区更上一层楼的前提。

《起信论》原文: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名非究竟觉。

意译:略。

编者:

到达究竟觉悟的境界是最终目标,起信论定义为觉察到心的源头。这需要功夫积累,也需要一双慧眼来认识。心源,是心的动力或能量的源头。好比一条河的溯源,追到  了泉水到从不见到见的泉眼才是源头,之后全靠岸边的形状变化,造成河流的变化。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说:复次,大德,五蕴法者以因缘有,因缘有故则无有力,无力则无主,无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取,无受取则无执竞,无执竞则无诤论,无诤论者是沙门法,沙门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响.若能了知一切诸法如空中响,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一般人认五蕴法为生命,但上经文所说其“无力故无主”,所以五蕴不是主人,因而我们有必要探究真正的生命的根本动力,即心源。《起信论》以觉心源作为究竟觉。

从不觉到究竟觉,这四个层次是:1.不觉;2.相似觉;3.随分觉;4.究竟觉。

一.      不觉

《起信论》原文: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意译:

凡夫人,觉察到之前起来的念头是恶的,之后马上将念头停止,不再继续起来。这虽然名义上称为觉,其实就是因为不觉才造成这种现象。

编者:

修行圈中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话: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话在修行初期使得修行者有个入手处。但一直如此下去,就会耽误行程。
至少我当初就有过这样的认识,以为只要一直不断地练习,对念头觉察的时间越来越早,就可以有更高层次的觉知。但《起信论》于此明确:只要是事后的觉,都是不觉,马后炮不能算数。如果觉的对象是过去和未来,即便是几秒或零点几秒的过去或未来,那就不是现量的觉。虽然靠在时间上不断提早对念头的觉知,可以无限逼近当下的觉知,但这并不是数学的极限,数学里0.9999…可视作1,但在“觉”这个问题上差那么一点也是不觉。

“觉知前念起恶故”,观察的对象善恶就是思维的内容,我们普通人只要神志正常都是如此。但这种觉并不能认识生命的本源,实质上还是不觉。若要实现对不觉的突破,就要对觉的对象(即与能觉相对的所觉)进行调整。而现代伦理学、哲学讨论的善恶或道德规范,也都是囿于思辨而不是对生命的本源“觉”(更准确地说,是“|能觉”)进行探究,唯识论认为这是属于比非二量而不是现量,不能作为准确的尺子,故而不能衡量真相,不能证达真相。现代科学体系已经自证了科学本身的悖论是无法排除的(数理逻辑领域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用数学语言证明一个系统内的命题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即不可知),其基础假设也是无法验证真伪的(如非欧几何的体系是基于第五公设而建立),科学方法并不能通达到真理。这种以思维内容的为对象的方式做研究,《起信论》归为凡人。

有人说,我知道我现在起了一个恶念,那是不是觉呢?只能说你觉到了起来的念头的内容。但恶念起来的过程,还是懵懂不知。表面上看这是个时间差的问题(实际是觉察的对象从念的内容转到了过程上)。

如何从不觉更进一步呢?下面《起信论》定义的相似觉,如果能悟入,那么“不觉”的问题就又有了一重突破了。

《如何安心如何空》:开悟前,你只能用意识。

再善的念头,也是妄想不净。处于不觉的状况时,先用个脏扫帚大致打扫下家里也有用,之后留心捕捉机缘寻找更干净的工具。

二.      相似觉

《起信论》原文: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意译:以二乘(声闻乘与缘觉乘)观智(认知的智慧),以及刚开始发心的修行人,在能觉察到念与念的不同的时候,还体会到念与念之间没有实质的不同。这种状态是因为心舍弃了粗分别执着的缘故,叫相似觉。

在各种不同的念头之中,能够觉察到所有念头的共同之处,不过在此段中《起信论》并未讲述共同之处是什么,以及为何说此念彼念在本质上一样(念无异相)。显然,“念异”说的是念头的内容各不相同;而“念无异相”就要探究不同念头的共同起源了,也就是说思维是怎样造成的。

若觉察细致,可以观察到所有念头均是被能量所支撑的,是生命能量的起舞。毗卢禅认为在超越意识时,能够觉察到思维意识不过是能量在头部的凝聚。如果修行者能够当下有意识地进行散开(及凝聚)的操作,那么意识的内容就被超越,心(或注意力)就可反观主体,到“能”(能觉)上来,此时此念彼念均无差别,也就是所谓的“念无异相”,这也是毗卢禅定义的初步开悟(破六识)。

就好比看电影,电影屏幕上的形象虽然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是光的投影变化,并无实质的形象,因此可以说不同的电影实际上是一样的(无异相)。相应地,对于修行即是“觉于念异,念无异相”,
虽然这个念头(电影)和那个念头(电影)之间的不同,但也知道所有念头(电影)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谓之“相似觉”,是说有点像觉了,仅从名称上看就知道仍然不够,还不是“究竟觉”,相像而已,还需要继续提升层次。但,从向外探索已转为向内探索,是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了。

《如何安心如何空》:实际上,如果把佛法修证看作是一个顺流而上、追寻源泉的探源过程,那
开悟就意味着找到并进入了源泉流出形成的溪流之中,剩下的事就是沿
着水流往上行了,只要假以时日,总能趋近源头。不同的开悟层次就相当 于从距源头不同距离处寻入溪流,寻入处与源头愈近,开悟的层次就愈高。

 

 

三.      随分觉

《起信论》原文: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意译:

如已经证得少分(部分)法身的菩萨,觉察到在念停住的时候,后面还有个并没有停的。由于心已经离开分别粗念相的缘故,称为随分觉。(“离分别粗念相”和相似觉的“舍粗分别执著相”有何不同?这两者都是持有相应的见地后的心之行相,不是修行方法。舍,认为某一法为实,但认为它不符合正道;离,体证到某法起灭由心,认为它本身不真实。执着相,心能量以头或身为中心有聚集;粗念相,不一定有聚集)

编者:

不同于相似觉对“所“觉的“所“进行升级换代,随分觉是对“能”觉的“能”的升级换代了。

“相似觉”已经能“念无异相”,而“随分觉”就可以“念无住相”了。 念之住与不住,均为心所法,即本体的功能。若能觉察到住与不住,都经心的分别才了知的,主体必然后退而不与其分别功能混淆,于是本体就站在了空相上,即以空相为心。于空相上起观,则住与不住均为外境。此时心体空相显露,行者证得一分法身。(依真如法为自体,故名法身。行者需全部投入(能所双亡),以法身为心用于起心动念、行住坐卧,即我与空是同一个东西,于空不起观待之念,无寻或伺心所生起。

了知到分别,就已经“离”了分别,而不是不起分别。现量认知地球是圆的,那得离开地球一定距离;否则不能亲眼看到圆形地球,那说地球是圆的就是推理,比量而知。觉住相的前提是离住相,其后台即分别作用。分别造就住相,若心无分别,哪来住相呢?

《直解》:地上菩萨入真如观,观察自念念分别,住无住相,则能离分别粗念。此约六粗三细,当觉智相相续、及能见能现四种住相,此四名为俱生我法二执,分破分证,故名随分觉。(注:三细者,即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因其相微细难知,故名三细。六粗者,即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较三细相更为可知,较粗显,故称六粗。)疏略:初地觉相续相。是行者入初地的标志。

相似觉 “舍”的是分别执着相,随分觉为的是分别粗念相

杨海鹰老师:对具体修炼对象的说明,提示我们时时关注两个方面的练习,一是对主体我或能的认知,另一个就是对客体对象或所的体证。最终证达两者的共同出处。

《宗镜录》引《辩中边论》云:若了尘通相,名心;取尘别相,名为心法。

意思是,明了各种(生理、心理、物理)现象的共同之处,是心;而拿取具体的现象(分别此现象有别于他现象),是心的功能(心所法)。

《如何安心如何空》:见性开悟是要的(认是要认本来就有的东西);第六识、第七
识是靠的(破是指用一个状态替换另一个状态);第八识是要证入和 展现的。证入八识后,就像进入一间屋子,什么都在里面了,但取什么则是 最终决定你安身立命的关键,它是要靠来实现的,所谓证自性就是 能透过种种幻相体认到自性

 

四.      究竟觉

原文: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意译:

如同所有菩萨的境地都已经修完,满足了所有的方便法门,一念之间相应,觉悟的心最初起来时,此时心中也没有最初的相状。因为心远离了微细的念头,得以能够见到心的本性,其心就是恒常安定了,名为究竟觉悟。

编者:

《圆觉经》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同样,这也不是树立某种观念,就可成就究竟觉。究竟觉是功夫和见地都具备,才可达到。

《直解》:万行已圆,故云满足。此明行满即方便道也。一念相应,即无间道也。

这里,就是最简单的处理了,在心的操作上没有次第顺序,没有逻辑的因为所以,没有空间上的前后,中间过程没有冗余操作,即所谓“无间”。一下子就“相应”,契入心源。由于习惯(或说业力),人总是用心上拖泥带水不利落,关键是不自知各种粗细分别因而不能远离其粘缠,而不能享受到究竟觉处的自在潇洒。《宗镜录》形容: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说明我们可以让生命迅捷地舒展绽放,是可以无须复杂操作。

明心见性是瞥见一眼究竟觉,还需满足方便,到“常住”才名究竟觉。所以即使见性,不能得少为足,只不过是悟后起修之起点。

常住,如杨师说, 修行没有 24 小时,讨 论都不用讨论,一定是 24 小时的。这必须超越境界现象,才能做到了。见地不到位,操作上就做不起来。而古今大德之所证,完全是我们凡人,经过适当的修炼可以企及的境界。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1. yhy2024-03-13

    已阅。

    建议:正行位行者可以参考、学习。


    20240313

    X

    修改评论

  2. 行一2024-03-14

    收到

    X

    修改评论

  3. 硕宝2024-04-10

    认真阅读了,谢谢师兄分享,心中送花

    X

    修改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