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自性心相的初步修证体会

2023-01-06 问先 阅读:6590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1:自性心相的体察。 

        通过对境的不断返观持续向后台退,退到退无可退处,放下一切,舍身一跳,蓦然之间,心灵脱落(心有一种与一切脱开的感受),进入到“空灵”之中,心溶入空,心空化一,无形无迹,自由自在。这就是心空到“极点”的初始感受。(这时喜悦无量,才对修行有了初步信心)。          

        当退到退无可退处时,要放下一切(舍),“放下,放下,放到放无可放处,自有转身一路”(持念禅堂法语),或默念心经,尤其对“是故空中无色,无……无……无……无……无……无……无智亦无得,……心无挂碍,……”等句,多加体会,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在此处得到超越(这是个关键,文字的表述几句话就说完了,但在实修中,谁知这是一段很长的血汗功夫,要经过反复多次甚至百千次练习,机缘到来,才可能在最后一刻得到突破)

        在通过对境的不断返观持续向后台退的过程中,心透过了一切实有固化的实体存在,超越了一切变动不定的虚态存在,排除了一切作意造作的境界存在,随着持续后退,层层超越,心的后台一级一级被披露了出来,直到没有了后台,心能退到哪儿去呢?再无退处了!还能有什么去处?不可能有去处了?就在这可能不可能之间的临界徘徊的瞬间,持念心经,忽然灵光一闪,“放下,放下,放到放无可放处,自有转身一路”,放下一切,舍命一跳———往世上最不可能上一跳,倏地发现,与世上存在的一切东西相反,竟然有一个——最不可能的东西——早就在哪儿清晰地存在着!——她是无限可能的万能存在,她什么都不是,但又觉得什么都是她,她融合一切,超越一切,彻底空无。

        初入此境,开始时心空一体,倏尔心里明白地觉得有个空的境界,随觉到空的同时将觉和空同时放下,一切皆舍,连那一点操作的痕迹也要轻轻淡化,淡化,淡化到若有若无如游丝快断时将那点力量忽然撤掉,一转换,霎时间和一切(包括但不限于身体)脱开了,一下子心灵脱落,自由自在;心像一朵花儿一样绽开来,完全裸露出了心的本底!这里没有我,没有人,没有境,甚至也没有心,赤裸裸净露露,纯然一片原始本底;生命浸在如如而在的空的滋润中,深沉而空灵。空,像在一纯粹的原始天地中,给予身心的感受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这时发现一切正好反过来了,平时自己感受到的实质世界脱落了,虚化了,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她才是那个最真实的本底存在!她纯清绝点,一尘不染,纯粹,自然,通透,至柔至刚,至空至灵。不过初得空时还是很沉寂的,空性的力量不明显,不活泼,如在沉睡中一样。这时极需静养下去,自然地不沾不滞,清净得一尘不染,随着持续的功夫其性越来越纯,如如一动,空无中透出生机,寂净中吐露灵动,空无忽然就苏醒了,活了,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绝对的空无本低中,物质能量信息实现了彻底的自由流动且秒秒是新鲜的。这才发现,彻底的空本身就是绝对的有!真空本身就是妙有!即可以为空无,也可以为妙有,所以叫空灵。虽然她寂灭不显,好似不存在,柔弱得一丝气力都没有,但事来则应,寂然一动;灵敏活泼,生生不息,圆满自足;融合一切,化解一切。其性彻底空无,彻底灵通,绝对自由,绝对自主;原来实相无相,空灵才是真正的妙有,真正的生命本性。因为彻底空,所以心没有了任何限制,生命由有限化入了无限汇入了宇宙本体,真正解脱了,真正自主,天真本然,自由自在,物质能量信息在绝对的空无本低中实现了彻底的自由流动;因为绝对有,所以心能应变于无穷,如如而动,如行云之推月,如流水之助波,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做到空灵自然应对,功夫和工作生活学习合一,体用合一。

        由实心而虚心,由虚心而无心,由粗硬而柔和,而细微,而清净,而空灵,心就会从一切中超脱出来,微妙而轻灵,就能清晰地体验到空灵的心的真实存在!

       当心接近空灵时,心中会有若有若无的丝丝缕缕 的虚化东西泛起,需集中力量将之抛开(舍),或用心力穿透其中将之融化。这是由“虚″向”空”飞跃的一些障碍物。然后放下,奋力一跳,心就会滑入空灵之中。刚入空灵之中,空灵还不是很清晰,需用心“品″的细化功夫将之不断提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细细体察,徐徐品味,随着持续后退,层层超越,就会发现,心越趋近源头就越深邃,越细腻,越丰富,就越空;心越“空″(清净自然)就越微妙,神奇,越是充满无限“灵”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越是空灵,则越纯粹,通透,澄澈,像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一样,需要小心呵护(如有点滴的沾染,心马上就会被扰动,失去了纯粹空灵)。当在起用(清净的用)时即空即用,即用即空,没有一个空的境界可得,无心无空,纯粹空灵,心就越来越清晰真切。

 

        刚入空灵之中,心起用时,因功夫或见地不够而”立”不住,空灵还是容易丢失的。只要有一丝的闪失则从空的本身一滑,“觉”得有一个“空”的境界,抓住“空”的影子而迷失了。所以这时需要功夫和见地的合一了:见地不清晰认不到,功夫不精微立不住。这时要放开心量,洒洒脱脱,本然天然,让心从本底上自然呈现出她本身的真面目来(在不断强化内在“心流”呈现的同时,又要让主体“起来”操作的痕迹越来越淡、融入流中。逐渐找到操作力道上“放松”与“呈现”之间微妙的平衡)。从功夫上说,这里最主要的是把握一个“度”即“不增不减”(“度”在二者间,其“间”不容发!不增不减是对空灵的精准操作,是对空灵的高妙的把握技术):对“空”(纯粹空灵但没有一个“空”的境界)和“灵”(能做主起变化但没有一点痕迹的存在)的结合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即,即“空”即“灵”的那个“点”(不沾不滞,天然本真,一尘不染,而又活泼灵动,生机盎然,应变无穷。本身是空的,能自主运用空,自由地进行空有转换)。空是绝对的灵,灵是彻底的空。自然而然,绝对自由即是绝对的自主,生命由有限化入了无限。进入空灵之前,起用时事来则应,一定是眼耳鼻舌身意地相对一番,才能去心里相应(断断续续地)。而进入空灵之中, 起用时要从平常以普通身心即眼耳鼻舌身意作为基础慢慢过渡到直接以空灵作为基础而生起,省略掉中间层。(初步起用时事来则应,它一定是先会循着“熟路”,眼耳鼻舌身地根尘相对一番,才能去心里相应。心还是会起,就像朗朗晴空中不时地掠过了一层微风。随着功夫的提升,起用时就直接以空灵为基础启用。以空灵为基础还是以身心为基础,慢慢消除执著的习性,决定了功夫的细致性,持续性和彻底性)。然后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以空灵应对,时时确认空灵,剥伪存真,剔粗取精,事事中的,从心而发,内明空灵的变和不变,心的空灵性就会越来越清晰真切,应用时就越灵活自如。过犹不及,要拿捏准确,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这个比“如履薄冰”还要难,因为没有“薄冰”可履,所以这时如果有个“空”的境界可得,则会变有变实变僵(本然的不能创造即不增);但如果没有那个空灵的作用存在,则会失去了本来的灵明妙有,又退回到没有体会空灵之前的那个普通人的平常状态中去了(本然的不能消灭即不减)。不增不减,直指空灵,精准中的,妙合天然之“度”。                   

        当心空灵到“极点″时,心灵脱落,一丝不挂,自由自在,了无痕迹 ( 实修中,果真如此:心如有一丝一毫痕迹,就有挂碍,就会由挂碍的那一点聚集,郁滞,变实变僵变硬,心无法透出。原以为是理论上如此,谁知这是实践的总结,实操必须如此!) 。初始滑入,只觉得其性细致入微,宛如炼乳,滋润,纯粹,嫩柔,又如水性,清凉,通透,至柔至刚,即柔即刚,是宇宙中最不可能的存在(这真需要朝肉体能体和万物存在相反的方向大胆假设,勇往直前,才能突破) ,即万能存在(至空至灵而妙生万有的功能)。修心的变化感知由初始的浑然不觉,到觉到心由实化虚,由僵化软,到能清晰地感受到心的变化有如固态→液态→气态的转换过程。这时才能在打坐中自如地调心了,以适合当下所需状态: 如心太刚时则调之能柔;有时疲软无力,则调适使之能强;或者太硬太实,则能调至软虚;如有空虚无聊时则能调至充实灵动。你这才发现心灵的这种能柔能刚,能空能有的功能,至微至妙,妙不可言 。         

        进入了“空灵″之中,”空灵″ 就像一个自然净化器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会浸泡,渗透,揉洗”心″所积尘诟,净化“心″、“身″及一切,并融化“心”本身。”心″得到从未有过的解脱,轻快,自在 ,安详。(这个空灵自然的净化器,你说有嘛,其实什么也没有,了无痕迹;你说没有,但确有那么一点轻轻的作用或味道在里面,轻得你如果不细心去体察,它就会像天上的白云在空中悄悄地飘走了都不知道)。如何安心如何空呵?心空一分,就得一分心安;心空十分,就得十分心安;心彻底空了,就得彻底心安!                          

         但所有这一切又似乎都是无迹可寻的!

       一方面是纯粹空灵,无迹可寻;一方面却又清晰可察,真实存在;最重要的是,“他”能起真作用,能自然渗透人体,自然而然地融化着一切。要在这了无痕迹中去清晰感知到它的真实存在,这在没有体会之前,是绝对不能相信的事,但这恰恰看似矛盾的事此时却能做到,说明这“空灵”之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充满无限可能,无限生机,无限作用,是一种最“意想不到”的存在,是一种融合一切(渗透,融化,合一,身在心中,心在身/物中)、超越一切的存在(心身/物同源感,趋向一元)。     当进入“空灵”之中,的确会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一切。比如,在静坐中空灵的心不沾不滞故肉体的疼痛变化能顺其自然地受着并超脱;在想问题时不再纠结,缠绵;工作中多了几分沉稳,洒脱;空灵的心不会轻易地沾染任何东西,似乎从心底去掉了郁闷、烦燥的根,身心清凉,活泼,灵敏,生活中有了几多开心,喜悦,心不易累(虚而不屈,动而逾出),连走路多了都不会觉得太累。心净了,触处皆青山绿水,这都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一种新奇而美好的享受。      

       谁沉冥到那无边际的“深”,已渗透着这无边际的“纯”;洗刷着那积垢覆裹的“心”,融化着这虚实固结的“身”;正展现着——生命最生动的“生”!

2:自性心相和肉体、能体的关系的体察。                                                                 

       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操作(眼神耳闻鼻息舌味身触意法集中于一点,而眼神最关键),由深→细→微→虚→空,层层放下,放无可放处,舍我一放,忽然之间,心散开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心一下子延伸到无限大或细微到无限小,由实心而虚心,由虚心而无心,散入空无浑不见,像一个水泡破了,倏然化为不可能的空灵存在;随着心彻底放松下来化为空灵,似乎束缚身心的那个心结从根根上解开了,瓦解了,几乎是在同时,我们感受到的肉体平常状态(其实是紧张状态)哗地松开了,从中心处放松了,并迅速弥漫至全身,通透心底,这种放松是彻底的全方位的。由此尝到了身心解放的初步味道。

        进入到“空灵”之中,细细体察,就会发现,空灵是最细微(细微到空)的最深层的存在(空灵的存在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影响,既独立于肉体能体却又通透其中,融入其中并化解之),而肉体、念头(在空灵中)显得很粗糙,另外,比肉体细微但又比“空灵”粗糙的有一层层似有似无的包有外壳的虚化存在(有一层层的刚性空间感)应是能体。(进入“空灵”中,“空灵”之“空”与空间之“空”还是有区别的。空灵是活的,空无,至柔至刚,有感应的;而空间是僵硬的,刚性的,无感应的;另外,空间是有层次感的,即有一层一层的壳或膜,或薄或厚,有质地,有障碍,当你突破时有粉碎,融化感,而进入空灵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会有一下子延伸到无限大或细微到无限小,通透是全方位的。这时能清晰的感知到空灵和肉体、能体之间的区别,进一步,有可以将空灵和肉体能体分离的感受。)而肉体能体在“空灵”之中,空灵也自然渗透深入到肉体能体之中,又似乎“空灵”早就在肉体能体之中,是肉体能体最深层最细微的存在(只有心空灵到极点时,才能自然渗透于肉体能体之中)。心入空灵,心贯通内外,感觉心直接接触到外面事物,心与外在事物达到了完全相融的境界,一切都变得亲切、鲜活了,能用“心”去与自然万物直接沟通交流,贯通人体,省略了中间层,贯穿人体,直接作用于事物,不需要手脚口,而是用“心” 直接“拿”东西直接走路直接想问题做事 ,去掉了肉体能体的中间层,柔若无骨至柔而至刚,了无痕迹却又清晰真切,如在灯影中行,所以心不易累(心入空灵是养心,不消耗心能),如看东西时觉得心和眼是连上的,即心和眼神是贯通的,看什么都是以“心”看,感受上从中丹田到眼睛都是一贯的相通的一致状态,眼睛炯炯有神,做事说话如沐春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通畅顺心,而又静定自若!心和眼断开时,感受上大脑容易疲倦,眼神无光,心堵易累。做事易错,说话言不由衷,纠结了)。 这时将原来习以为常的实质世界颠倒过来了,原来感知的实质世界忽然间虚化了,转换为“心”外之物(渗透其中是一体的),身体,环境,事物全变成了影子,而平常认为最虚无缥缈的空灵的心却成为了最真切清晰的存在!空灵通透于肉体、能体、环境,将肉体、能体、环境贯通,虽然各有密度和边界的不同,但有了相互交融,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肉体和能体就会在这种交融中自然而然的转化,当然肉体的转化更明显一点,就是自然由实变虚(像热量融化冰雪一样),变细柔,舒适有活力(当进入空灵之中,最初的反应就是体内有一种润滑剂似的液体被激活,蠕动着,后脑【玉枕】和背部更明显,大脑内部由固态向液态转化,似乎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液体,如玉液琼浆,沁入头骨,脑髓,大脑皮层,使头脑软化,感到无比清新舒适和愉快;口水也汩汩地增多了,变得清净香甜;后背轻松而清凉;身体中间似乎有通透感觉,呼吸更深更顺畅了。心空灵到什么程度,肉体就融化到什么程度,尤其是体内反应最强烈如麻涨痛的地方,随着心由虚无滑入空灵,迟滞在这个地方的那股力量就融化了,就通过了。体内被一种若有若无的通向源头的活水似的“力量”填充着,体内的一切都被激活了,有枯木逢春,如沐春风之感,空灵弥漫着,通透、充满体内外,人体飘浮在空灵中,内外似乎已化掉,只剩下躯壳在空中轻飘飘地……);能体中每一层壳内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就被融化了,只是每一层外壳要轻微的费一点力才能融化(有时化掉后又会有生成的感觉,只是质地比原来要薄一点软一点,这还需要进一步做功夫以彻底化掉)。空灵对肉体能体的转化,既是一种深深的融化过程,同时是一种细细的净化过程, 其感受初似大水漫灌一样,从外向里漫过,浸入,泡化,渗透,继则似身体内部有一种春雨润物细无声息的能量生发,轻微却有力,从里向外透出,消解,融化一切。这些变化一点不费力气的,是自然的变化。这时在座中对肉体上的疼痛不怕了(有疼痛感,但能忍得住,不是太痛),也不怕念头飞来飞去(在空灵中生起的念头也是干净的。觉得念头很粗糙,和“空灵”似乎没好大关系,所谓“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心中的烦恼(心净则世界净,心染则一切污,心如不空,一有沾染,则导致郁滞,郁结即生烦恼)一下子变轻微了,又似乎烦恼和“我”一下子脱落了,分开了,这时如果一松念,自然就化掉了(心只活在当下,剥离了过去未来的牵绊,而缠绕、覆裹在其中和其外的能量/烦恼得到了”空灵″当下的浸润,揉洗,净化,融化)。

        心入空灵,和在实质的东西中感知到的空灵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立在实质的东西中感知到空时,实质的东西僵硬感固化感很强,空只是一个隐隐的境界;而一转换,立在空中时,感受上实质的东西就开始松动,虚化,化解,似乎由固态向液态或气态转化,有化空的趋势,身心空灵,就是身心同源感。这时见地要跟上,要彻底地认到身即心,把身看作心的一部分,只是聚得密度更大,身心一体,心物一元,身是未化空灵的心,心是已化空灵的身。这些见地真否,关系气机能否透得过去。见地真切透彻,气机自然就通过了,顺畅了;见地不清,气机就是通不过,反过来,气不顺,气机不通,是见地不真切透彻之故;身即心,身堵即心堵,心空身即化,心透身自通,心即空灵,身心合一。身心转化的主动权在心,心变身化,自主身心。心比身可自主易变的原因是心是虚态的空灵的,能动的,而身如固态稳定性好,实则固态也可以转换为液态或气态,只需加热融化即可。心属火,火即热,以心融入身,即加热,故以心可化身。内心是自然的空灵态,就会融化身体复归空灵态,即心身同源,心身同归空灵,心物一元。 修炼肉体和能体的前提是心的空灵化,方法是自然融和,动力是自性的力量。因为性空了才能把整个身心观察清晰,感知到那个部位通或不通,做到全体把握,利用自性的力量一以贯之,整体融化。身的一点一滴的固化是心长期认空为实的结果,故要化实为虚,就要反过来,从最核心处的心空开始,由心到身,以心空为源头,以空无为原点,利用自主空灵的心的力量化解身体,一点一滴化解(量化),使身体逐渐消融于空灵之中。可以心或自性为源持咒(由“无”而生起与身心相应的振动)形成一个圆柱把身心全体裹在里面,然后用源自自性的咒的力量融入全身心,持咒微调咒的振动与身心共振(最实处频率),不管不顾地持续持咒,每个咒的振动(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集中于振动中)徐徐渗入全身心中,细细使整体融化。心的后面一定联着空性,所以越往后心越清净,纯粹,通透,空灵,至柔至刚。原理即实相,从原理上说,身心一体,心物/身一元,这个“元”即“空”,当心进入了空(心未入空前心身是分离的故心不能转身),实相上自然呈现心身一元,心身合一,所以心柔则身柔,心细微了身则变得细腻微妙,心入空了身也随之化空(心能转物的初始)!其实这都是空性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当心空灵到“极点”,能不沾不滞,不动不摇,灵动而空净时(此时的心,至微至妙,至空至净,至灵至巧,既有绝对的稳定性,又有绝对的灵活性,总之,要特别细微而灵巧,空灵而定),全身忽由紧张的状态从核心处向四周一下子被解开了,完全松开了,彻底地放松了!似乎骨头都要销融了,肌肉都要融化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都在起变化;就连口内的津液甚至流动的血等液体感受上似乎清澈净化了;全身柔软,通畅,微妙虚灵,这时心立在空灵中,所谓定水凝晴,光吞万象,心有多空灵,身体转化就有多细微,身体微妙而细腻的转化,趋向清净精纯,如空无身体。这时心的空灵很微妙很关键。如果空而不灵,肉体变化会止步不前,或灵而不空,就会沾在肉体上沉迷了。此心至微至妙,空灵,自然,惟妙惟肖。空灵渗透在一切中,身体被空灵一点点地融化着,身心一体,心物一元,真乃是万法唯心;身体上的任何变化都唯系于此一心,心变身变,千变万变,或变或不变,真是唯此一心作主。心有一点点的起时,就会清晰地体验到如在清新的空气中忽然一丝风儿掠过,宛如水中央飘起来了薄雾般的微微波动,反映在“身”上就是那一点无痕迹的“势”会随“心波”在你的范围内轻轻地碧波荡漾开来;心细腻、柔和、微妙,身亦随之发生着细致、柔软、奇妙的变化,身心趋向一致的细柔精妙;更多时身心混融在一起,心在身中,身在心中,互渗互化,已分不清那个是身那个是心了。这时身心合一,身心同源,轻灵微妙,生命呈现出一种奇趣横生的绝妙滋味。心定身融,心变身化,如果心的这种空灵微妙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不能保持,身心瞬间就退回到平常状态中了,好似做了一个梦,那个微妙的状态消失得无影无踪。

        进入了空灵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既要能自然保持空灵的“心”的独立性,纯粹性,又要融入能体,肉体,及一切境相中使之化解,即在融化中保持“心”始终能做主(融入启用的关键:心清澈流畅,不沾不滞,能独立自主,自然会磨去尘垢,融入身中化解一切)。空灵既使身心净化,又使功夫深化。 空灵之中的那一点觉性,用时则显,用完则隐,虽然她隐显自如,但用能随缘,事来则应,如不及时返照于空,做不到退藏于密,则心易迷失在事物中,心的知抓住事物越抓越紧,则由此一点聚集,一层层变实变僵变硬,附在不同能量层面上,心与肉体能体又固结在一起分不清了。 不管肉体能体中出现何种境相 ( 从本质上看,相由心生, 身体上一切的反应,都是“心”一层一层外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的沾染,是“心”与肉体结合后才有的紧张反应) ,心要“立”在空灵中, 关注点的重心要始终放在“空”上,千万不能从“空”中移开(龙衔海珠,游鱼不顾)。这样一切境相就会自然化解。(心能不能在“空灵”中立得住,这就要看心起用时执空为实的习性能否彻底化除,心的最中心的那点执着的实性彻底化为放下的空性,如水泡化为水中无踪迹了,在日常工作生活时心即起即用,即用即息,起灭都在空中,则心就彻底“空”了。) 如果找不到状态,只须返观一心,一无所着,了无痕迹,徐徐放松,奋力一跳,再翻转过来,连续放下,连续跳(重重深入),就会有一种性灵的存在,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能静能动,能柔能刚,自主自在。

        心的细微处,越细微越高深,越高深越细微,在细微处,心的点滴变化,就是质变,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就需要见地。空无通透,活泼灵敏,自由自在,无觉无待(空无着处)。但心如有一个通透的境界时,已经不通透了。这是很细微的差别,心如有一丝一毫变,状态马上就不是了,就像清澈的水中有一滴墨就会使全体水蒙上一层黑,水不清了,心光就透不出来了。心就在这一闪之间,无智亦无得,放下一切,即心放松一点,肉体也一点一点放松,似乎肉体的每个细胞像绽放的花,一层一层自然地展开来了,散开了,就是融化了,空了。而且是自然而然,不增不减。所以心的转化一定同时也是身在转化,身心一体,心物一元,不一不异,功夫得力。心的转化不连带着身的转化,那是作意幻觉,不是真正见地功夫,说明功夫不得力,见地不真。心物一元,身即心,心即身,身心即一,万法唯系于此一心,一心无心,无智亦无得。所以空有双融,身心合一,互相配合,功夫才能得力。即是空无灵敏(主体易沉迷),但又要活活泼泼,自由自在,自主。功夫得力,身心一体,身心双修,身心俱融。心有沾染,反应在身体上就有滞胀感受,不流通,僵住了。这就还是要返本溯源到心,只有心脱开了,空灵了,身心才能又活泼通透起来。

        进入空灵之中,心有多空灵,对身体(肉体能体)的体验就有多细微, 心越空灵,自性释放出来的的力量就会越大, 身体由实向虚的转化就有多明显 。而只有进入了空灵之中,身体才能被融化,这是重点。 即对肉体能体的修炼,功夫中每向前一步的迈进,往往都是伴随着主体向后退一步的溯源探本中实现的。

        心的最后一定联着空性,所以越往后心越清净,纯粹,通透,至空至灵。从原理上说,身心一体,心物一元,心清则身净,心透则身通。原理即实相,当心进入了空(心未入空前心身是分离的故心不能转身),实相上自然呈现心身一元,心身合一,所以心柔则身柔,心细微了身则变得细腻微妙,心入空了身也随之化空(心能转物的初始)。其实这都是空性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进入空灵之中,”身″“心″  浸泡在其中, 空灵就像自然净化器,渗透,揉洗,净化,融化着身心,”心″  【主体】的转化是量子化的, 有解脱,轻快,自在,安详之感;但”身″【肉体和能体】的感受是被融化的,由僵硬、郁滞向柔软、虚灵、通畅,通透转化,是苦乐参半的……                             

3:自性心相的启用 。 

 

      由于自性是绝对的主体,所以我们的一切都是自性的起用(用)或呈现(相),一念一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吃饭穿衣,待人接物,学习工作,生老病死,主体客体说到底都是自性的起用和呈现,自性的起用遍一切处;反过来,这一切作用和呈现都可以作为体认自性的方便,都能证自性。如果认到一切都是自性的起用,自性的化现,就成功了。体证自心现量,从自心的反复起用练习,细细品味自性化现自心的过程,并在所现自心境界中“缘影逐本”,直认自性,实现从第八识的体相(或“空相”)到绝对空性的超越。体会到自心是由“空”而生的力量(生命力)所显现的自我能量存在形式时,心就会从沾在全体上超越出来,证到绝对空的自性。

 

  (1) 空和觉的关系的体察(相→性)。

与起用相应的呈现(越来越空/隐/寂)上从全体觉(体→面→线→点)到绝对空的觉(性空真觉)无限趋近到最后的一跳。从效果上看,转化,转其名不转其实,心性由实我转化为全体觉,到飞跃为绝对空灵。

心中有一空的境界就是心相,而认到这一空相的灵明比空相更无相,她就是那个绝对空的自性。体证自心现量,从自心的反复起用练习,细细品味自性化现自心的过程,并在所现自心境界中“缘影逐本”,直认自性,实现从第八识的体相(或“空相”)到绝对空性的超越。体会到自心是由“空”而生的力量(生命力)所显现的自我能量存在形式时,心就会从沾在全体上超越出来,证到绝对空的自性。

 

         放下自我, 舍身一跳, 滑落“空灵” 之中,心受到了空灵的浸泡,渗透,揉洗,净化,融化,当”心”最后溶入于“空灵”的一刻,觉灭,一刹那就会进入浑然无知状态(初始也不是纯粹无知,而是似觉非觉,惺惺而又寂寂,寂寂而又惺惺,一瞬间顿入忘我的完全无知的状态),倏尔又由无知到知的觉起时,突然如梦初醒,首先有心灵一下子彻底解脱获得自由自在的感受;其次,进入“空灵”之中,是”无智亦无得”,了无痕迹,但感受真切,清晰,纯粹,又充满生机,活力。而这时的一种“觉”,很细微,细微到没有了,就是空!觉就是空,空就是觉,空觉不分。

        当最后的那一点觉湮灭时,那一点实性从中心处空无踪迹了,心一下子散开来了,一下子伸展到无限大,又细微到无限小,由实心而虚心,由虚心而无心。好像和一切是脱开了,一切不存在了,心也没了痕迹。此时风和日丽,微风不起,水波不兴,平时的思想烦恼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都安归万里晴空的本位。如阳光散入晴空中分不清那个是阳光那个是晴空;可以随心调动晴空,晴空在随心而动中体验到她的真实存在。你说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吧但真切地有个晴空的能动作用,自主安详随和,你说有个晴空存在吧但确实是什么痕迹也没有,无碍无限,不滞不凝。全身心充盈着晴空万里,似乎心​跳血脉都自然静止下来了。当然这种现象只是一瞬间,觉起时又依次恢复平常状态了。

        当觉知湮灭于全体(身心内外)空中时,觉知的真面目就呈现出来了,即原来我们认为实有的觉本身就是“空″!空是更高级的“觉”!空无着处,无痕无迹,而且越空越清晰,越灵活,越本然,越真切;干净,澄澈,柔和,纯粹,微妙,自然,宁静,通透,寂然不动;对什么都不在意,但对身心内外体察清晰真切透彻,尤其是对内心状态的体察更加细微,自主,自在。事去则灭,事来则应,心中就有空灵的觉知相应,这种不沾染任何杂质的觉察是非常灵敏活泼全面的,其特性就是本身是空的,其特点就是畅通、灵敏、细微、轻爽(待人接物心不易累)、全体而觉(觉与所觉是一体的,当觉化入空中,心伸展到无限大,又细微到无限小,因而空将一切笼罩在其中,所以觉与所觉都在全体的空中,是一体的)。这时的心自主启用,可收可放,可聚可散,可应可不应。在起灭过程中心的空灵性不会因为事来觉显而增多,也不会因为事去觉灭而减少,觉显觉灭,本底不变,如定盘星。

        如果修行不精进,功夫不得力,或见地不清晰,觉起时一有沾染,就像空中起了一丝风,风打着转,旋转得越来越快,同时裹挟着一堆能量或杂质从心头泛起,成旋转的气流,心海中霎时间就波涛汹涌了。随着执持的强化,状态变得浑浊,然后觉也模糊起来,退回到普通人的状态。

        心彻底空了后,这才发现,原来心的每一次的起,都是从心中的某一点而起,由于心的那种惯性,只要第一次以此点起,以后都从此点起,也不管你起的是什么,喜怒哀乐或贪嗔痴疑都是在这个点上起,千点万点,这个点就成为集起的焦点,随着心的起用越来越多,在这个点上就叠加起用,聚集,就成为支撑起越来越多的能量平台,这个起点惯性就越大,累积的执著性最大,就把这种执著惯性当作自然。如果明白了原理,放松下来,不在一点起,如要在某点起时放开来,猛地将要起的那个力撤掉,那个作用的点就倏地散入空的全体中了,则变为全体而起。起时就放开,撤掉,散入,空中,这样此点惯性没有了,就可以在空中自由起灭(觉的起点可以定在空中某一点或可以随时挪动到空中的任何一点,也可以在空中全体而起),也可不起觉(对任何事物都不着意,但心中一切都清晰明白)。

        心空灵的起用,事来则应,应无所住,事物来时应的作用力不落在某个点上或某一处,而是散入空中不可见,空无着处,作用力由全体承担(全体每个点受力是均衡的,所以没有着力点,就没有聚的可能),和整个空间合一。

        对于心来说世界是空灵的,没有任何障碍;她本身也是空灵的,没有痕迹却真切存在。所以她才能汇入宇宙本体中彻底解脱,得大自在。空灵是世界的本体,世界是空灵的化现,世界和空灵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转化的主动权在空灵的自性。由于心本身就是清净的,空灵的,通透的,所以她能够荡涤一切附着的尘垢 ,融化,净化,化解归空,实质世界在心的范围内逐渐融化成空。这种融化是以心流的形式作用于物的,当然也可以以她本身直接融化之。融化的过程中越往空无痕迹的绝对空上靠,就像磨刀越锋利,越能融化客体(注意融化过程中保证空的纯粹性)。

(2)起用中体会起用的自性(用→性)

      由于自性是绝对的主体,所以我们的一切都是自性的起用或呈现,一念一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吃饭穿衣,待人接物,学习工作,生老病死说到底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的起用遍一切处;反过来,这一切都可以作为体认自性的方便,都能证自性。如果认到一切都是自性的起用,自性的化现,就成功了。

 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终极目标是要体证自心现量,从自心的反复起用练习,细细品味自性化现自心的过程,并在所现自心境界中“缘影逐本”,直认自性,实现从第八识的体相(或“空相”)到绝对空性的超越。体会到自心是由“空”而生的力量(生命力)所显现的自我能量存在形式时,心就会从沾在全体上超越出来,证到绝对空的自性。

心中有一空的境界就是心相,而认到这一空相的灵明比空相更无相,她就是那个绝对空的自性。

       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说到底,是自性的启用,最后都是指向自性的。如果认到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自性的操作,就成功了。

      

 

修改中…

4:功夫与其它因素的配合。                         

        修行是个系统工程,系统中各个要素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初步修习中,功夫与其它因素(如精气神,  贪嗔痴)如果配合不好,就会裹足不前,或者干脆退回来;但如果能主动创造条件,各种因素相互配合,则会相互促进,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应。1)性欲:是功夫超越的第一道关口,其根在心。心没有进入到空灵之前,很难转化跨越;但进入了空灵之中,性欲就会变轻变淡,直至转化成空。2)饮食:进入空灵之中,”食而不知其味”,饮食自然趋于清淡,也能知时知量了。3)睡眠:进入空灵之中,睡眠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睡眠有保证,才有足够精神做功夫;进一步睡梦中都能做主才是真功夫。4)环境:安静,空气好。5)家庭和谐。6)工作:进入空灵之中,在待人接物之间,虽有动作,其心空空如也,了无一物,实质世界在自己的范围内一点一点地融化成“空”,也没有一个“空”的境界可得;一念一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恰如其份,都是真心的自然流露。7)人际关系良好。8)心理上需调适到恬淡虚无的状态。进入了空灵,心理习性在空灵中得到清晰地观照,转化,趋向中和、平正、顺达。9)疾病:人在疾病中,面对生死问题才更为迫切,才更能痛彻地真修实证,修行才更有力量。进入空灵之中,身染疾寒时肉体上的痛苦变得轻了许多,能受得住。如咳嗽时,心入空灵,则喉咙有“咳”的感觉,但无“咳″的行为发生;若是空灵中有”知”的升起时,瞬间就主客相应,”咳”出来了。进一步,有将空灵和肉体分离的感觉。病痛中,对痛点从中心处渗透,由中心处空灵的边缘向四周推开,在空和实的交界处放松,散开,融化,化解归空。由一点空灵向四周推开,以摧固拉朽之力量,争取向全体空灵融化,转化。在痛苦中体察到病痛的后面的东西,在病痛中做主,彻底空,能做到从病痛中解脱,就可以检验出所见是否真实和真正的功夫。10)静坐:把重点放在对心的体察和修行上,静就是心入法界滋养,坐就是打坐,双盘姿势是身心转空的根本方式。盘腿使全身气机不向外散射,而是内敛,气机向内打转,这时以空无之心引导气机化入空灵(初始的心能化物),在通不过的地方,以空无之心由中心透入,渗透,散开化掉,气机就通畅了。使每处不通畅的地方(自我)化入空中,即是全体的通畅,空透。随时随地,心的空无是不能忘掉的,她是力量的源泉,是方向,是归宿,更是行功中把握火候或调控的关键。如果化不掉时,就要返照内心,使之空无了再空无,无智亦无得时,要将化不掉的实点看作心中的一部分(心物一元),再以心的空无笼罩住,从外透入实点,再从中心处(内)放松附在实点中的心的知,放下,松开,散开来,就化解了。即身的每一次向前的进步融化,都是随着心的向后的返本溯源中实现的。心越往后退力量越大。11)运动: 有两点一是使身体柔软通畅二是重点部位的锻炼如脊柱腰肾骨腿等。  开始操作是勉强的,一旦操作进入状态时,马上应该让操作松弛下来,尽量让状态自然展现,放下操作,最后让操作的痕迹消失。这样才能进入自然的在状态,才能可持续,才能做到24小时练习功夫。心24小时自然在状态是重中之重,修行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功夫。那些七零八落碎片化的功夫只是点缀一下生活,不构成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自然不会到达彼岸。等等,这些因素若配合不好,功夫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以上要素在初步做功夫时是影响功夫的重要条件,反过来,功夫进步时则是检验真修实证的重要指标。 总之,人是完整的人,面对的现实是复杂多变的,只有主动创造条件,优选互补,互相配合,动静结合,身心结合,人境结合,知行合一,一切合一于修行,一以贯之,形成一个动态和谐糸统,灵活调节,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才能驾驭系统驶向成功彼岸。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