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老师关于如何在“流”里和“流”的作用的谈话记录

2022-02-03 有缘行者 阅读:13332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老师关于如何在“流”里和“流”的作用的谈话记录

    

    

    生:老师好!去年10月份专家公馆禅修会之后,我觉得自己有了更多的一些体会。从“在状态”来说,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就是内外一致的一种状态。但操作起来感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容易就不在状态了。我这段时间尝试用一个方法,就是把自己尽量往后靠,往“背景”那儿去,但是也不可能完全融进去,因为如果真融进去以后,就不在三界里面了。但是往这方向去走,使我自己在边界上,相当于从“那儿”出来的第一点上,边界上,我觉得自己能够体会在边界上的位置或者感觉。但是有事来的时候,还是要应对那些事儿。我自己还做不到使这些事完全不影响自己,始终保持在最原位的那个地方。

    师:你这个操作不对。不是你退到门口,而是你把那门里头的东西倒腾出来,然后你在倒腾出来的东西里头。我们讲的“流”是这样一个逻辑。 你如果自己往回退,就会把那个“流”堵上了。你的操作是刻意在“构造”,那是不好操作的。应该是“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你自己在出来的这个“流”里头,然后在“流”不断往外倒腾的时候,你自然回退到里头去,但这个是需要时间的。你最终是始终在“流”里头来应对一切,而“流”本身也会不断变化。

    生:老师,您说的后面这一点,我觉得自己有一点小体会。实际上我刚才说的往"背景"里“靠”的这种说法,大概只是最近两三周左右的一个操作。在这之前大部分的时间,我是用持心经的方式来做。我持心经还做不到像QF师兄那样24小时都持,但我日常有时间就持,有时间就持。

    师:怎么持的呢?

    生:不是出声持。

    师:从哪儿持出来的呢?是从那个地方,就是门里头往外倒吗?

    生:是,我自己是这样操作的。

    师:如果这样操作那是对的。

    生:我从那个地方操作能够有一种贯通的感觉。

    师:这是对的。

    生:持心经的时候,我还不能总是从头到尾中间没有任何间断地持下来。

    师:这个没有关系。

    生:我给自己定的要求是中间不走神地持一遍才算一次,然后计次,让自己每天这样的次数逐渐增加。

    师:你持的过程中这个“流”是要变的,开始的时候在比较深处,对吧?持起来了以后,你就应该退进去了。退不进去?

    生:退进去?

    师:就是身要退到“流”里头去。

    生:身退到“流”里去是什么样一个标准?

    师:或者你的心退到“流”里头去。衡量标准就是,你开始持不是在这儿(指在“流”的外面)持吗?这个东西如果起来了以后,那你不就在里头了吗?

    生:老师,我不知道我这种情况算不算,就是我只要一开始持心经,这个地方(中丹田)立刻就有感觉。

    师:所谓“有感觉”是有几重的,最开始起来的是表层的,我们讲的是最内在的。

    生:我觉得我只要一持的话,和那边就是连通上的。

    师:连通是不够的,你要“在里头”才行。连通时,等于说你还是在外面。你最后要做到“在里头”,融合到里头。现在相当于你还是在外面,它在你里头,对吧?你融合进去,就相当于你在它里头。我看你现在的状态,就是在外面做功夫的时间久了,在外面越做越强,但越强越不容易进去。你的操作应该使外面要松下来,但是直接松下来有麻烦,所以只有里头的东西起来,把外面的自然给置换掉。

    生:那我在操作中应该是不管别的,就全身心地持咒,是吧?

    师:首先是在状态,在状态最好就是在一起,然后深化,从外面深入到里头。在这个过程中,然后你再去觉察——因为你去觉察参照系,不是在这个地方去觉察的,对吧?你平时想起来看一看就行了。参照系是隐隐地在这里头的,做功夫实际上都是要下来到身体层面来呈现的。所以不管你见和不见,功夫是一样的做法的,因为打通的是你身体界面的通道。但你的这种做法很辛苦,而且到最后会有点耗,因为是上面的那个“我”在那儿做,没有融到这个里头去。最后你要成为“流”的一部分才行,而你现在是在上面,然后去抓那个“流”。

    生:老师,那我全身心持咒的过程中应该是在流里吧?

    师:放松,你现在就可以持咒,持咒时有反应,你是知道的,对吧?有反应吧?

    生:有反应。

    师:你现在上面是紧的。 你现在合掌,然后持咒,把下面这个东西一点点念起来,当它一点点念起来,最后它上升到你的头部了以后,你自然就在里头了。然后你的感觉这个时候再顺着"流"一点点下来,顺着"流"下来的前提实际上是"流"要不断地外展,扩散出来。

    生:老师,这种感觉我平常持咒时还是经常有的。

    师:不能只是经常,而是就应该这样。你只要松下来的时候,你就在里头了。你的感知现在在上面,然后再进一步松下来,就可以到里头来。

    生:老师,那我明白您说的这个概念了,如果这个是在“流”里的话,那我还是有体会的。

    师:不是有,对你来讲应该成为你的常态,只要做功夫就是这么去做的,然后平时也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

    生:我觉得我现在持心经的方式和您说的还是基本吻合的。我现在只要持心经,很快就感觉从下到上一直到脑袋,是一体的这样一个感觉。

    师:这是第一轮。这一轮完了以后你慢慢松下来了,然后你再看里头更深的,最后慢慢要退下来感知。你现在这个状态时,这里头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脱开,对吧?你还是在上面来感知下面。上面的成分要慢慢淡下来。

    生:您说的“在上面感知下面”和“退下来感知”是怎么一个差别呢?

    师:在上面,就是你站在上面;退下来,就是主体从上面脱开来了,到下面了。在上面感知,上面会紧,你退下来的话,上面就没了,你的感觉就是这个地方(指下面)的感觉,上面暂时没感觉。或者上面不通,你在底下把它疏通一下,或者上面有点浑浊,你就慢慢让它澄清一下。这样操作你是在底下清理,脑袋是你清理的对象,对吧?而现在呢,脑袋是你立的地方,是你的作用点。

    生:您说的我有一些体会。我一开始持咒时,脑袋会有感觉,持一阵以后,就感觉上是一体的贯通的这样一个状态了。

    师:贯通状态的时候,你的主体在哪?

    生:我就没有想这个东西,我就一直在持咒。

    师:主体,就是能感知的、知道流动状态的那个东西,要跑到这个里头去,是它在改变你的流动状态。

    生:对。

    师:所以“在状态”第一步完了以后,一定要有所觉,你才能说得清楚,然后你才知道怎么选择,什么叫深入了,内化了,怎么叫“还在原地练习”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差别。

    生:那就是说我在“在状态”,然后“有所觉”这个地方还是--

    师:还不够精细,不过这就是功夫,以后慢慢在这方面多关注一下。所以我们讲最终是不断内化,内化了以后先进去,内化进去以后,然后再外化,外化就是在改变外面的这些东西。但这个前提就是主体要跑到里头去,外化是主体不出来,主体让里头的东西出来清理外化,清理外面的东西。 然后它一点点再和下面结合起来。

    生:您说“和下面再结合起来”是什么意思?

    师:下半身,和下半身再结合起来。你现在的呈现都是在上半身,下半身基本上会忽略,对吧?以后的话就慢慢到下面,然后整个身体就都在里头。

    生:这个我倒确实也经常有这种感觉--

    师:常态!常态!要从一次两次慢慢变成常态,这是个逐渐变过来的过程,不是你去放在这儿放在那儿,是身体到了这个状态,它自然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生:对,我刚才跟您报告的从下面到上来等等的感觉,倒确实不是那种我自己想着放到哪儿去,是我能体会到从哪儿出来,然后它下去了,再从后面上来等等。但就像您说的,不能是一次两次或者几次,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才行。

    师:比方说你以前是那个状态百分之七、八,以后就要慢慢变成这个状态百分之七八十,我也不要求你100%,那也不现实,但是主要的时间应该是歇的比较底下的状态。

    生:实际上就是说工作也好做事也好,应对的时候,你肯定还是在外头--

    师:不不不!也是和你的功夫有关系,如果功夫足够的话,你不需要出来的,你还是在流里应对就够了。如果出来的话,就等于说你认为这个力道还不够,只能自己老将出马了,就这么个逻辑。只要你能力够,就不需要老将出马,前面小卒子就可以挡掉了。 这都是功夫的一个差别。

    生:我明白您说的这个意思了,我现在日常还做不到,就作为我努力的目标了。

    经常到您这儿来纠纠偏还是很重要啊。

    师:你得操作一段时间,然后才好说。

    生:我觉得经过这一段操作,确实觉察能力比以前要更深入一些了。

    师:一个是深入,一个是细微,精微。大方向是往这个方向去。

    生:关于持心经,我这段时间用的一个方法是给自己不间断、不走神持心经的次数计次。因为平时持心经的时候,经常持着持着就走神了,走神了也没关系,我要求自己能及时地觉察到走神,然后再回来继续持。在这个过程中,我觉着是一个“在状态”的保持和觉察能力提高的过程。

    师:这个不是我的要求。你这和传统的方式有点像,就是始终想呆在这个层次上,发现从这儿跑到那儿就回来,然后一直呆在这儿,你就觉得对了,是不是?

    生:我的想法是说--

    师:我们讲它的客观效果,你这么操作的客观效果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在这儿念着,跑掉了,意识到了后再回来继续念,只要你一直在这个地方念,你就认为是对了,是不是这个逻辑?

    生:老师,我觉得有两个逻辑:一个是您说的逻辑,第二个逻辑是说在不断地意识到和反复回来的过程,也是一个——

    师:对,也是一种能力。但是就算碰顶了,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待的时间久一些,对吧?你这样的操作,无非是开始能在这儿呆1/3的时间,然后是2/3的时间,最后是全部时间都在这儿,这就是这样一个训练的最终的结果,更何况要达到这一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这不是我的建议。

    我的建议是你爱跑就跑,我不去管这个事情。我只管在这儿的这段时间你能不能内化,深化?因为你去做那个操作,一定是这个层面上的“我”来干这个事情,对吧?最后在这个层面的“我”会呆的比较稳。这不是我要的,我不要你形成这么一个“我”,我是要在这一段时间里,哪怕一分钟你就做一分钟的功夫,三分钟就做三分钟的功夫,在这里头,把这个东西展开,内化,深入。在这个不断地深入过程中间不形成一个“我”,我们要“流”是干这个事儿的。

    生:老师,那我这个操作的过程,不也是让自己全身心持咒的过程吗?

    师:没有,因为你在关注出去、回来的这个过程,你那个“我”在关心这个东西,尽管这儿也在做这个事儿。你做这个事无非就在这个层面呆着,不会内化。你的注意力是在外面,别跑掉。我如果不管外面的话,我的注意力就都在这儿。

    生:但是如果经常跑掉的话,那不就是--

    师:跑掉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状态,而且跑掉也是这样跑掉的,你还是在这里头的。 但是你在这儿有一分往下挖,就有一分的效果。你试试看。

    生: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

    师:深入内化才是我们的核心概念。给你们这个“流”,不是让你们就在“流”里呆着,这只是第一步,相对原来你在外面,你要尽量在里头呆着。在里头呆着后,就要强化这个“流”,然后顺着流一点点往回退。这个回退不是你钻回来,实际上是你把流倒腾出去的时候你相对就回来了,是这样的一个逻辑。

    生:那,让流往外走最佳的方式是不是就是全身心地持咒?

    师:可以持咒,最后了也可以不持。

    生:对对,老师,我还正想向您报告一下,我最近也尝试了一下,我觉得如果持咒能贯通的话,那如果不持咒,应该也能贯通连接上,我试了几次,也确实是感觉能够接上。

    师:对,对,差别就是这个是你自己用力,那个是借点力。还有一个逻辑,就是你原来持咒时,是起到这个地方(指上面,头部)来持的,现在你不持了,你用心,一定不在这个地方起,一定是在这个地方(下面,中丹田)起的。你能不能在这个地方持咒,借力?要这样一步一步往回退,持的主体在发生变化。

    生:老师,您刚才说的我没太听懂。持咒时是主体在这儿持咒,现在我不持咒了——

    师:你要让它起来,你那个主体一定不是在这个地方(指上面)起作用,一定要在下面起作用。 因为你在这个地方持咒是主体要聚到这个层面才有咒,对不对?这是你正常起咒的一个状态。现在你不起咒了,就不在这个地方往上拔了,它就不再聚上来了,它在下面这个层面已经直接就可以起来,但是力道上要淡一些。对不对?你如果在这个淡一些的地方,在你自己能感知到的你起的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再试着轻轻地念念咒呢?

    生:也念咒?

    师:对,但是念咒的高度不同,或者层次不一样了,对吧?它不如上面那么有力量,但是它更精微,更深入,慢慢念起来,再把原来那个置换掉,这也是一种方便。我的核心要求就是要深入。

    生:就是说同是持咒,但是原来持咒,就算持时是不管它投入地去持,但实际上它是起来了的,是在一个相对高的位置持。

    师:对,你进去看嘛,这个差别是要你自己去觉察的,觉察到了你就知道了,对吧?怎么去做呢?就是原来持咒对你带来的这种改变,你自己要先清楚了。然后你看不持咒了还让它起来,那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差别,你看看是不是我说的那样?

    生:对,第二种操作方式,我最近也试了几次,确实有这种感觉,但就像您说的一样,它的作用可能没有像原来持咒那么强。

    师:这就是生熟转换。原来那个熟悉的就忘掉了。然后这个生的慢慢成为你的新常态,实际上它还会继续变化。

    生: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从这个地方再轻轻地持。

    师:对,要让它起来,然后慢慢呈现出来,又成为你新的世界。相当于你原来在这个层面活着,现在相当于活到这个地方了,这叫“生熟转换深入行”(老师笑)。

    生:就是说连通或者贯通上了,但实际上你还是没有真正地回去。

    师:这是操作方法的问题,你那样的操作方式不容易回去。这么做的时候是自己站在门口了。

    生:我大概明白您说的了,我再回去体会一下。

    师:你就慢慢试一试,慢慢试一试。先把以前的搞清楚,以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样的操作带来什么反应?然后你再变成新的这种方式再尝试一下,看看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差距。

    生:老师,您说我前面说的持心经计次的方式,对前行位的同修来说,是不是可以继续让他们做?

    师:逻辑上来讲,对所有的人都不提供任何太具体的方便,就讲原理,然后自己去尝试,方向上一定要往那个方向走,有助于他往那个方向走的具体方式,由他自己去找。而且方法这个东西,一定都是变化的,一定要开始就树立这个概念,别拿死了。方法上,你自己慢慢通过觉察,知道他的特点,然后当下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就可以用什么对应的方法。

    生:对,要结合个人自身的情况。

    师:对,因为都不一样。所以第一个一定要让他们先把理搞清楚了,第二个就开始试着去寻找、尝试适合自己的方便。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便,这都是一种能力。然后对着原理,就慢慢把这个事做起来了。适合自己的方便,一定是生活工作修行在一起的。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