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和我5岁的小孩一起在卫生间洗澡。让他躺在我膝盖上给他洗头。他乱动,身上涂的沐浴液又滑,结果狠很的摔在地上。我看他爬起来,强忍着没掉眼泪。过了几秒钟,说:“爸爸,我没有哭。”我知道他在等我表扬他。我问:“你疼么?”他说:“疼。”突然我觉得他好可怜,不是因为他疼,是因为他这么小,就已经被环境的评价标准替代了自...[阅读全文]
国庆长假和来深孔兄交流,与理上似乎更清晰些。还是不私下偷笑,与大家分享一下吧。若有缺漏,师友也可指正。 扩大“觉”的深度和广度的方法,要把它放在“明”和“暗”的交界处。有觉而明,无觉而暗。若住于“觉”中,则觉不增;而于暗中,则觉无用力处。比如扫地,只能在干净的地方和脏的地方的分界处动扫帚,只在干净的地方...[阅读全文]
杨老师,您好! 我是去年12月无意中看到您的著作,阅读后,大喜过望! 我是从南老的书了解了佛学是关乎人体的生命科学,于是对佛法升起兴趣,但南老所讲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很多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令人抓耳挠腮,疑问丛生,这种闷憋感直至遇见《如何安心如何空》。 您用现代语言和科学知识系统化的阐释修行,令人耳目一亮,思路清晰许多,于是信受即行,...[阅读全文]
又是年底,又是节日。聚散哄闹。 一直以来都能觉到心的“根儿”的所在,它被碰到的地方就是“我”的边界。也是个人能量的边缘, 拿过节这件事说,尤其是全国性的节假日,能感到那个好大范围的人心涌动。也就不由自主的随潮而动了。 整体能量共震的劲很大,游离在外会有零丁感。 这多年过去,换了人间。 也不怕人多(身体会累),大家...[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