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与智见-西藏佛教新旧译派的整合
十二月 8, 2010
转载
阅读:10,312
评论:0
慈悲与智见
新旧译派的整合
丹增嘉措仁波切著
(讲于维吉尼亚洲布斯威尔之UMA)
今天所要讲的,多少有些自述的性质。
很久以来,我始终一心相信,宁玛、萨迦、葛举和格鲁四派,就其空观而言,都是显密合一,属于中观应成派。因此,我一直很想了解这几派对见、修、行的不同看法,而且一直在这一方面努力。
尽管在印度并无新派旧派之说,可...[阅读全文]
毗卢禅的生命实相观与实修方法解析
八月 26, 2019
yhy
阅读:9,948
评论:0
毗卢禅的生命实相观与实修方法解析
1.生命实相认识小结
我们的生命可以从主体、能体和肉体三个方面来认识。主体是以自性为根不同层面自我的呈现,通常以神识(第七识)的形式寄居于中丹田,并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门出入肉体。能体是与肉体和主体相对应的能量存在,与肉体在空间上相重,脉、轮、经络是其在肉体上的通道。肉体是生命的物质存在形式,...[阅读全文]
精气神是自性三宝
八月 2, 2011
中华英雄
阅读:9,936
评论:0
顶礼杨老师,顶礼西藏上师,顶礼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自从按杨老师的方法修行以来,最明显的变化是自己精气神足了,而由于精气神充足,第一是感觉大脑好用了;第二是饥饿感没有那么强了,对肉食的欲望也大大下降了;第三是原来比较容易昏沉嗜睡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好像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自己也更容易接受别人,这些都是...[阅读全文]
“证入八识”证量
四月 27, 2017
shixiu_admin
阅读:9,715
评论:0
(五)证量
本学部的练习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功夫的问题。
练习的第一步是要能探到第八识的“门”,即“波浪”的表面;
第二步就是通过将“水体”外展的方式跨越这一“门坎”,即从“波浪”的表面滑入或沉入“波浪”的水体;
第三步则要在“水体”外展并完全消融“主体&rdquo...[阅读全文]
第 27/944 页 共 4719 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26 27 28 29 30 后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