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慈悲与智见-西藏佛教新旧译派的整合

十二月 8, 2010 转载 阅读:9,555 评论:0

慈悲与智见 新旧译派的整合  丹增嘉措仁波切著  (讲于维吉尼亚洲布斯威尔之UMA)   今天所要讲的,多少有些自述的性质。 很久以来,我始终一心相信,宁玛、萨迦、葛举和格鲁四派,就其空观而言,都是显密合一,属于中观应成派。因此,我一直很想了解这几派对见、修、行的不同看法,而且一直在这一方面努力。 尽管在印度并无新派旧派之说,可...[阅读全文]

双盘莲花坐图解

四月 18, 2013 慈航 阅读:9,540 评论:0

  双盘莲花坐图解   注:双跏趺坐,俗称双盘──先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后再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这种双盘的坐姿,又称“吉祥坐”。假如先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后再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则名为“降魔坐”,或称“金刚坐”(下图示范)。功能不同,所以名称有异。     &nb...[阅读全文]

“证达自性”修证方法

四月 27, 2017 shixiu_admin 阅读:9,529 评论:0

(四)修证方法 证知空性是见地与功夫(理与事)并重的事情,由于空性已超越了我们的见闻觉知范围,所以一切的一切到此都无能为力了,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只能勉强用间接的方式来做些近似的描述。 日常生活中与“空性”最接近的代表案例就是“电”,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见闻觉知直接体证到“电”的存在,但却可...[阅读全文]

“证达自性”证量

四月 27, 2017 shixiu_admin 阅读:9,486 评论:0

(五)证量 证知空性的过程是一次跳跃,也就是对之前我们所熟知并习惯的见闻觉知式的体认的一次升华。这是一种全新的体认,古人曾用“超越见闻觉知”又“不离见闻觉知”的说法来描述这一状态,应该说还是比较贴切的,但真正的体验唯有亲证者才能全体把握。     证知空性之后,才真正跳出了三界,原来关于人生的所有困惑自...[阅读全文]

有关“寿者相”

六月 23, 2013 慈舟行者 阅读:9,473 评论:0

近日某教授向杨师请教金刚经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否为递进关系,尤其是“寿者相”该如何理解。当时本人在旁边,根据当时有限的记忆和理解,从“执常见”的角度进行了交流。但总感觉没有说全面。   现将相关几种注解找到,列在这里,供感兴趣者参考:   执我相:因我执、贪爱执着而有自我意...[阅读全文]

第 28/931 页 共 4654 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27 28 29 30 31 后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