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位实修内容
一.见地原理
第一阶段:
弄清楚学佛的意义和学佛的终极目标;
了解“人体”的组成;
在头脑层面先构建起“人体”的复合概念,理解修行与“人体”的关系;
了解大日如来禅法的修行体系。
第二阶段:
检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与佛法的关系;
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常常在成长,还是简单的重复;
反思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满意还是厌离;
反思自己的学佛动机;
反思自己修行的目的。
第三阶段:
对本体系有总体的认知;
对主体、能体、肉体三位一体的概念建立认识;
确认自己修行的目标;
渐渐培养修行日常化的习惯;
渐渐能把生活工作中的点滴与修行联系起来;
渐渐养成能在遇到事情时主动去和原理对应的习惯。
二.功夫操作
1. 坐上功夫:
了解并掌握圆功的基本操作;
了解并掌握吐气法;
了解并掌握持咒的基本要领;
建立“能体”的体会;
养成每日一坐的习惯;
尝试全身心持咒;
积累各种状态下身心反应的经验;
初步体会“心能”;
初步体会“灵能”。
2. 坐下功夫:
体会自己在面对问题时头脑的使用情况;
不断觉察自己的用脑习惯;
体会自己的用脑方式和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渐渐体会用心的瞬间与用脑的差异;
由“用脑”逐渐过渡到“用心”;
日常“在状态”的练习。
三.证量
“破六知七”——经过一段时间“前行位”实修内容的熏修和练习,行者可参考《如何安心如何空》中第二篇第二学部“破第六识”中的证量描述来印证自己当下的状态,若感觉本学部内容可在自身稳定现量地展现,则可考虑申请“加行位”授权,以及进入下一阶位的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