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永明延寿大师检验是否开悟见性的十个标准

2024-01-16 和光同尘 阅读:1581 评论:3 Loading加入收藏

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净两宗的著名祖师,著有《四料简》和主编有《宗镜录》。《宗镜录》共有100卷,其编辑定位非常高:

“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所以《宗镜录》可以理解为是供修行者“开悟见性”的“小百科全书”。《宗镜录》编辑完后,在历史上并不流行,但到了清朝,《宗镜录》因为得到禅法修为水平非常高的雍正皇帝的推崇,而开始受到重视。

永明延寿大师在《宗镜录》卷一中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验证是否开悟见性的十个标准: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此十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时代性,但均切中要害,放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价值。针对认为“自己见性”的修行者,可以以此十问为纲,去验证自己是否可以“身体力行”地去“现量”这十条标准的“境界”;“身心透彻”地“明了”永明延寿大师到底在问什么。

此部分内容文字奥雅晦涩、有大量佛学的专业术语,同时因永明延寿大师证量、学识都极高,故文章非常难懂。遍寻此文的译注,只有南怀瑾先生的局部讲解,以及几篇错误的网络注解文,未有满意的,便发心尝试注释、翻译,现为初步成果,敬请方家指正。

 

1、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翻译:

能做到随时可以清清楚楚地见到“自性”,就像在白天看各种东西,能像文殊菩萨等菩萨那样“了了见佛性”吗?

 

解读:

这一问问的是“见性”的状态或境界,此部分的表达与“实相般若”或与四智中的“法界体性智”相当,即对“见性”状态的直接表达。这也是根本一问,也是永明延寿大师认为的“见性”的最高境界。

对“见性”的修行者来说,是否可以做到时时、处处都可以“了见自性”。这是一种“彻见自性”的状态,相应地,此问也否定了一些没有“彻见”的“见性”的状态或者境界。

这里讲的是最高的一种“见性”状态,犹如六祖在《坛经》中讲的“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注释:

还:此处是“再,又”的意思,此字非常重要,这十问都有“还”字,是强调这些现象是可以重复出现的、随时可以做到的,不是偶尔一次的状态,此处引申为“随时”。

得:有时为动词,此处主要为“有,表示存在。”、“知晓、明白”的意思;有时为助动词,此处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用于法令和公文),能够。

了了:了了,指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了了见性:是一种彻底的见性状态,即六祖讲的“彻见如来本性”;是一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出无入稳定的见性状态。唐代大珠慧海和尚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中有这样的表达:“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

色: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一般指有形质的能感触到的东西);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也指地、水、火、风等四大所成及所生之法。

似文殊: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中,有这样的表达:“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三论宗的吉藏大师的《法华嘉祥疏》也有“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

另,此处的“大经”指《大般涅槃经》,这两句为其中的经文。


  2、还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翻译:

能随时在行、住、坐、卧、作、言语等状态中,在面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时,在看见桃花明心与听到竹音悟道之时(看见心外之物、听到逆耳之声),在圆满的佛与不圆满的众生之间,在故意睁眼见明、闭眼见暗之际,还都能清清楚楚明了自性的真谛,与自性之道契合吗?

 

解读:

这一问是上一问的继续 也是对 “见性”证量的“稳定性”或者“见性程度”的验证。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性”不是一个像六祖那样“一见彻见”的过程,中间会有不同层次的“见性”的状态,所以才有禅宗的“初关、重关、牢关”之说,其中的大部分状态是不稳定的,如果“保任”不好,就会“丢掉”。

如果我们的“见性”做不到“稳定”,就不能算真正“见性”。

 

注释:

逢缘对境:逢缘对境应指天台宗的“历缘对境(修)”。缘指行、住、坐、卧、作、言语等六种缘;境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指修行者于行、住等日常一切活动及尘境中,常修定(止)、慧(观)方便,则必能通达一切佛法,称为历缘对境修。《摩诃止观卷七》中有:“观行若明,能历缘对境,触处得用。”

见色闻声:有两种含义,一指字面义看见有形有相的物质、听到外在声音。宋朝道川禅师有偈云;“ 见色闻声世本常,一重雪上一重霜。君今要见黄头老,走入摩耶腹内藏。因为见色闻声,粘着六尘,所以是世人之常态。

二指两则公案,详称为“见色明心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谓彻见自己本具之心性,即藉五官中眼之机缘而透见本性;闻声悟道,乃凭耳之机缘而悟道。此语系源自禅林中之两则公案:唐代灵云禅师因睹桃花而明心见性,禅林乃有“灵云见桃明心”之公案;香严智闲禅师因偶闻击竹之声而豁然悟道,与灵云之见桃明心,同为禅林中之美谈。

举足下足:出自黄檗禅师语:“举足即佛,下足即众生。诸佛两足尊者,即理足、事足、众生足、生死足,一切等足”。足是圆满,满足之意。举足是无欲无求,圆满知足。下足是不知满足,欲望无尽。宋代释法薰曾有偈颂云:“巧尽拙出,水到渠成。举足下足,十字纵横。三千里外,已被南山换却眼睛。”此处的两足尊是佛陀的尊号,两足并非双脚,而是指福慧两足,足应当作具足、充足的意思来理解。

四祖道信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也有“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的表达。

开眼合眼:应为佛家的一个标准说法。宋代师观禅师的《偈颂七十六首》中就有:“开眼见明,合眼见暗。开眼合眼,知而故犯。一毫头上现乾坤,堪笑云门咦顾鉴。”宋代释文准的《送利监收》也有“开眼合眼,道契寰中。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相应:即契合之义,谓事物之契合。也解释为相等和合之意。即指法与法相互间有契合不离之关系,特别指心与心所间的契合关系。另外,瑜伽(Yoga),也有相应、谓契合于理的含义。

宗:根本、主旨、本意。也指佛教教义的真谛。


  3、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翻译:

随时观看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教义,以及历史上历代祖师的言论,即便碰到高深、深奥的内容也不恐惧,都可以明白其中基于自性(真如)的真理实相,能没有一点疑问吗?

 

解读:

这一问问的是 “见性的经典印证”。

经典印证与明师印证是我们最常见的是否“开悟(见性)”的印证方式。经典对“见性”的印证,有两种方向:一是初“见性”时,用经典验证自己的“见性证量”是否正确;二是真正“见性”后,修行者应该可以“通达”所有经典的内含与层次,没有任何疑问。

同时不会对一些深奥的问题有恐惧、害怕的感觉,因为任何恐惧、疑问都有“我执”、都是没有“真正见性”的表现。

 

注释:

览:本义是泛泛地看,引申为一般地看。

一代时教:指释尊自成道至灭度之一生中所说之教法,即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等。又作一代教、一代诸教、一代教门。

闻深不怖:出自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中的“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

谛: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即真理。此处

了无:完全没有,一点也没有的意思。

怖:惧怕;恐惧。

疑:本义是迷惑,引申为疑问,猜疑,犹豫,估计,畏惧等。


  4、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翻译:

随时面对各种不同内容的反驳与刁难,各种各样的质疑,还能具备四种无碍的辩才,完全解决他人的疑惑吗?

 

解读:

这一问问的是见性后的“方便般若”。

见性后,因为见到了世界“实相”,所以,根据“六般若”的表达,自然就具备了“境界般若”中的“无师智”,以及“方便般若”。

具备了“无师智”,各种佛法的智慧也会自然呈现,讲解时不会出现错误。

有了“方便般若”,就会以听众听得懂的语言与方法讲解佛法与佛理。

这一问,就是通过对“无师智”和“方便般若”的提问,而验证修行者是否“见性”。

 

注释:

差别: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

问难: 反复辩难;诘问驳辩。

决:此处是判定,断定,拿定主意的含义。

四辩:即四辩才,也作四无碍辩、四解,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指以自性智慧为根的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的理解(佛法)能力及言语表达(佛法)能力。

征诘:征,质问,询问;诘,责问,追问。

 
  5、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翻译:

能随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性生起的智慧可以照见一切存在的根源(空性),且没有任何障碍;每一个念头都是从清净的自性本体起来,看不到任何一个存在可以成为障碍,也没有出现任何一刹那的不连续的中断吗?

 

解读:

这一问是通过问“见性”后的“圆觉状态”,来验证是否“见性”。

“圆觉”是《圆觉经》对修行最高状态的表达,是一种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存在无碍“觉”的“圆满”状态,此无碍的“觉”就是“菩提”,是自性本具的一种功能,此“觉”有一种特性,“觉”起来后其功能是360°的、全体的、无障碍、无死角的(即“圆”的含义),当此“觉”去“觉知(认知)”世界时,其状态就是“照”;同时此“觉”还具有“觉”其起处(自性)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可以见性的根本原因与不宣之秘。

而此句所问:“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其本质就是一种“圆觉”的证量状态。

 

注释:

一切时:无论何时。从无始以来相续无穷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

一切处:也称遍处。有2曾含义:一指不论何处。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二指以总合万有所观之境周遍一切处,禅定概念。

智照:智慧观照。

圆通:一指遍满一切,融通无碍;二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三指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的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四指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

间断:意思是中断而不连续,间断指事情的开展失去连贯性。


  6、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翻译:

随时在逆境、顺境、喜欢、厌恶的境界出现在眼前之时,可以没有无明(烦恼),能都立在“自性”状态,识破这些假相吗?

 

解读:

这一问问的是“大定无出入的状态”。

真正“见性”之后,自然就会出现内在“如如不动”的见性状态,这种状态传统表达为“大定无出入”,即在这种状态中,逆境、顺境、喜欢、厌恶都能识破,不能“动到”修行者的心,不会再出现哪怕是瞬间的无明或者烦恼;或者因为无明或者烦恼而引发的“自性”主导状态的中断。

 

注释:

逆顺:就是逆与顺。指境遇的好与不好。

好恶:指喜好和厌恶。

境界:本指疆域。佛教境界有3种含义:一指十八界中的六境(亦名六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等六根展开活动的对象。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客观世界;一指学佛修行所达到的境地;一泛指景象。

现前:又称现在前。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

间隔:也称为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真言宗之用语。是根本烦恼、根本无明之异名。指隔诸法平等之理而执着差别之妄念,并由此差别之妄念而生起贪嗔等烦恼,造诸恶业,轮回于生死。因为一切生死根本皆在一念之间隔。

因为烦恼、无明状态就是没有见性的状态,或者“见性”状态中出现无明、烦恼就会阻断或者遮蔽“见性”的状态。

 

7、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翻译:

随时在初地菩萨的智慧心境里,能逐一看见“细微自性本体”的根源处及自性的起用,不再被影响生死的六根、六尘所迷惑而心生混乱吗?

 

解读:

这一问问的是“觉察(观照)的层次”,与传统的“观照般若”和四智中的“妙观察智”的内含相应,是从“觉察(观照)”的角度验证是否见性。

在这一问中,默认“见性”之后就是“初地菩萨”,所以此问是基于初地菩萨的证量起点,来问“见性”的修行者:是否可以观照(觉察)到自性的微细法身?自性的起处?是否可以不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迷惑?

另外,观照般若与妙观察智都是从“觉察(观照)”角度的表达“见性”后的能力与证量。由此也可以证明:“觉察(观照)”是见性后“自性”自然呈现出来的一种可以认知“自性”自己的必然能力,所以,由“觉察(观照)”角度来印证见性,自然也是合理的。

 

注释:

百法明门:指菩萨于欢喜地所得之智慧法门。百法,乃概称数目之多;明,即通达;门,即法门,含有入、差别之意。意即明了通达百法之智慧门。

心境:一指天地万物,一切境界,都是的变现,《楞伽经》卷二说:自心现境界
一指意识与外物

根尘: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

一一: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微细:非常细小。佛学的微细,指精微而有色形,但能入真实甚深自性的一种存在。本质还是一种“有”,可以被觉知。

日本密宗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周遍于法界”空海在《秘藏记》中说:“凡佛者舍有漏五蕴等身,有无漏五蕴等身,无漏五蕴等微细身。微细身如虚空……法身微细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细身虚空乃至草木一切处无不遍,是虚空是草木即法身。于肉眼见粗色,于佛眼微妙之色”。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简单讲,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

根原:根源,根由。

起处:指开始的地方;或者指发生、产生、发动的地方。

惑乱:迷惑、混乱。


  8、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祗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一一辨得真实否?

 

翻译:

随时面对日常中四威仪中的行、住、坐、卧,承受与应答,穿衣吃饭,操劳劳作时,都能安住当下,把每一件事分辨得清楚、真实吗?

 

解读:

这一问是通过问见性后的“日常的生活状态”来验证是否“见性”。

一个修行者的“心”的任何变化,最终都会通过他行住坐卧、言谈举止而表现出来。同理,像“见性”这样带来身心质变的“巨变”,最终必然带来整个人的状态的变化;相应地,通过观察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的状态是否符合“见性”后的标准(此标准的核心是“无我”及其外化出来的生活状态与言行),自然也可以成为是否“见性”的验证标准。

这句话的内含,其实就是一个禅宗公案的内含:

和尚问⾃⼰开悟师傅的开悟感受:

师傅回答说:

“开悟前吃饭、砍柴、睡觉。”

小和尚又问师傅:“开悟后呢?”

师傅回答说:

“吃饭、砍柴、睡觉”

小和尚有些糊涂,继续问:“师傅这有什么区别吗?”

师傅说:

“开悟前,吃饭时想着砍柴,砍柴时想睡觉;现在,吃饭时专心吃饭,砍柴时专心砍柴,睡觉时专心睡觉。”

我们是否可以安住于当下的生活与工作,是否可以做到专心一体化的修行、工作与生活,是“见性”后,日常生活状态的一个正常表现。

 

注释:

向:此处含义为面对,朝着。

四威仪: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坚持此四威仪可以让修行之人心不放逸、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但坚持四威仪是比较辛苦的事情,《菩萨善戒经》有云“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

钦承: 恭敬地继承或承受。

祗:意为敬,恭敬。

对:回答,应答。

执作:操作;劳作。

施为:作为、处置、实行、行动等。

四祖道信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也有“施为举动,皆是菩提。”的表达。

真实:与客观事实相符,修行中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

辨:判别,区分,辨别。


  9、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翻译:

随时听到有人说佛在世或不在世,心中有众生或者没有众生,或者有人赞美你、或者有人诋毁你;或者有人肯定你,或者有人否定你,能保持一颗心不动吗?

 

解读:

这一问主要问的是“红尘炼心”,即主要通过红尘中的“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来验证是否“见性”。

真正达到“见性”证量后,是应该不被“八风”影响的。大珠慧海禅师就认为: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这段话实际上问了两个含义:

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这句话,出自《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众生无众生……今恣汝所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这句话暗含了一个前提:“汝等若疑”,所以这句话问的是“见性后对一些问题是否还会有疑” ?

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这句话是指一个见性的人在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毁与誉”、“肯定与否定”(八风的部分内容)时,是否可以做到“不动心”?

一个真正“见性”的人,因为通彻本体实相,不会对一些不究竟的问题产生疑问;同时面对各种对自己的不好的负面言论时,也可以做到心的“如如不动”。相反,如果做不到“无疑”、做不到“如如不动”,那么,是否真的“见性”,就是有问题的。

 

注释:

有佛无佛:与下面的“有众生无众生”,都出自《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僧无僧、有苦无苦、有集无集、有灭无灭、有道无道、有实无实、有我无我、有乐无乐、有净无净、有常无常、有乘无乘、有性无性、有众生无众生、有有无有、有真无真、有因无因、有果无果、有作无作、有业无业、有报无报者,今恣汝所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此处还可能是“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的简略表达。意为不论佛陀出现世间与否,诸法之性相常住,无有变化、增减等。或者“有佛无佛”暗指在佛法修行中,我们是否可以保持心不退转?

有众生无众生:指迷真起妄,故有众生;不迷觉常,则无众生。指是否站在见性位看众生,是则无众生,众生平等;否则有众生,众生各异。 

  
  10、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翻译:

 随时看到人间智慧形形色色的不同显现,都能明白通达:本体与形相相通、本质与现象无碍,没有一个不究竟的“显现”不被照察其本源起处,以至听说有千位佛出现在世间度化众生,能没有疑惑吗?

 

解读:

这一问问的是“差别智”,但实际却是想通过“见性”后才能证得的“根本智”来检验是否“见性”。

 这一问中包含了三个内容:即“根本智与差别智”、“性相俱通、理事无滞”、“千圣出世”。

“根本智与差别智”表达的是,面对各种人类的不究竟的智慧呈现时,我们是否可以做到:可以看透这些差异后面的本质(即自性),看到其根源与起处;

性相俱通、理事无滞,与《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含义是一致的。即证到空性(自性)之后,自然明了:自性本质与各种形象是相通的;法界与各种显现是通透的。

“千圣出世”即“千佛出世”,指同时有上千位佛在世间住世或者传法,对这样一种说法或者现象,你是否内心无疑?

这里还是用了三个“极端”的问题来“验证”是否见性。这三个问题,对一位“见性”的修行者来说,因为他证到了“世界实相”,证得了“根本智”,这些问题都可以透彻明了,自然内心无疑。

 

     注释:

     差别智:是与“根本智”对应的。根本智是指人类“自性”中共有的,可以让我们修行“见性”的那部分智慧。差别智则是我们人类智慧中不一样的那部分智慧,或者是这部分不同的智慧显现出来的各种人间的知识与智慧。

    明达:明者明了之义;达者通达之义。《无量寿经下》曰:“智慧明达”。

性相: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

无滞:滞,凝积,不流通的意思。无滞即是没有障碍,通行无阻。

理事: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间之相。即观平等之理性与差别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圆融无碍。

无碍:为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鉴:.审查;观察;照察,审辨。

出世:此处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

 

翻译:

如果真的做不到上面十条,千万不要升起过分的自我欺诳的心,产生自我认可的满足的想法。应该广泛阅读佛教经典、遍访见性的先辈、彻证祖师、佛祖所说的“自性”的根本,直至学到没有任何疑问的境地。到这个时候才可以停止学习,停止各种妄念。

到这时,就可以自己独自继续修行禅观(此为小乘路径),去印证禅修的各种证量;也可以为了众生,出世开以众生需要的方式宣讲佛法。

 

解读:

这部分是十条验证标准后的总结部分,是真对一些自己认为见性的修行者讲的。这里谈到三个内容:

一个是告诫修行者,如果上面的十条做不到,千万不要起来自我欺骗的轻狂之心、不要自我满足,这样会断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二是建议修行者,要继续学习,要便览经典、遍访大善知识,直到自己见性成就、没有疑问为止;

三是给修行者指出了见性后的两条修行之路:一条是继续修行禅观并去验证禅观的重重证量,如四禅八定等;另一条是出世讲法、帮助更多的人走向修行之路。南怀瑾先生认为第一条路是小乘的路,第二条路是大乘之路:

到达大彻大悟后,或走小乘的路子,再转修四禅八定,证得果位,六通具足,三身具备,神通妙用,一切具足;或走大乘路子,为他人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宏法。

此部分后面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讲《宗镜录》的价值与意义的,因与“见性”的标准无关,故不注释、翻译,此部分内容已经在开始部分引用过,不再展示。

 

注释:

只须:应当、应。

广披:披:翻阅、翻。广披,广泛翻阅。

至教:即指佛教。

绝学:造诣独到之学。

歇:停止。

灰息:熄灭、休息、停止。

游心:浮想骋思,此处应指“妄念”。

灰息游心:南怀瑾解释为“妄想心都休息了”。

禅观:依禅理参究修行。《禅观七门》中认为:“心神澄净,名之为禅;照理分明,名之为观,禅观自达,无有错谬,故名禅观。”

 

附:南怀瑾的解读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第一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画图的颜色一样,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这样吗?

第二问,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总之,逢缘对镜包括很广,见色闻声了不动心,日常生活间,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你做得到吗?

第三问,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拿过来一看,都懂了,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没有怀疑,你做得到吗?

第四问,所有的学人,拿各种学问问你,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

其余还有六问,大家可以自己研究。最后一段: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若这十个问题连一点都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祖师们所悟到的,你都做到了,才可达到绝学无疑之地,不须再学“灰息游心”,妄想心都休息了。“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到达大彻大悟后,或走小乘的路子,再转修四禅八定,证得果位,六通具足,三身具备,神通妙用,一切具足;或走大乘路子,为他人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宏法。

—— 《如何修证佛法》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1. 慈舟行者2024-01-15

    赞叹!

    X

    修改评论

  2. ATK2024-01-24

    赞叹!随师兄所言,聊做体悟小结:
    永嘉大师十问,并非针对“是否见性”“何为见性”。而是从“初有所悟”到“大彻大悟”的十问。
    1问: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即,毗卢禅所言,正一位隐隐见性,到后续阶位逐渐清晰的过程。

    2问: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即,能否摆脱“路径依赖”,对自性的体认,不再依赖某一途径,如,于看、听、感、动的过程中体悟自;于走路、持咒、觉观中体悟自性。行者初识自性,往往是从一条路径进入。此问即辨,能否破开固定、熟悉的路径,于一切行中体证自性。

    3问: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即,遍阅古今中外种种经典,都能看得懂,接得住。

    4问: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即,面对种种“质证”“提问”,皆能一一应对,能接解对方疑惑

    5问: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即,是否时刻“立得住”,掉不下来的,才算是自己当下的阶位。

    6问: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即,不受外境的牵引,始终立在“本位”。

    7问: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即,独断自性的体悟不断细化,于粗大明显的境界中见自性,也能于种种微妙细节处见自性。

    8问: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即,一切行为皆是自性的显现,于一切行为中,都能“连着”自性。

    9问: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即,于佛法尚有执念否?

    10问: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源,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即,上能了悟自性,下能将自性智慧落地、贯通于世间之事。无论哪种世间理论,都能将其贯通至自性智慧,无论哪种行为皆能贯通自性智慧。

    X

    修改评论

  3. 慈舟行者2024-01-26

    赞ATK

    X

    修改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