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宗镜录》语言描述悟道

2024-04-06 xszxsz 阅读:226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编者:用语言概念来准确描述世间事物都很困难,至于说缥缈虚无的修行道法那更是难。杨师说,语言的表达,是有缺陷的,不能完全表义。虽然有千经万论来描述悟道,但语言本身也会是悟道障碍,永明禅师力图引导人破除语言概念执着以体证实相。六祖不识文字也能悟道,可见古文现代文、汉语外语、一切言语都与悟道无关。需注意的是,以下永明禅师说的“言语”,不仅指文字语言音声等,也包含了一切细微不易查知的概念,力图让我们远离其口声、心声的束缚,抛开意言转向实相。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问。悟道明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云何说其行相

答。前已云。诸佛方便。不断今时。密布深慈。不令孤弃。已明达者。终不发言。只为因疑故。问因问故答。此是本师。于楞伽会上。为十方诸大菩萨。来求法者。亲说此二通。一宗通。二说通。宗通为菩萨。说通为童蒙。祖佛俯为初机童蒙。少垂开示。此约说通。只为从他觅法。随语生解。恐执方便为真实。迷于宗通。是以分开二通之义。

意译:

:悟道明白佛的教诲,就像人喝水一样,只有自己知道是冷是热,怎么能言语表达它的形态呢?

答:前面已经说过,诸佛用各种方便法门,一直没有中断,密布深沉的慈悲心,不让我们孤单无助。面对已经明白通达的人,诸佛不会发言,只是因为行者有了疑问,由于有提问才会有回答。这是本师在楞伽法会上,为十方诸大菩萨亲自所说的两种通:一种是宗通,一种是说通。宗通是为菩萨所说的,说通是为初学者所说的。祖佛屈尊为初学者稍作启示,这归为说通。只是因为仅从别人那里寻找佛法,随着别人的话语而产生理解,恐怕会执著于方便法门,把它当作真实,迷失了宗通。因此,要分开讲述宗通和说通的意义。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乃至缘自觉趣光明辉发。若亲到自觉地。光明发时。得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群盲眼开。分明照境。验象真体。终不摸其尾牙。见乳正色。岂在谈其鹄雪。当此具眼人前。若更说示。则不得称知时名为大法师。实见月人。终不观指。亲到家者。自息问程。唯证相应。不俟言说。终不执指为月。亦不离指见月。

意义:

宗通者,是指通过自己获得进步的人,远离言辞和文字的妄想,乃至通过自觉探索光明而获得光辉。如果亲自到达自觉的境地,当光明散发时,他们会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像一群盲人睁开眼睛,清晰地看到环境,检验真实的形象,最终不需(像盲人摸象一样)触摸尾巴牙齿。看到乳汁的真正颜色,还用说它是像鹄还是像雪吗?在有眼光的人面前,如果再谈论它,就不能称为大法师。实际见到月亮的人,不会看(指引的)手指,亲自回到家的人会自动停止询问旅程,只会与真相相符,不需要言语。他们不会把手指当作月亮,也不会离开手指去看月亮。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如大涅盘经云。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之外。更无别象。善男子。王喻如来应正遍知。臣喻方等大涅盘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是诸众生闻佛说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虽灭。次第相续。是故获得无上如来三十二相如来常色。如来色者。常不断故。是说色名为佛性。譬如真金。质虽迁变。色常不异。或时作钏作盘。然其黄色初无改易。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质虽无常。而色是常。以是故。说色为佛性。乃至说受想行识等为佛性。又有说言。离阴有我。我是佛性。如彼盲人。各各说象。虽不得实。非不说象。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善男子。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而实无我。众生我者。即是五阴。离阴之外。更无别我。善男子。譬如茎叶须台。合为莲华。离是之外。更无别华。又佛言。善男子。是诸外道。痴如小儿。无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与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虚妄计有。常乐我净。而实不知常乐我净。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粖。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粖耶。稻米粖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粖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鹄。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佛法中。有真实谛。非于外道。

编者:上文说明语言交流佛法的局限,容易明白恕不翻译。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夫真实谛者。宗镜所归。未闻悟时。不信解者。所有说法。及自修行。皆成生灭折伏之门。不入无生究竟之道。

如庵提遮女经云。尔时文殊师利。又问曰。颇有明知生而不生相。为生所留者不。答曰有。虽自明见。其力未充。而为生所留者是也。又问曰。颇有无知不识生性。而毕竟不为生所留者不。答曰无。所以者何。若不见生性。虽因调伏。少得安处。其不安之相。常为对治。若能见生性者。虽在不安之处。而安相常现前。若不如是知者。虽有种种胜辩谈说。甚深典籍。而即是生灭心。说彼实相密要之言。如盲辩色。因他语故。说得青黄赤白黑。而不能自见色之正相。今不能见诸法者。亦复如是。但今为生所生。为死所死者。而有所说者。乃于其人。即无生死之义耶。若为常无常所系者。亦复如是。当知大得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说有空义耶。故知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为得道。

意译:

真实的义理,是宗镜的目标。未听闻领悟之前,不相信理解,那么所有说法和自我修行都会成为生灭或折伏的法门,无法进入无生究竟之道。

如《庵提遮女经》说,当时,文殊师利又问:有没有人明明知道生(编者:指心发起)而不生(编者:即无生之毕竟空)相,却被生所束缚(在三界)?回答说:有。虽然他自己明了,但是力量不足,因此被生所拘留。又问:有没有人不认识生性(编者:生性于此指空性),却毕竟没有被生所束缚(在三界)?回答说:没有。为什么呢?如果不知道生性,虽然因调伏而得到一些安宁,但是不安的相状常常需要对治。如果能够明了生性,即使在不安的地方,安乐的相状也会常常出现。如果不能这样,即使有再多的辩论、谈说、深奥的经典,也只是生灭心在谈论实相的密要,就像盲人辩论颜色,只是借助别人的话语,说出青黄赤白黑,却不能自己看到颜色的真相。现在不能明了诸法的人,也是这样。那些被生所生、被死所死的人,所说的只是空洞的言辞,对于他们自己,并没有明白生死的真义。如果被常或无常所束缚,也是这样。应该知道,真正达到了空性的人,也不会自以为得到了空性,所以才说有空性的实义。因此,明了万法无生的本性,才是真正的得道。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大般若经云。佛言。善现。以一切法空无所有。皆不自在。虚诳不坚。故一切法。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复次善现。一切法性。无所依止。无所系属。由此因缘。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华严经云。如实法印。印诸业门。得法无生。住佛所住。观无生性。印诸境界。诸佛护念。发心回向。与诸法性。相应回向。入无作法。成就所作方便。

意译:

《大般若经》上说:佛说:“善现,因为一切法都是空的、无所有的、不自在的、虚诳不坚的,所以一切法都没有生起、无知无见。再者,善现,一切法的本性都是无所依止、无所系属的,因此一切法都没有生起、无知无见。

华严经上说:按照真实法来印证各种业门,得到诸法无生的实义,安住在佛陀的住处,观察无法生起的本性,印证各种境界,得到诸佛保护念,发心回向,与诸法的本性,相应回向,进入无作法的境界(编者:实非境界),成就所作方便。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镜之人。向无生中。起贪痴之垢。于真空内。着境界之缘。以为对治。成其轮转。若能返照。心境俱寂。

如诸法无行经云。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乃至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

意译:

因此,那些不了解唯心之宗旨、尚未进入宗镜的人,面对无生,生起贪瞋痴的垢染,在真空中,执着境界的缘分,作为对治方法,从而形成轮转。如果能返照内心,使心和境都寂静。

如《诸法无行经所》说:如果菩萨看到贪欲的边际,就是真正的边际;看到瞋恚的边际,就是真正的边际;看到愚痴的边际,就是真正的边际,就能完全消灭业障的罪过。乃至普通凡夫和愚人,由于不知道诸法毕竟寂灭的真相,所以自见其身,也见他人,因此生起身口意业,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菩萨不见一切法,如果不见一切法,在诸法中就不会生起疑惑,不生疑惑,就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就会自身寂灭。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不思议佛境界经云。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瞋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贪瞋痴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瞋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言说故有。贪瞋痴。亦以言说故有。

意译:

《不思议佛境界经》说。当时世尊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童子,你能了知如来所住的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说,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什么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说,世尊,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说,童子,为何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说,世尊,一切凡夫在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所以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就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性怎么会是有法?而说在其中有贪瞋痴?文殊师利菩萨说,世尊,空性是有,所以说贪瞋痴也是有。佛言,童子,空性为什么说是有?贪瞋痴,又为什么说是有?文殊师利菩萨说,世尊,空性因为言语表达才有,贪瞋痴也是因言说才有。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空。则于贪瞋痴。无有出离。以有。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

意译:

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不是诸行法(一切有为法)。这个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不是没有。如果(认为)无为法不存在,那么以生起造作的有为法,应不必出离。就是因为(无为法)是有的,所以才说出离。如下也同理:如果没有空(性),那么对于贪嗔痴,就没有出离(的必要和可能),就是因为(空性)有,所以说“离贪等烦恼”的话。

编者:空性之有,仅在万法境界上体现,它不能独立;无为法之有,只在有为法上体现,也不能独立。一般人会误解这种“有”,为一种独立存在。如,现代科学认为声音声级的大小以能量的大小体现,但能量不能独立于声音独存,它是有。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中观论偈云。从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从非法不生。法。及于非法。直释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无。如兔角等。若从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儿。从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从非法生非法者。如龟毛生兔角。

意译:

《中观论偈》说:从万有的任何事物(法)都不能生出万有,(从万有的任何事物)也不能(在心中)生出不存在的事物(非法);从不存在的事物,也不能生出(上述两者)万有或不存在的事物。解释一下,法即是万有,如色、心等;非法是不存在的事物,如兔子的角等。从法生法,如一位母亲生出儿子;法生非法,如一个人生出石头女儿;从非法生法,如兔子的角生出一个人;从非法生非法,如龟背的毛生出兔子的角。

编者:每个人的世界、每个人心的源头,是空性而非属于世间万有(常人只能认知时间万有,误认其为万有之一),它不是法、也不是非法,法和非法都无生命的动力,都在因果大网笼罩之内,而在因果内是找不到出三界的路。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故般若假名论云。复有念言。若如来但证无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无边。是故经言。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谓何。即无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无非佛法。云何一切。皆无所得。经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无生性故。若无生即无性。云何名一切法。于无性中。假言说故。一切法无有性者。即是众生如来藏性。

意译:

所以《般若假名论》(地婆诃罗作)说如下。有人有这种的观念说法,佛法只证无所得。若如此,那么佛法就只是“一”,而不是“无边”了。所以(金刚)经说,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此佛法就是无边了。)佛法是什么?就是无所得,没有任何一法,有可得性。所以一切无非佛法。为什么一切都无所得?(金刚)经说,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为什么说“非”呢?无生(没有自己生存或界定用以指代其实体的概念)的性质的缘故。如果说一切法无生(指代实体的概念,无法以真实性质去界定、且真实性质不存在)就是无性(因缘离散则灭,无有实体,无固定不变性),又为什么说(其固定的)名称为一切法?(编者:词句类似为,若某物无自性、无实体性,为什么又说某物是某物,如此施设一个指代不能片刻稳定存在的东西的概念?)这是因为在无性中,暂时凭借言说表达而已。一切法没有存在的体性,就是众生的如来藏性。

编者:此段由于古文的行文方式太过简略,编者进行了扩充,为尽量表达清楚就有点啰嗦了。任何名言概念的施设都是为了表达才暂时一用,其代指的任何实体其实没有稳定的性质,因而概念及其指代物都没有真实的意义。上述观念,如能亲证契合于或宽广或微妙的一切境界,就能证得如来藏性。否则就沦于哲学思辨,那么体认的无性和如来藏性就不能等同。例如,不能证得“我”是无我,或者不能证得空是不空。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庞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热。岚风吹动不闻声。百川竞注海不溢。五岳名山不见形。澄清静虑无踪迹。千途尽总入无生。故知诸法从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万境旷然。元同不二之门。尽入无生之旨。所以傅大士行路难云。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一切法中心为主。余今不复得心原。究捡心原既不得。当知诸法并无根。

意译:

庞居士偈说:劫火烧天却不觉得天热,狂风吹动却听不到声响,百川竞注不会让大海满溢,五岳名山观察不到形状,澄清静虑就不会在心上留下踪迹,千变万化的事物都归入无生。所以知道一切现象从意的作用而成形象,千万种事物的存在是因为心中有(留)像。所以一念澄寂,万境旷然。源头是同样的不二之门,全部归入无生的大旨。(编者:指同空性。)所以,傅大士行路难说:您难道不见,诸法都是假有其名称,寂静无门才是法门,一切法中以心王为主人,我现在不能回归心源,而穷究拣择的方法不能达到心源,当知道诸法并没有(世间的)根。

编者:世人一听说有就认为有,一听说无就认为无,不知道有无都是语言概念,并非实相。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永明禅师曾说,體不自立,名不自呼,一色既然,萬法咸爾,皆無自性,悉是意言。口声容易断,心声最难除。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又无生有二。如通心论云。一法性无生。妙理言法。至虚言性。本来自尔。名曰无生。二缘起无生。夫境由心现。故不从他生。心籍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异。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无因生。

意译:

另外,无生有两个意思。如通心论说:一,法性无生。讲述道理说世间法,到最终处(超越三界处)说空性,本来法尔如是无须言语,勉强给个名字叫无生。二,缘起无生。(缘起的)境界由妄心而呈现,所以(境界)不从其他处生;妄心凭借境界而起,所以不能独立存在;心和境不同,也不是共同生起;(缘起法,有为法)互为条件而存在,所以也不是无因而生。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亦云。一理无生。圆成实性。本不生故。二事无生。缘生之相。即无生故。止观云。若释金刚经。即转无生意。度入不住门中。种种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等布施。虽诸法不住。以无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无住法住世谛。即是入假。以无住法住实相。即是入中。此无住慧。即是金刚。三昧。能破盘石沙砾。彻至本际。

编者:上段原文不再翻译。理事、空假中等词语,天台宗多用。原作者兼容了天台的教义,佐证万法归一。法门虽多,出三界的方法没有第二个。

《宗镜录》卷第二原文:

又如释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刚三昧。天亲无着论。开善广解。讵出无生无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经万论。豁矣无疑。此是学观之初章。思议之根本。释异之妙慧。入道之指归。纲骨旷大。事理具足。一解千从。法门自在。故知一切诸法。皆从无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离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离真而恒俗。则幻有立而无生显。空有历然。两相泯而双事存。真俗宛尔。斯则无生而无不生。不住二边矣。如古德颂云。无生终不住。万像徒流布。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

意译:

犹如释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刚三昧,天亲无着作论开演解释,怎会超出无生、无住的根本意思呢。如果明白这个意思,千经万论都会豁然无疑。这是学观的开始,思议的根本。也是解释不同说法的(共同的)妙慧,进入根本道的指归。究竟义涵盖广大,理事都具备其中。只要有一个真实的根本认知,那么所有千万法门都自然呈现。所以知道一切诸法,都从无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离开俗谛(世间法)而常真;非有而有,不离开真谛(出世间法)而恒俗。那么,幻有建立而无生也能显现,空和有却清清楚楚;两相(空相有相)的对立消失而这两者的真实也存在;真俗两谛也明明白白。如此就会无生而无不生,不住二边了。如古德颂说:无生终不住。万像徒流布。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

编者:杨师说,在没有经历之前,你是无法根据他人文字或语言描述来准确理解或构造的,如果执意为之,必然是错误的,其结果可想而知。有说: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小姐呼唤丫环却什么事也没有,只是为了吸引心上人的注意。古今大德的经论可比喻为“频呼小玉”,其本意不在所说的文字概念上,本来对小玉无话可说的,关键是檀郎能明白小姐的心意吗?明白了,小姐对丫环说话的内容就不重要了,跟小玉说什么话不是其意图所在,不说话咳嗽一声也行,只要有人“认得声”就好。认得空性可比喻为“认得声”。无生如果被理解为无生的概念(心都在无生上概念上),反然还会被无生束缚住。所谓“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此时此刻,看永明禅师这段文字时,心还在无生上吗?翻篇。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