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读《圆觉经》分享|3.普眼菩萨章(上)

2024-04-10 硕宝 阅读:286 评论:1 Loading加入收藏

由于这一章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止观”。所以这次与前两次略有不同,引入了四位祖德的注解和语录。除了当代南怀瑾老师的《圆觉经略说》,明代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唐代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禅师的《圆觉经大疏》之外,还增加了藏密祖师莲花生大士的伏藏法要《莲师心要建言》的部分关于“止观”的节选

 

在《圆觉经直解》这一章节的开篇,憨山大师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文字,回顾了前两章,开启了这一章

 

憨山德清:

此普眼请问渐次之行,以释圆照清净觉相之义也。

由前文殊章,直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普贤章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

此乃顿悟一心,当下顿证,不涉途程,不假修行。但一知字而已

此是上上根人,方能了悟。奈末世众生,上上根少,中下者多。若不修行,则长住生死;若修行无正方便,则无门可入;若无渐次,亦难顿悟。

 

憨山大师在这里总结了前两章的章眼

 

第一章,文殊菩萨章的章眼是:“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知道这一切都是空花,都是泡影,都是梦幻,知道的当下,就了然本来没有轮回轮转,也没有个身心的我在生生死死,轮转不停。这是实相。

 

第二章,普贤菩萨的章眼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知道是空花是梦幻泡影,即刻远离,离幻影就是明觉,没有慢慢来,当下就是。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部《圆觉经》的根子,总持了整部《圆觉经》。憨山大师总结前两章经眼中的眼,这个眼就是“”字。憨山大师说:“但一知字而已。

 

可是,“知”并不容易。大家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仅仅是知,就已经种下了种子;仅仅是知,生命的方向性就在发生改变。

 

若是像六祖慧能大师那样的根器,一超直入如来地,自然是一知即了。可是我们大部分人不敢说自己是上根,少数是谦虚、大多是事实,都是中下根人,所以普眼菩萨代众生问:“有什么的修行方便和修行渐次?

 

 

一、修行的必要功夫:

止观

 

 

经文原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大家注意,在普眼菩萨提出的问题中,是有重点词的。重点词是什么呢?“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圭峰宗密:

“思惟”者,观察真妄,即思慧也。“住持”者,悟得妙境,安住其中,持之不失,即修慧也。听佛说,生闻慧也。从凡入圣,必假三慧,故普眼为众咨求。

 

大家对一个词很熟悉,就是“禅”。现在动不动就跟禅有关,比如喝个茶是禅茶,装修个院子要有禅意,墙上挂幅画是个大大的禅字等等。生活中,这些并不陌生。但是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禅,是梵语dhyāna的音译,又叫禅那,是思惟修的意思。所以这里经文原文“云何思惟”,是有禅那的意思在。宗密大师说“思惟者,观察真妄,即思慧也。”大家注意这里,禅那,思惟修,是有观察之力在里面的,并不是打坐就是禅,或者清清静静、安安静静就是禅,完全不是这个意思。现在不少学禅人,把它当做一种风雅,布置布置优雅的环境,约些好友喝喝茶聊聊佛学,就觉得有禅意了,却在思惟修上不下真功夫。这样其实跟真实修行的禅毫无关系。思惟,是思慧。

 

通过思惟修、禅那,悟得妙境,明心也好,见性也好,俗话说:“小悟千千万,大悟万万千”,无论到哪一层,能不能够安住得住,持之不失。这需要修行,需要训练,也是更上一层楼的基础。安住,是修慧。

 

而宗密大师说的:“听佛说,生闻慧也。”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大部分众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好像,我们都在一个游戏里,玩儿得不能亦乐乎,上上下下,是是非非,高兴悲伤,觉得无比真实。有一个人告诉我们:“你其实在游戏里,在游戏里有无常和苦,其实它就是个游戏,可以出游戏,不跟它玩儿了,离苦得乐。”而这个人,就是佛陀。如果没有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永远不知道。所以老话传下来:“如来不出世,万古如长夜。”

 

憨山大师对这一段的总结,直接指出,这就是止观的功夫

 

憨山德清:

思惟乃初心止观下手功夫,住持安心之法则。总是开悟之方便也。

 

经文原文: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南怀瑾:

应当正念,这个念头要不著邪见。《圆觉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但是我们现在不是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性的光明受了蒙蔽,等于一面光明的铜镜埋在泥土里,埋久了,把铜镜的光明遮掉了。我们的自性光明被自己的烦恼妄想遮蔽,若将这些沉渣、污染除掉,就恢复了自性光明——净圆觉心,就成佛了。首先,要了解我们就是佛,再修行做功夫,把那些脏东西洗干净,以此正念远离诸幻,一切的知觉、思想、感情、烦恼等等都是梦幻空花,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所有现象、所有境界都是虚幻不实,不要受欺骗就是了。那么,要证得真实之境,应如何修行呢?

 

经文原文: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南怀瑾:

奢摩他是梵音,翻译中文是“止”的意思,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奢摩他行修止的法门是共法。止是把心专一起来。不谈学佛学道,世间上的任何一件事,如学问、事业、技术、武术、艺术,若不专一,也不会有成就。释迦牟尼佛说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中国《四书》中的《大学》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管是出世法或是入世法,没有不修止能成就,修止是共法,没有做到“止”这一步,学佛都是白费工夫。

 

《圆觉经》这一段,佛没有告诉我们应该修哪一个止法,其实,随便哪一个止的法门都可以,“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透长安。”

 

佛告诉我们先要得止,然后起观,如何观呢?又观什么呢?

 

经文原文: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憨山德清:

今普眼渐次思惟之问, 盖因文殊章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且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是乃顿悟顿证,第恐中下根人,不能顿入, 故有此请。

世尊先示修止,为前方便今示入观,正答思惟之问。

先示假观之方,初教观身,次第分析,然后观心。此示渐次之方也。

 

此示观心之方便也。六根为内,四大为外,即所造六尘。以根尘和合,生其中,故云合成。六识攀缘前五尘落谢影子,以缘气聚积,似有假相,乃是妄想影子,假名为心。以众生日用,但认此假影为心耳。今观此心,离尘无体,苟不认假为真,则妄想自消,即妄想消处,不求真而真自复。

 

这部分的概念很多,如果是老参,说起“四大”,“根尘识”都很清楚。可如果是新学,就不太清楚,这些都是什么。

 

为了普利新学和老学,这里还是简单说一下这些基础概念。

 

经文原文:“妄认四大为自身相”这句。

 

四大,地水火风,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四大元素。以人身举例,肌肉骨骼这样有形物质的是“地”;血液汗水是“水”;体温是“火”;呼吸是“风”。以此类推,万物特性皆可归属四大。

 

经文原文:“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句。

 

根尘识,又称十八界,每一组有六个。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每一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举个例子,我们听声音,耳朵就是耳根,声音就是声尘,但是光有个耳朵是不能听的,有人外耳受损照样能听,那么这个能听的是耳识。当根尘识串联的时候,就能听到声音了。其他组,以此类推。

 

而以上因缘和合,我们会妄执一个心相,而实际上它只是个影子罢了。

 

如何破这个死局呢?

 

就是用止观的方法。观,观察,观察“身相”和“心相”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离开了这些组合的元素,本来没有实体。不要认假为真,则这个假就掀不起风浪了。我们平时跟着这份“假心”各种掀风浪啊,什么她说了我闲话了吧,什么他怎么能这么对我呀,这事儿啊那遭遇啊……是是非非,心情高高下下。只要没有观修,我们这一生,基本都是跟着“假心”各种造作,鲜有例外。不认假为真,不跟着它造作,则妄想自消。不求真而真自复。其实也只能不求,“真”是能求来的吗?求不也是执着想要得个什么吗?只要求,就得不了真。只能不求真,而真自复,自然发生。

 

憨山大师的这句:“今此心,离尘无体,苟不认假为真,则妄想自消,即妄想消处,不求真而真自复。”就是在说这个意思。

 

除了憨山大师剖析的“观”力的重要。南老亦指出了“止”力的重要。这份止力,体现在了“恒作是念”这四个字上。

 

南怀瑾:

注意!我们不要忽略了第一句“恒作是念”几个字,并不是说懂得了这个道理,有了这个观念想法之后就可以了事,须有实际的功夫。恒做念的“念”等于念佛的念,念头始终在心头挂着,这叫做“念”恒作是念得止以后,观行的开始。

 

 

二、无明的根子:

我执

 

 

圭峰宗密:

身之与心,总属我执。

《金刚三昧》亦云:令彼众生皆离心我,一切心我本来空寂。

(一)

问: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

答:诸有情等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

(二)

问:谁能造业?谁能受果耶?

答:诸有情等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三)

问:谁趣涅槃?

答:修习无我因缘力故,相续相灭,故名涅槃。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現,愚夫于中妄执为我。

 

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对这一段的注解,直接指出了无明的根子——我执

 

宗密大师为了让大家解了,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代众生问。

 

第一问,要是没有一个我,谁在做读诵、记忆、恩怨这些事呢?

 

答说,是“识”的作用。这里我们解释,什么是识,可以借用一下唯识学对几重识的定义。我们前面讲根尘识的时候,说过第六意识,比如我们思考问题,就是用的思维,用的第六意识。第七识是末那识,“我执”就住在上面,平时我们感到高兴悲伤等情绪,超越了思维,往往是第七识在作用。第八识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万有,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起万法的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第二问,既然没有“我”,谁在造业?谁在受果呢?

 

答说,是心和心所,在因缘下,相续不断,造业受果。

 

那么心和心所是什么?这个概念在经论中,有好几种表达,但都是成组出现,比如“心和心所”,“王和王所”,“我和我所”。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和“我的”。一切的因果相续,前灭后生,轮转不停,都是因为执着有一个“我”,于是,这个我,我的一切: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的孩子,我的金银……都是我执着的对象。

 

第三问,既然没有我,那是谁涅槃呢?

 

这里的回答非常呀!“修习无我因缘力故,相续相灭,故名涅槃。”

 

到底什么叫涅槃?

 

我们一般有一个误会,以为死亡就涅槃。比如“佛涅槃”、“凤凰涅槃重生”等等我们常听的词语,就是以为高级地死了,叫涅槃。错!“相续相灭”,叫涅槃。什么是相续相?是“我”这个相续相灭掉,没了,就叫涅槃。做到这个,活着也叫涅槃,也是成就者,跟死不死毫无关系。而如何达到“相续相灭”,也就是如何达到涅槃呢?是通过修习“无我”达到的。但是又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那个“无我”,比如我们常说:“这个人无我奉献,大公无私”,这样的品行自然值得赞叹,但却不是涅槃成就的“无我”。这里的“无我”成就,是一个实相,证得了实相,而不是一个高尚品质那么简单。

 

如果通过观力,观察“我”并不实有,都是虚妄,而达成突破,就实证了“人我”空

 

好,说完了人空,接下来的经文就要进一步说法空

 

我们之前的文章举过例子,用抹布擦灰尘,就是用“止观”擦“我”及“我所展开的一切尘”。擦掉“我”这个尘之后,抹布也需要扔掉,就是接下来所说的法空。

 

经文原文: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还是能所双亡,第一次第二次重点说过这个部分,《楞严经》经里,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也说过这个部分。

 

 

三、伏藏法要:

遣除障碍,增上进展

 

 

读《圆觉经》,以南怀瑾南老、明代憨山大师和唐代宗密大师的注解为主要学习辅助。但是由于这次的段落在讲“止观”。所以针对“止观”,这次额外给大家补充一位祖师的法要。这位祖师就是藏密的祖师——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被认为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为利益末法时期之众生而受生于人间。

 

那么我们这次补充的《莲师心要建言》又是怎样的一部法要呢?它是一部伏藏法要。

 

什么叫伏藏呢?

 

是由莲花生大士在生前留下并封印,将密法经典伏藏于天地之间、山水之中,交由山神护法看守,并授记将来会诞生108位伏藏师,重新开启伏藏法门,延续殊胜密法,利益一切有情。在后世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由不同伏藏师开启,有的从岩石中取出,有的从湖水中取出,有的从虚空中取出,开显出来。

 

而下文补充的部分就来自伏藏法要《莲师心要建言》的《除障珍宝宝库》这一部的节选。

 

 

《莲师心要建言》·除障珍宝宝库 节选

伊喜·措嘉问:伟大的上师,请鉴知我!瑜伽行者应如何透过遣除道上的障碍,为修道带来增上的进展?

 

上师答复:措嘉,为修道带来增上的进展,有三个要项:要去除会妨碍增上进展的过失,要打好增益修持的基础,并努力修持能让增上现前的方便法门。

 

这里也是以问答的形式,提问者是伊喜·措嘉佛母。

 

 

那么,伊喜·措嘉佛母问的什么问题呢?她问:一个实修者,如何遣除修道上的障碍,给修道带来增上的进展?莲花生大士回答了,要为修道带来增上进展,有三个要项。

 

第一项,过失的根源不外乎就是我执,也就是一种迷妄耽执的心态

 

因此,斩断我执的束缚吧!抛开对敌人和朋友的执着吧!摒弃世间八法吧!放弃对物质的追求!除了佛法,没有别的,真挚地投入修行!就好比幼苗不会长在石头上一样,不除去我执的过失,就不会有增上与提升。因此,你应该放弃一切罪恶的根源——我执。

 

第一项就是“我执”!

 

你看,祖德们说话都是这么一针见血。上面刚说过,华严宗祖师宗密大师就直冲要害的告诉我们,“我执”是问题的根子。在这里,莲师照样一上来就跟我们强调:“过失的根源不外乎就是我执,也就是一种迷妄耽执的心态。”

 

名闻利养,这种粗猛的执求已经不必多说。修行人也容易有我执,比如对清净的执求,比如对法门的自赞毁他,如果再出点功夫,有点知见,甚至出点神通,更易生出一个“大我”,傲慢。如果这种“大我”生成“我说”,是一种逻辑体系,就成了双刃剑。若是好,就如哲学,兼容并包,阶段性地接引他人。若发展偏颇了,就是邪教,自我膨胀,顺我者贪,逆我者嗔。所以修行人,不得不常自我审察,自我觉知

 

第二项是关于打好增益修持的基础。

 

要对你已进入的任何修行道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且努力体现功德特质。若是投身众多修持,却连一种修行法门都没有扎实专修,这样是无法修持成功的。你要了解献身修道以及远离修道的关键要点:要投入你得到体验的那个修道中,并离开其他的修持!全心全意地专注投入,直到你对那个修持建立了确信为止。若不依靠较低阶的修道,是不可能掌握更高阶修道的。借由这样的训练,犹如将健康种子种植在肥沃土壤中一般,你将会得到体证、见到自身的体性,并不断向前进展。简单来说,密集的训练即是功德特质升起的基础。

 

其实第二项,莲师在谈择法。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法,然后一门深入,扎实专修

 

我们修行人,有时候容易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念佛一段时间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听说学密很厉害,去找个上师学学密,学密好几年,都是做前行和加行,四皈依十万遍就念了一两年,磕磕大头,念念咒,几年过去了也没啥改变,那去参个禅吧,参个话头,看一些开悟公案,感觉啥变化也没有,自己也没开悟,信心也淡了。

 

初期也可以多了解,去感受一下哪个自己有感觉。但是想要有所突破,还是要选择一种,生起信心,扎实专修,一门深入。

 

那怎么选呢?莲师说得很清楚:“投入你得到体验的那个修道中,并离开其他的修持!”就是哪个你很有感觉,就是它了!就像我们练武功,关公耍的是大刀,小李飞刀用的是飞刀,没有高低贵贱,都能练成高手。但是关公的高大体型,和他需要上阵杀敌的实际外境来看,他就是更适合大刀,而不是小小的飞刀。所以学人们到底是从哪个门径入,第一是看师缘,第二也是自己实际修持一段,会有感觉是否适合自己。

 

一旦选择好了,就像登山,山南边可以攀登,山北边也可以攀登。不能在山南边登一登,下来,去山西边登,东南西北走一遍,却统统是山脚下转悠,没啥用。要择法,选择了一边,就老老实实走下去,有一天到山顶,会发现,哪条路都能汇聚在这儿。

 

第三项是关于增上进展发生的部分。

 

如果你以方便道在修持某个教法,却没有任何进展,这是因为你执着了此方便道有实体和属性,而使得方便道变得有所偏颇了。如此便要透过般若智来增益修持——了解一切现象都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你在修持有关般若智的教法,却没有什么进展,这是因为你偏执空性而使般若智成了缺失。如此便应专注于因果的心要,并借由方便法门的教法来增益修持。

 

同样的,修“止”却没有进展,是因为不了解本然状态所造成的过失。如此就要透过“观”,也就是对实相的认识来增益修持

 

修“观”却没有进展,是起因于止时间太短所造成的缺失。如此就要透过稳定的正念觉察和“止”来增益修持。

 

同理,要知道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各类上座与下座禅修的状态。

 

这便是能在日常修持中增益修持的关键要点。

 

这段特别精彩!莲师是说给已经择法,并且登山了一段时间的行者的。

 

如何增上进展呢?就是如何登山登得好呢?有时候有瓶颈,路走不通了,怎么办呢?

 

莲师上来就说,当你持任何一个方便法但是没有进展的时候。比如已经踏实念佛念了好几年,没啥突破。以此类推,其他方法也一样。那怎么办呢?莲师说:“这是因为你执着了此方便道有实体和属性,而使得方便道变得有所偏颇了。”大白话就是,这个法,你执得太死、抓得太紧了。我们前面说过,自性是不可能通过任何执求而得到的,哪怕这个执求是求法。这时的办法是啥呢?莲师说:“如此便要透过般若智来增益修持——了解一切现象都是没有自性的。”就是用般若智慧,来把这种偏颇扶正。般若智慧,就是从空性的角度,知道一切都是没有自性的,不要那么死死抓住,哪怕是修法。这也是我们第二次读书会时,说过的圭峰宗密大师的那句话:“如镜受影,非受非拒,故名正受。”还有众多大德反复提到的:“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

 

好,下一段,莲师又说了:“如果你在修持有关般若智的教法,却没有什么进展,这是因为你偏执空性而使般若智成了缺失。”比如修习般若智慧,就开始偏执,什么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那行了,啥也不用管了,既然都是假的可劲儿造作吧!因果也不管了,修行也不修了,没准对经典的概念还挺了解,说出来头头是道,做出来啥也不是。莲师这样说:“如此便应专注于因果的心要,并借由方便法门的教法来增益修持。”还是要注重因果,由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去专修精进。

 

接下来,莲师说到“止观”

 

莲师说:“修‘止’却没有进展,是因为不了解本然状态所造成的过失。如此就要透过‘观’,也就是对实相的认识来增益修持。”

 

修止,比如我们打坐,如果很专一,杂念都不起的程度,有没有功夫?有,很好。能不能成就?不能。因为跟这个没关系。这个时候,“止”力很棒,要加入“观”力,更进一步。观什么,根据各自不同法门不同阶段做功课就好。我们《圆觉经》这里,可以观“四大”和“六尘缘影”的虚妄,可以观“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在毗卢禅法里,我们就好好观老师所教“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如果是已经见性的行者,就按照老师《生命是相探究》里的修法,一路修持下去。

 

莲师说:“修‘观’却没有进展,是起因于止时间太短所造成的缺失。如此就要透过稳定的正念觉察和‘止’来增益修持。”比如我们没啥事儿的时候,用观力“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眼前的茶杯不真实,喝茶的我也不真实。观察得挺好吧,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吗?做不到。一会儿辅导孩子功课,又急眼了,常有吧,这时候是“止”力不够,没有生起心相续,就要增加“止”力的训练。

 

最后莲师总结了:“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各类上座与下座禅修的状态。这便是能在日常修持中增益修持的关键要点。”修行不分打坐时和下座时,日常生活是真修行处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1. 慈舟行者2024-04-10

    赞!!

    X

    修改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