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读《圆觉经》分享|2.普贤菩萨章

2024-04-10 硕宝 阅读:263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继上一章,我们继续读普贤菩萨章,学习三位祖德对《圆觉经》的注解。学习依据分别为当代南怀瑾老师的《圆觉经略说》,明代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唐代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的《圆觉经大疏》。

 

回顾宗密大师对上一章文殊菩萨所提问,是这样评价的,“虽下文节节自有别问,然此一段之问是诸问根本。”

 

对于《圆觉经》第一章的文殊菩萨问,宗密大师认为是诸问根本。那么对于第二章的普贤菩萨问,祖德又是如何定位的呢?

 

 

一、理路+行路,

缺一不可

 

 

宗密大师对普贤菩萨的这一段,是这样定位的。

 

圭峰宗密:

 

普贤是行中之体,故标居首,为下所依,总别观门,不离此故。二圣表法,已具前文。

 

宗密大师认为,普贤菩萨作为“行中之体”,也就是行持这方面的本体,是总持其他一切行的,别的行持都是依此而立。所以叫“总别观门”,总的行门和分的行门,都摄持在这里面了。

 

大家如果跟随我们读书会的脚步,在一起学习《圆觉经》的话,学文殊菩萨章时,憨山大师一再强调:“一知即了宗密大师也说:“唯一知字”。既然知道了,认了,就了了,既不假修行,也不做方便。怎么这第二章,马上就提修行的事儿呢?

 

大家看,佛菩萨在表法时,很讲究。比如大家最熟悉名字的经典《金刚经》,是在什么契机下讲的呢?是须菩提问,世尊才讲。须菩提什么特点呢?解空第一。须菩提母亲怀孕时甚至家具都突然没了,可见须菩提宿世修空有多久。可是依然不是真空,不然何必着家具没了这个相,着相即非真空。在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问下,世尊为这个世间开显真空法——《金刚经》。

 

同样,《圆觉经》第一章时,谁发的问?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啥情况?七佛之师,智慧第一。以智慧第一之菩萨,来请问智慧之法,也就是文殊菩萨章的全部内容。这一部分,在彰显佛法的理路

 

而第二章,普贤菩萨提问世尊回答。普贤菩萨是什么情况呢?是行愿第一。以行持第一的菩萨来请问行持之法,这是在彰显佛法的行路

 

在读书会时,也跟大家分享了。达摩祖师的二路四行禅法,以后若是机缘成熟,也会带大家读一读。二路总摄四行,所以只说纲领的二路。那么达摩祖师的“二路”是什么呢?就是理路和行路

 

千经万典,不离理行二路。缺任何一路,都是个瘸子。但是我们从《圆觉经》的经文排列也可以佐证,从达摩祖师的文字般若也可以佐证。这二路中,又是理路先行。理路站稳了,立住了。同时要踏踏实实地修持行路。这也是我们修行人常说的:“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大德注解:

 

南怀瑾在《圆觉经略说》中:

 

永明延寿禅师,禅净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他规定自己一天要念一万声佛,每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兢兢业业做佛事。

 

“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

 

在这里,南老举了一个人的例子,这个人是唐代的永明延寿禅师。这位大德被后世弟子尊奉为净土宗第六祖,开创的禅净双修,使净土宗普及于民间,著《万善同归集》、《四料简》。南老的这段引用,就出自大名鼎鼎的《四料简》。已经见性的祖德,都要如此勤勉的修持。但是是抱着什么心修持的呢?是镜花水月的道场和修持。你说妙不妙。祖德都是如此,我等怎敢不踏踏实实地修呢?

 

圭峰宗密《圆觉经大疏》:

 

信解圆觉即是当根,虽达天真,未明缘起,大士悲愍,接下垂方,反覆征问:用心解行如何契合?

 

“不了如幻境界”者,未达缘起事相也。从来不达事,妄想不解脱;今还不了知,如何得解脱?溺斯意者近代尤多,但恃真如,不观力用!

 

华严宗的五代祖师,各个都是公认的大菩萨再来,没有一位是等闲之辈。作为五祖的圭峰宗密大师,都在批判“只重理路,不重行路”的过失。后来的禅宗,在那些大德辈出的时代过去后,慢慢很多行人不重修行,落入狂禅。更何况现在的很多行人,也有这个问题。这都是祖德在批判及心痛的地方。

 

宗密大师说“虽达天真,未明缘起”,“但恃真如,不观力用!”,这里的“天真”、“真如”就是讲的见知“自性”、“真如本性”。即使是见性了,如果不观力用,是无法真真正正跟生命结合的。这也是宗密大师所说的“解”和“行”要契合。

 

生死轮转这个“瀑流”之中,轮转的力量之大、习气之重。不用道力与生命的这股力量去抗衡,怎么可能真真正正的扭转呢?天台山上立了一块石头,上写着:“行到此处水倒流”。就是在说这生命的瀑流,该去面对及扭转了。

 

当年禅宗二祖神光大师在拜入达摩祖师门下之前,已经是讲经法师,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可是生死时依然有黑白无常来拿,神光大师才明白自己不着道力,生死问题并没有解决,以之前讲经的功德跟神明商量暂缓些时日。于是立于雪中,断一臂,以此诚心向达摩祖师求法。那是何等的恳切?而如今我们,既没有神光大师当年能感得天人散花的能力,也没有断臂求法的恳切,怎敢不脚踏实地。

 

所以,即使理路已明,依然不可荒废行路。

 

 

二、普贤菩萨三问,

释迦牟尼佛三答

 

 

实际上,所有的菩萨问问题,都是代众生而问,表法而已。普贤菩萨发的什么问?释迦牟尼佛又是怎么答的呢?

 

经文原文: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这一段经文是普贤菩萨的三问。由于篇幅问题,经文原文本来也不长,大家自行去看,就不在此罗列。我们借着憨山大师的讲解。把三问三答,直接展示出来。

 

憨山德清:

 

若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然空华即幻妄也,若纵有众生,能知身心如幻者,若所知是幻,则此能知之身心,亦是幻矣。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耶,此一疑也

若所知之幻既灭,则能知之幻亦灭矣。如此能所皆灭, 则无有心矣,又谁为修行之人耶。云何复说修行如幻,此二疑也

若诸众生本不假修行,如此则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是则令妄想心云何解脱耶,此三疑也

因此请问如来,愿说修行之方便,当令众生永离诸幻也。

 

故向下世尊答以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不妨以幻修幻为一答

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不入断灭为二答

知幻即离,亦无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为三答

然通释成前章顿悟顿修之意。

 

第一问:

前一章已经说了,知道这一切都是空花,都是虚妄,都是幻化,不用修证。这儿咋又说需要修证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世尊的回答也很直接:不妨以幻修幻。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不同的经典倾向不同,就像描述一个杯子,有的倾向描述杯子的大小形状,有的偏向描述这个杯子的颜色图案。其实都是在说这个杯子。那这里,这个杯子就是指代自性、真如实相。

 

比如还说大家最广泛知道的《金刚经》,以及所有般若类的经典,都是偏向描写理路的。一超直入如来地。但是要知道,当年达摩祖师往下传法,是搭配着四卷《楞伽经》一起传的。还是那句话,理行二路,不可偏颇。知是空花,照样要以幻修幻。这个道理,世尊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

 

第二问:

既然是幻,谁在修行呀?

世尊答的是:“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不入断灭”。

 

虽然用的是“觉心”这个词,上一次文章中我们也说过这个问题。什么字词语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当下,究竟想表达什么,而不是着在文字相上。因为如果着在文字相上,不同的经典在不同的段落,可能用不同的文字表达相同的东西。另一面,相同的字词,又可能在表达不同的东西。这里的细微之处,唯有实证才能体会。如果用世间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式,用比对字词去理解,一定会落入迷宫。

 

世尊在答啥呢?世尊在说那个真如实相,是如如不动的。不可入断灭。

 

这里引入了一个概念,断灭。要是展开给大家说又是好多文字。此处就不想再展开了。只跟大家简单说,佛学里两个成对出现的概念——“常见”和“断见”。“常见”,即认为一切都是永恒,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相反的,“断见”,认为人死就一了百了,断灭,这种知见也是不对的。这里在批判“断见”。

 

可见,“谁在修行”,这里有大学问。在禅宗参话头里,有句知名的话头,参:“念佛是谁?”到此打住,不再展开,话头本来就是让大家起疑情,各自品吧。

 

第三问:

那到底咋修呀?

世尊答:“知幻即离,亦无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后面有篇幅专门说这个,此处先不展开。

 

 

三、“如幻三昧”,

以楔出楔

 

 

既然让以幻修幻,接下来,世尊开显“如幻三昧”。

 

经文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南怀瑾:

 

钻木取火,以楔出楔。

 

所有一切的修法,包括观想、气功、念佛、念咒、梦幻观等等八万四千法门,这些都是以幻修幻,都是幻法。

 

不入断灭。不断不常,非断非常,因为非断非常,所以不生不灭,生而不生。

 

钻木取火这个比喻是世尊在经文原文中举出的。对于这个部分,南老的这个比喻,十分有说明性,就是“以楔出楔”。

 

古代那种榫卯结构的建筑中,用来当钉子功能的这种物品,叫楔子。要出一个楔子,需要用另一个楔子打进去给顶出来。这叫“以楔出楔”。

 

南老继续说,实际上我们修行中做的所有事,都是幻法,无论是念佛啊、打坐啊、持咒啊,通通都算。都是以幻修幻。但这此楔,出的是什么彼楔呢?就是我们上一节文章中的“背尘合觉”那个部分。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去看上一节的文章——文殊菩萨章。我会把链接放在文下。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么上一次的文章中,还有很大篇幅,说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能所双亡。在这里,世尊又把能所双亡的部分捻得更细了。让我们来看看古德们的注解。

 

圭峰宗密:

 

则前疑云:幻幻何修?今答意云:不妨以幻除幻。前疑幻尽断灭,今答意云:能所双亡,即契圆觉

 

辗转有其四重:

一离诸幻境;二离离幻之心,言如幻者,拣非幻心;三遣离幻之离;四遣离离之离。

亦可一离妄,二离觉,三遣离,四遣遣

 

能所双亡,即契圆觉。上一次文章中,憨山大师为我们拆解了能所双亡。到了这里,宗密大师为我们说了能所双亡的四重

 

第一重,离妄。

也就是我们上一节说到的背尘合觉,用“觉”,也就是用“能”,来离开最粗猛的幻妄,离开滚滚红尘,离开纷繁空花。

 

第二重,离觉

之前用“觉”,离的妄。也可以说是用“能”离的“所”。到这一步,就要离这个“觉”,因为这个“觉”也是妄,也是幻。可是在前一步的时候,还非要用一下这个“觉”做方便不可,此时却要放下。真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第三重,遣离。

“遣”者,离也。就是离,换一个字,好方便理解罢了。上一重,还有离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本身也是妄。到这里这个动作也放下。

 

第四重,遣遣。

上一重还有放下动作的这个放下。到这里连放下也放下。

 

离无所离,和光同尘。

 

 

四、微妙力道:

非受非拒,故名正受

 

 

到此处,世尊开显了“如幻三昧”。对于修“如幻三昧”的关窍,华严五祖宗密大师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话。

 

圭峰宗密:

 

“如幻三昧”者,由达身心如幻,则冥本觉真如。如镜受影,非受非拒,故名正受。

 

你看,对于修行这个事儿,宗密大师用了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就像照镜子,镜子既没有拒绝,也没有把物品真的吸纳到自己肚子里,镜子只是把影子呈现了而已。这样既没纳受也没拒绝的受,才是正受

 

看到这儿,大家细品,正是妙处。不用劲儿不对,跟着空花流转了嘛。用劲儿也不对,把幻法捏得太实在了,就是偏邪。

 

而为什么明明是幻,还要着力修习。不是着力即差吗?

 

宗密大师又有一段,说透了这个事。

 

圭峰宗密:

 

净缘起者,论云:以有真如法故,熏习无明,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厌求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力故,无明即灭,无明灭故,心无有起,境界随灭,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多次出现“熏习”这个词。就是要着力去反复熏习,力又不能执过了,又要非受非拒地正受。这个力道,宗密大师,正着说又反着说。这个力道,正是实修实证时的难点和功夫所在。

 

 

五、修行方法: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到此处,终于说到普贤菩萨章的高潮,就是这个实实在在,统摄诸法的实修方法了。

 

经文原文: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憨山大师特别逗,常喜欢自问自答。对于这一段,憨山大师说:“前面说有渐次,这会儿又说没渐次。佛说的话自相违背呀?”

 

憨山德清:

 

问曰:上答以幻修幻。遣之又遣, 皆是方便渐次之意。今结示云,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岂佛自语相违耶

 

答曰: 此义幽玄,诚难体会。

上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虽云重重遣拂者, 所遣拂者,总是一幻,谓此妙觉心中,凡有起心动念丝毫,见处未忘,通皆是幻。若知到底是幻则一切诸幻自离,但知而已。又何别作方便。若但存执著之心,即是知见未忘。便名微细法执了达一切皆幻,则当下消亡,全体自现。故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正如香象渡河,一踏到底。所谓不作方便,亦无渐次也。

 

憨山大师自己答说:“这里的意思就深了去了,实在是不容易体会呀。”

 

若知道都是幻,自然就离。难道你知道是假的了,还当真似的在里面瞎搅合,那不是傻子嘛!所以一知即了,直接离。如果还有任何的不离,都是微细的法执。知道一切是幻,当下就消亡。就像大象渡河,不是小狗过河,慢慢游着过去。大象是踩到底,截流而过。

 

哎呀,憨山大师呀,永远是那样痛快!

 

第一章说理路的时候,憨山大师也是“一知即了”知道了,你还不认?是不敢吗?修行人要有这个气魄!认了就了!当仁不让。古德常跟我们说:“修行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没有这个气魄,那就慢慢来,多少大劫也是它。有这个气魄,当下就认,当下就了。

 

到了第二章说行路的时候,憨山大师还是这句“一知即了”!这次是讲修持了,知道了还不通通放下,放就放到底,放得干干净净。这才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