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2024-10-27 武骊 阅读:615 评论:1 Loading加入收藏

       这两天参加禅会,因为读【都是你的问题】这篇文章并目睹了WH师兄在老师的棒喝中,从委屈地哭到开心地笑,我真心觉得只有真修行的人才能做到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对自己习性下手,在每一次痛苦中成长。而凡夫总是指责别人,自己从不反省。老师说:功劳都是党和人民的,问题都是自己。这才是修行人对自己的要求,我也要时刻反思自己。

 
      因为最近写修行报告,这两天有点进步,我终于看清了我那个强大的“七识” 和我那弱弱、时隐时现的“八识”。我的前半生的重心一直都在“七”上,我靠着它,顽强地度过和患抑郁症的妈妈相依为命的童年(爸爸去五七干校一年只能探亲一次);我靠着它,1992年24岁的我成为当时工商局注册的最年轻的法定代表人;靠着它,周游世界…….在我有记忆开始,一直有一个弱弱的“我”存在,每当重大事情发生,它都会给我发出弱弱的信息,虽然弱,但一定会被我不经意间接收到,就像一个永不消逝、永不改变的电波。虽然微弱,但发出的指令永远都是那么“智慧”和“正确”,我听从它信息做的事,都是对的,但是那个强势的有血有肉的“我”,有时候会故意不听,还总要倔强“试错”我当时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它这次是不是又对了,我不听它,是不是又错了。多么愚蠢的“我”。
       今天给那个“弱弱的我”贴个标签,那个就是“八识”的我。是“自性”化现的“自心”的第一重显,它依空而起,因为离三界远,所以我接受到的信号非常微弱,它自然的起,几乎还没有“我”。它平静、安详、睿智。它就是自然地呈现|、显现,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它让我的心沉在下面。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修行人和别人发生冲突或试着说服别人的时候,我们会用修行的一些专业术语指责别人,比如:你的“我执”也太强了!此刻,我们恰恰没有看见说别人时,自己的那个“我执”同样强大甚至比对方的“我执”更加强大。我把这个过程放成慢镜头回放复盘,说别人我执的时候的那个“我”是可以在“我”还很淡,还没有完全起来的时候,就用这个“我”去看懂对方的心并且用它去应,就可以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危机。但是,当我们出了那个状态,那个“七”出来以后,这个“我”越发变大,本来一句对不起或没关系就可化解过去的矛盾,因为“我”膨胀,起得越来越高,完全被带走,层层加戏,让冲突升级。很多人间的误会和难以弥补的伤害、遗憾,都是因为小事这样造成的。
      我突然举这个例子是我发现这两天自己应事,是可以知道用哪个“我”了,我可以用那个弱弱的、时隐时现的那个“我”去代替原来前面那个起得很高,用惯了的那个强势的、带着习性的“我”应事。而且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了再次印证我这两天的认知,我甚至冒着和朋友断交的风险用过去习惯的方法去印证,结果在我的意料中,当“强我”应事,就知道对方一定会反应激烈,一刺激就对抗,我甚至看见那个起爆点。而我现在有能力提前知道对方的反应,并且在对方的“我执”里,清清楚楚看见了自己的问题和“我执”,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有能力知道对方是你的一面镜子,你看见的是自己的问题,你要做的是放下“我”,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比要求别人改变容易,其实就是一个转念,就是海阔天空。你连自己的习性都改变不了,凭什么妄图改变别人?要”避重就轻”,要用那个“弱我”或者叫用那个要起来还没起来的那个“我”的状态去应事。这个时候可能离凡夫远点而离佛近点。以后我做这样“避重就轻”的操作,尝试用“八”,这样很多事就可以自己做主,因为结果已经知道了。
       我们所有的痛苦和快乐都因为有“我”。当我本是无一物的时候,何处惹烦恼?其实无和空的力量是最大的,当一个人真无我的时候,是不可战胜的。我们有时候想要证明自己“伟大”、“不可或缺”的时候,其实正是我们最渺小时候的表现。有一天,你不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唯恐被别人认出来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足够强大了。老师说:他是FPS送给这个世界的礼物。他告诉我们是因为我们肉眼凡胎看不出。我们自己应该认清自己,我们此生是来学习的,我们顶多是FPS手指尖上的尘土,我们有何德何能遇见老师和正法!修行苦吗?这是何等殊胜的待遇和选择!!
      无形决定有形,一切无形无相的东西无不蕴含超级的能量。因为大道无形,长养万物。“道”,就是力的来源,万物是自性的显化。没有“小我”,就没有“软肋”,才是本自具足,而本自具足,自然能生万法。
 
    由凡入圣必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感恩老师对我的信任!这是我今生获得的最高奖赏!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1. 青山不改2024-11-07

    В переписке у психолога. Анонимный чат с психологом телеграм. Психолог в телеграм.

    X

    修改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