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的禅修会上,老师表达说,“禅修,本质上是‘识’的能力的训练”。总结来看,“识”的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 带动“流质”,并活在“流质”里面的能力。尤其是借助吐气、持咒、本尊相应等方便,带动更内在“流质“贯通的能力”;(”在状态”)
2) 认识和选择的能力。基于对层次和主客的认识,从而能够在带动“流质”的过程中,作用区域始终与更内在的“源“或”本“发生关系的能力;(“有所觉”)
3) 在与“源”或“本”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源”或“本”来主导、置换和化开的能力。(“深入行”)
以上三个层面能力的训练,含摄了古往今来实修内证的所有方便。“显”的方法一般是由(1)–(2)–(3)的逐层能力训练;“密”的方法则由于内在“光源”的植入,实现了对(3)(2)(1)的融摄。
总结得太精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