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025-03-19 海阔天空 阅读:357 评论:2 Loading加入收藏
    虽然至今和孔见老师素未谋面,但在《如何安心如何空》的第一、二版序里见过他的文章《直入千山万山去》。喜欢他的博学和直陈的风格。这不,哪怕远隔千里,隔着屏幕听着他的网课,我也有种豁然开朗、春风拂面的感觉。
 
    孔见老师三天的线上课体量非常大,其中《中华文化法脉源流》道明了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本质的不同。由此可见,由喜占卜、喜祭祀、崇尚至高无上的“神”的少昊文化(法治)发展至敬鬼神而远之,主张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珍惜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使命并把她开显出来的太昊文化(德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历史证明,由文化法脉更替引发的商周朝代更替引领着人类朝光明的大道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吕氏春秋》之 《仲春纪 · 贵生》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孔见老师说:“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当一个人能穷尽生命的可能性,把人做透、做到止于至善,实现人天之间的本源贯通,这是每一个拥有生命的人义不容辞的义务与使命。”
 
    孔见老师还讲到由天道演驿至人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个体生命独善其身的内修范畴;“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兼济天下的外治范畴。我在想:我们何其有幸,有毗卢禅这么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来格自己这个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即使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管理的决策,但依此方式来修持,也可以完成一个人对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进入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精英管理者,若能禀持孔孟提出的仁学思想,主张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暴力暴政服人的“王道”思想,是否比儒表法里的管理更能贴合人心,更无为而治?
 
    听孔见老师三堂网课最大的感叹就是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他不仅在课堂上提供知识的源泉,他的讲解也能让人更加明白、通达与深邃……让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在第三讲《中华文化人格的演进》中,孔见老师提到了苏东坡以及苏东坡时代的人物。他说:“北宋之所以成为中华古典文明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在这个王朝,儒家仁政王道思想成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文化的三大主脉(儒道释)实现了融会贯通。大量的读书人通过科举,穿越社会阶层壁垒,获得了进入权力体系的机会,与皇家共治天下,使得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繁盛的人文性。这是古代中国人活得最有尊严与品位的时代,也是周朝衰亡之后政治最清明与承平的时期,制度文明与生活文明最高的时代,也是继周朝以后第二个继往圣绝学的时代。”
 
    听完讲课,我慢慢地回溯东坡先生的一生……想起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也想起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还想起他“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享受当下;更想起他“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价值观……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跨度,用生命品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才会有如此的淡定从容、海阔天空。
 
    感恩长江文化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1. yhy2025-03-20

    已阅。

    赞!


    20250320

    X

    修改评论

  2. 海阔天空2025-03-24

    感恩老师教导。

    X

    修改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