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9年左右,通过家里人开始接触到自主健康和毗卢禅体系,但真正开始认真练习是在2023年8月加入SY小组之后。这一年多来,虽然小组活动不算频繁,两个月一次,但每次参加小组学习都很有收获。一方面是能从其他同修的交流中,体会到不同个体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同感受和变化;另一方面,通过高阶师兄的讲解和指导,对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自己操作的信心也不断增强。
根据师兄们的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逐渐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日常操作规律,主要是:随时随地有空就吐气;晨起一坐,打坐持咒,时间可长可短,重在坚持(但实际上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坚持得并不好);外圆功有空就做,没条件就不做,不勉强不纠结。
一年多下来,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吐气效果最明显。接触到自主健康的理念后,我就在家人的影响下,断断续续地开始练吐气。一开始的感觉并不好,总是集中在肚脐一个点发力,带不起全身。得益于行一师兄在公众号上的多篇文章,讲吐气法的练习方法和好处,再加上吐气这件事对时间、地点和装备等都没有什么要求,随时随地可以练习,就坚持了下来。从能吐几秒到十几秒、二十几秒、三十几秒,忽然有一天,全身都通了。现在自己一吐气,就能感受到全身气血运行,四肢末端和头顶都有微麻感。
这个过程中,公众号上一个师兄讲他自己练吐气的方法对我很有指导意义。一是把自己想像成一瘫泥,这样可以让身体彻底放松;二是像抽真空袋一样往外吐气至尽。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我的情况,我就是用了这个方法后,很快实现了通过吐气,迅速调动起身体的能量,整个人都很通透的感觉。
吐气带给我的变化,首先是身体上的。一是对外界的风寒变得很敏感,身体更喜欢穿得暖暖的感觉。现在穿秋裤棉衣的时间都比以前提前了半个月左右。冬天站在公园的湖水边,额头会感受到凉意;夏天进空调房,先要穿个长袖。但同时,抵御风寒的能力也提高了,感冒了用吐气法,会很快让自己热起来,出点汗、打碰嚏、流鼻涕后就没事了。二是对自己身体本身变得很敏感。吐气时,随着能量的运行,会明显感受到某些部位的不适,比如背部的酸痛、颈椎的僵硬等。这时我会有意识地把能量引向这些部位,然后感受这些部位的酸楚在能量的冲击下一点点衰弱,直至消失,身体也会随之渐渐舒展。三是解决了便秘的问题。我以前常有便秘,也试过喝通便的茶、多吃高纤维的食物等,收效甚微。但这一年多吐气下来,现在已经不会便秘了,整个人轻快了很多。我记得有个中医说过,人的肠胃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胃满肠空,肠满胃空,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我也向身边有便秘之烦的女同事推荐过吐气法,但是她们大多浅尝辄止,不能坚持,所以无法体会到吐气法的作用。可见,吐气法说起来很简单很普通,但要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享受到它的好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刚开始练习时,很枯燥,又不能立竿见影,一般人很容易放弃。而一旦感受到了它的好处,则会对它产生热爱,稍有空闲就想吐气,感受气血的运行,感受能量在身体内的流动,是件非常享受的事。
除了身体上的变化,还有一个奇妙的情况。当我闭眼放松平躺在床上时,能感受到周边空气中很明显的振动,自己的肉体有一种消融感。随着身体通透感的增强,这种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也愈发明显。另外,在练习吐气一年半左右时,也就是最近两三个月,新增加的身体反应是:吐气时口内会生津,润润的,很舒服。
2.打坐持咒渐有感。对于打坐持咒,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之前会下意识地与宗教信仰联系起来,多少感觉有点神秘,怀有敬畏之心。看了老师的书,读了公众号上的文章,再加上参加小组学习后,渐渐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这是自我修行的一个方便,必须通过体证来领会。所以,对于我这样的初入门者而言,重要是的尽早操作起来,在操作中用心去感受变化。
刚开始打坐时,我是单盘、持净土、三遍心经再加收功动作,时间有时长有时短,多少有点机械。心静时有空灵感,事多时,会控制不住地想各种各样的事,心不能静。单盘练了一个月左右时,在小组活动交流环节,SY建议我可以试试双盘,说双盘的作用远远大于单盘,而我的身体条件应该没问题。之后我就开始双盘,虽然有点吃力,但确实如她所言,是可以双盘的。两三周后,双盘就很容易了。期间曾出现过右腿的膝盖痛,我坚信可以消失,依然坚持双盘,大概一周后痛感消失了。身体陆续有四个地方出现过像蚊叮似的红疙瘩,第一个是右耳下方,第二个是左腿根处,第三个是左手背处,第四个是右小腿肚上。都没管,三四天后自愈。第二个比较大而硬,后来自己破了,流了点水和血,慢慢自己长好后,再无硬感。这些情况,我感觉应该与打坐有关。
我在持咒时会配合吐气,持的是净土和准提,都是跟着老师的录音学会的。状态好时,持咒过程中会有波浪层层、云朵卷卷、身体虚无的感觉;状态不好时,脑子里杂念比较多。印象中,有一次状态特别好,上班路上有明显的眼明心亮、天地广阔感,自己走起路来身体很轻盈。收功的整套动作,我感觉设计非常合理,能够锻炼到身体的各个关节,所以每次都认真做,做完很舒服很放松。
至于老师讲的“在状态、有所觉”、“用心”、“发愿”、“法界的力量”等等,我还没有明显的体证,但牢牢记住了老师当时指导我的,先老老实实操作起来。相信会有一天,在操作中“概念”会渐渐“脱落”,慢慢与法界“搭”上,于己,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3.内心深处有所动。这一点,是对照老师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中关于“破六识”的讲解而言的。在对吐气有了丰富的感受后,我对能量的升起、运行、扩展,内在的“振动”都有明显的感觉,但是能量是否进入大脑并渗入意识点将其化解了,却并不知。用心感受、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与大自然亲切地交流,是我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我从小就比较敏感,上学时偏文科,青少年时喜欢文学,也写过不少小说、散文,理性的思维本就不发达。所以操作以来,心层面的一些感受,我始终分不清是自己的本性,还是操作的效果。但不管怎么样,有一点自己很清楚,那就是:自己的修行才刚刚开始,也许还没真正上路。能做的,依然是:什么都不想,老老实实操作,认认真真体证,就如同SY小组的名字“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赞
杨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