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一次远超预期的国学精神盛宴——向孔见老师学国学

2025-04-08 泽茂 阅读:240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长江文化讲习堂组织大家去海南游学四天,并和孔见老师学习了三天,每次学习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和洗礼,短短三次大课,孔见老师把中华文脉的五千年讲完了,让我内心有种纲举目张、如沐春风的感觉,更加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感受到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持续流淌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数千年文化积淀。
一、对物性、人性、神性的思考
  孔见老师讲到文化才是社会发展最底层的思考,看待周围人与社会,大体是分为三类,即物性、人性、神性。当下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其实我们看到太多芸芸众生都是被“物质所累”,物质无止境,追求物质也无止境,以获得更多物质来标榜自己的人生成就,房子或车子或私人飞机,终其究竟,就是在地球上比拼所占的物理空间而已,甚至很多权利也是如此,社会就越来越卷。当你眼中只有物质,你就无法超越物质,多少企业家临终最放心不下的是财富,所以希望财富能不断传承;有多少农民工或者外卖员或者很普通的岗位,都是牛马,人生苦短,当了一世牛马,就结束了;人生不仅仅是物质,人生还应该有很多其他活法。
  人性,我们是否把自己当“人”看,是否把周围朋友、同事等等当“人”看。在职场里,我们经常听到“看在钱的份上,你批我或PUA我,我不和你计较”;很多时候在权利和金钱面前,很多人是把高贵的“人性”放下了。开开心心做个人是蛮难的一件事,释放人性或天性是多么不容易,看到家里孩子被圈在学校,课间十五分钟不许出来玩耍,每天不停的刷题,如果学习不好,还要被老师PUA,学校也是讲规则的,哪怕这个规则不符合“人性”,但符合考核指标,就会得到贯彻。娃娃的天性就会被碾压,很多时候职场也是如此吧。做个标准化的人或机器是某种特定环境的竞争力。
神性,我们大多时候已经不去谈“宗教”了,无论佛或道,都是有神存在的,社会总体信仰是无神论;最新科学实验,地下200米发现中微子,其实也许是鬼魂呢。按孔见老师的话来说,直指人心,主张通过人心向道心的转化,贯通人道与天道,将天道当作人道的延伸,对人性的升华提出要求。古典人文主义的终点,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人性的可能性,成就人格的最高爵位,并致力于建立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完满实现的“至德之世”。中医也会谈到,我们是有“心神”,心乃君主之官。如何用好我们的心,更具有心力,更大的心场,人生无论走什么道路,都会走的更好。
二、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坐标体系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到底是什么?或者我们常说的国学到底是什么?如果简单说,那就是儒释道,而随着每个人认知不同,更多的人身上带有儒家思想,也有的人是佛家思想,有的是道家思想,经常彼此不认同,非佛即道,非此即彼。孔见老师建立了一个人文坐标体系,横轴讲的是人爵(人世间获得最高爵位),纵轴讲的是天爵(生命视角看获得天道之最高爵位);将儒家放在45度角位置,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最核心的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大致在75度角位置,内圣为主,外王为辅;佛家大致90度角位置,明心见性获得解脱;法家大致0度角位置,成就一番霸业。
  这张坐标图,最难得的是能够把中华文脉五千年的流派或主流意思形态或人生道路选择放在了图表里,并且彼此可以对话可以兼容,这是非常难得的。不在是非此即彼,而是包容万物。
  社会或国家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选择,如果是印度,那就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就是其基本意识形态;如果是美国,法家就是其基本意识形态,物质或财富至上,成就霸业,是不特符合当下时任总统;而世界上,只有中国,会存在这么多元且长达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整体上属于儒释道法家都有的国家,不同时期只不过表现多与少的问题。
  人或生命个体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选择,有的人就是选择法家,认为一切靠“法制”,特别看重规则,但却忽略的道德的约束;有的人就选择了儒家(有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家,忽视了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我去过山东或河南很多次,真的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多,河南人常说的“中”,山东人骨子里最在意的“孝道”或“孝文化”等等;有的人选择佛教,如西藏或青海,过去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是靠宗教管理的地方;有的人选择道教,我们去龙虎山、武当山、终南山等地,当地老百姓,谁家还不出个道士等。无论做何种选择,每个中国人的人性深处流淌着的都是中华文化,都是体现出这些文化基因,如果对自己认识的更清晰,更早的做出了选择,人生道路不会太折腾或反复,其实就是在坐标体系里,只要选好了角度,一直走下去,就会是条直线,是笔直大道;人生苦短,很多时候都是在犹豫或徘徊,到底是作何选择,是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等等。
三、如何看待人生中偶遇的孔见老师
  很感恩长江文化讲习堂安排的最后一次大课,三次连讲;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或学习的一位儒释道都如此通透的国学老师——孔见老师,这是能让我的心灵驻留时间很久、很久的国学经典大课;孔见老师还是海南土生土长的作家,我们真的没想到,海南竟然有如此优秀的国学老师,不仅仅是对国学知识的精通,更重要的是国学与社会发展的知行合一,是把国学知识和人生或生命发展结合的知行合一;不仅仅是哲学层面的通透,更重要的是把儒释道精神都融合贯通,都呈现在一个坐标体系;不仅仅是人爵视角的外在追求,更重要的是天爵视角的内在修行,他的人生是多么丰厚且圆满。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