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修行

2025-11-01 zhaoyx 阅读:25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修行就是在人生的历程中逐渐改变、提升自我的一种实践行为。那么,我是什么?“我“就是个体生命在一定阶段所持有的一种生命观、世界观的一种代表。假如我认可了唯物论,那么唯物论就是我的世界观,以此标准说话以及看待生命、看待世界。如果认同了唯心论,也如此。认同了三位一体生命观,那这个就是我认同的人生观,一切以此来认知世界,以此为标准修正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修行。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有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把自己这个“我”的生命观把握正确,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才可得到无限的能力,做好家国天下一切事。当修行到一定程度——比如杨老师说的“明心见性”后,分多种选择,也许“下化”治理天下,也许“上求”继续升华自己、往深处高维走,等等。 在这次禅修会(10月禅修会)上,多位同修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在人生中修行与生活权衡轻重比例关系,主次不是很清晰。杨师一再讲“理事不二”——修行、生活一件事。那是在杨师的状态下说的。对我们这些生活中的修行人来说,如何权衡生活与修行,安排好“理”和“事”时间分配,与我们对修行的认识、目的、意义等等息息相关。对我来说,一个中医学生从气功入手来研究中医,开始,变成以修行为主、中医为用这一观念的确立,以及逐渐由唯物观变成了以心物一元,以至现在认同杨师“三位一体“的生命观,是我的逐渐变化、升华过程。于是,缘于此观念,我这样排序我的生活与工作修行——理与事:目前我以明心见性为第一目标,明心见性是第一重要,见性后再考虑其他,一切事唯此为大,包括名利情一切一切…

 
合一行者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