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报告2025.11
前几天的江门之行,触动了内心更深层的东西。迷茫之际,X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老师说,经历中产生的“不配得”,是对生命实相的背叛。这句话仿佛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看清问题反复的根源,也重新获得前行的力量。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多数钱”。
我从2020年6月开始接触自主健康的学习,2022年11月申请了前行位的学习。这五年来,身心状态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借此机会,我想梳理一下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记录这段成长与转变的过程。
先谈谈我的成长经历。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忙之余,父亲会做些小买卖,或帮邻居干活,很少在家。我排行老二,从小很爱干净,经常主动把家里和屋前屋后收拾得整齐,邻居们来我家总会夸上几句。衣橱里的衣服我也要分类叠放整齐。家里有六口人,他们并不太在意这些,有时我趁他们不在时收拾,反而会被责备。
我喜欢一切美好的人事物。学生时代喜欢记录日常、集邮、收藏明信片、剪报收集名人名言和文章,也喜欢人格心理分析和音乐。记得小时候,一听到收音机里的歌声,我就会情不自禁在客厅自编自舞,但只要有人进来,我就不敢跳了。
四叔是村里第一位大学本科生,他工作后,每次从城里回来都会给我带礼物,比如口琴、作文书,还辅导我做作业,过年时给我压岁钱,这些都让我非常开心。小时候的快乐,很多是四叔带给我的,他是我心中的榜样。高中时,他还特意从外地回来带我去县城报名,现在回想起来,心中满是感激。
其实我内心并不喜欢下地干农活,害怕田里的虫子,也不想将来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每次跟父母去田里,我总不如姐姐弟弟耐受,常常中途就受不了,母亲便让我回家做家务。那时的家务也很繁重,除了洗衣做饭,还要照顾家禽。父亲有时和邻居闲聊会说“女儿没用”,或许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无形中也刺激了我,让我总想证明自己。
看到父母常因农活吵架,我不敢偷懒,做完家务也会主动帮忙干农活,但并不是主力。后来在医院照顾父亲时,聊起过去,他说我没有吃过什么苦,我心里其实挺失落的。我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可能是因为要照顾妹妹,我九岁才上学。内心非常渴望读书,也想像四叔一样考上大学,所以学习很努力,班主任都很喜欢我(前几年回老家遇到一位小学班主任,她说如果我是她女儿,一定会让我上大学)。我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家里墙上贴了许多我的“三好学生”奖状。三年级时,语文老师还让我上台带读拼音。记忆中,小学时的我反应灵敏,有一次语文课上词语造句,我不断举手抢答,几乎包揽了整堂课的提问,连老师都感到惊喜。但有时老师让我参加校外比赛,我就会紧张生病,错失机会。
下午放学后我不敢耽误,立刻回家做家务,晚饭后写作业常到九点多。感觉他们不太支持我读书,母亲常批评我。那时多用煤油灯,他们心疼煤油,所以我写作业时心里总不踏实,担心他们起床催促。
小时候我不太喜欢和同龄人玩游戏,除了干活就是看书,母亲常拿着体育书上的一句话念叨我:“光读书不运动,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但我并没放在心上。
初中时,初一初二成绩不算拔尖,但也属于中上。初三学校分重点班,我以三名之差落选。了解我的同学都为我惋惜,希望父母去和老师说说,但他们觉得女儿读太多书没用,自然不会为我去争取。初三时我还经历了校园霸凌,中考前一个月在家复习,最终成绩不理想,只上了一所普通职业高中,不过仍可参加高考。
父母更希望我出去打工,但我不想。我鼓起勇气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记忆中那是我唯一一次向父母提出请求。我学的是电脑专业,高中时遇到两位好友,班主任也和蔼可亲,对我很好,让我开朗了许多。高二时,学校电脑专业有变,要么转会计或服装设计,要么参加高考毕业。那时我开始感到压力,父亲也外出打工,我不敢再向他们要钱。刚好东莞一家外企来校招聘,我便开始了打工生活。
说实话,那家单位待遇不错,包吃包住,还有图书室、健身房,我几乎没什么花费,工资都寄回家,父母很欣慰。但我内心并不安定,每次打电话都想哭,特别想家,害怕分离,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非常焦虑。我一直想学习,却不知该从哪里开始。
不知不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还没准备好,就有人来提亲,心里其实很抗拒和恐惧,但看到父亲又不敢表达,只能找理由拒绝。后来亲戚介绍了现在的先生,我似乎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希望对方能支持我继续学习。孩子出生后,在他的支持下,我如愿考进广州ZS大学继续学习,但对自己和未来仍很迷茫,只有一个强烈的声音:“一定要争气”。我在学校附近找了份工作,后来一做就是十年。那段时期,我很难静心深入学习,觉得专业帮助不大,似乎只是混了张文凭,多认识几个同学,意义不大。之后便不再有动力返校,踏实工作罢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如何教育他又成了新课题,我开始新一轮的学习。虽然懂了很多道理,但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依然要么压抑自己,要么吼他。公婆一直催生二胎,2012年父亲病逝,那样的局面我哪敢再生,夫妻关系也紧张到极点,那一年仿佛是我的世界末日。
内心充满困惑,像无根之草,痛经、焦虑、抑郁、纠结等心理问题接踵而至,甚至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开始四处寻医问药,尝试中医、西医、身心灵课程、禅拍、艾灸、内观禅修等,却未见好转,反而日益严重。2018年母亲也离开了,我感觉心被完全困住,无法动弹,说话也渐渐不利索。生命能量仿佛触底,我想放弃,但看到年幼的儿子,又不甘心拖累他。心想或许通过看书,能找到自己能做的方法。
2019年3月一次外出,偶然发现一家中医馆,便进去咨询并预约了针灸。治疗快结束时,我问大夫有没有什么书推荐,大夫推荐了杨海鹰老师的《如何安心如何空》。回家后我立刻网购了。当时的状态一点也看不懂,觉得遥不可及,但心里又生起一种向往,跃跃欲试。尤其读到前言和后记,特别感动。
2020年6月,我有幸跟随FZT老师学习吐气法。具体的学习体会已不太记得,只感觉F老师很亲切,跟着她练习时,身体内有流动感。这是我进入自主健康体系学习的开始。2020年8月,看到自主健康工程第二期公益课程,很感兴趣,也想把日子过下去,于是说服先生一起报名。一来希望我们有共同爱好,二来觉得他学习能力强,而我当时一片混沌,担心自己学不会,还可以向他请教。
期间BY老师和F老师来广州做线下公益讲座,我跟了一整天课程。回家的路上,走在人群中,感觉自己很干净,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认识一位中医兼自主健康训练师,预约了她做手法、开膀胱经。回家的地铁上,再次感觉自己很干净,那一刻非常感动。虽然当时不明白原理,但觉得老师在做一件利益人类、利益社会的伟大事业。现在明白了原理,更觉得如果人人都能掌握自主健康的理念与方法,世界将会多么美好,人们会多么幸福!
后来在“心缘心”公众号上读到杨师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话:
“从初步体验了气功练习所带来的真实效果后,我就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一定要将气功健身的原理搞清楚,并将其无条件地分享给那些无权无势、没有资源的普通百姓,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有一个健康的状态。”
我泪流不止,心里笃定:这些年苦苦寻找的,就是它了。
之后,我俩一直浸泡在自主健康工程公益课程中,也有机会参加了泰和屯的经络体验营和自主健康训练师营等课程。这些学习让我建立了科学的三位一体生命观,对天地开始有了敬畏与感恩,也更明白影响健康的因素,对自己越来越清晰。渐渐明白过去的学习和求医经历,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生命观,对自己没有认识与了解,过度依赖医生和治疗。
在老师的帮助下,清除了许多障碍,我从错误的生命轨道上回头,学着向内求。开始每日坚持吐气、外圆功、打坐,肉体越来越柔软轻盈,能体也越来越干净,慢慢学会用心,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逐渐丰富,之前的那些困惑已不再是问题。2024年6月去三甲医院做全面体检,之前诊断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都消失了,伴随十几年的痛经也大大缓解。这让我渐渐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心出了问题。我在这个世间没有回旋余地,学佛成为我人生最后的选择。
生命远比我想象的复杂,很多是经验之外的。不明原理和深深的我执,使我在实修上见地不清,对主体的认识和操作方向不明,摸不到实修实证的门。
2024年,我走进X老师的自主健康训练营。其实早在2022年公益课上,就听过X老师分享的《一条普通人可以走得通的路》,当时就深受触动。这条路普通人能走通,却也是一条不普通的路。有明师引领,如同看到曙光,充满希望。还记得去年刚参加完X老师的公益吐气课后,老师看见并肯定了我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这份清明,给了我莫大鼓励。
第一次大课,老师帮我清除了诸多障碍,让我慢慢简单下来,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清晰了一些。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是照顾好自己的主体,安顿好自己的性命,才可能利益他人。在孔见老师的《穷尽人性的可能》一书中写道:
“人生在世,有一尊生命归属于你,托付于你,它是天地灵气的汇合,万物精华的集萃。首先,珍惜、敬重、爱护并且照料好它,是你义不容辞的天职。这种爱护,不仅仅是满足它的某种需要,将其欲望喂饱,直至厌腻为止,还应该自珍自重,使之活出尊严而高贵的品质,活出开阔的气象与深邃的意涵,使之免于陷入自伤自残自贱的境地。基本的一条底线,就是不可将人的位格纡降于物质之下,并为之所奴役与桎梏;不可将性命的价值看得比物质要轻,使人性被物性所同化与吞噬。其次,则是避免自我辱没与玷污,将玉石当成瓦砾来对待,使生命蒙尘,失去人性的光辉与色泽。这就意味着要修身以道,将这块璞玉如琢如磨,使之变得温润、纯粹与通透,成为君子乃至于圣人,企及止于至善的人伦极致。至于对他者的爱,无非是将自爱的态度回向于别人,乃至各类生命,以期共同成就而已。”
这段文字在见地上深深感化了我。
今年我和先生又一起参加了自主健康训练营。X老师帮我清除了对先生的偏见和认知障碍。下课后,再与先生相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的容颜,陌生的是内心对他的感受完全不同,仿佛刚刚认识他,甚至找不出他有什么缺点。同时,我看到老师对先生的帮助,看到他被点亮时那活泼泼的生命状态,为之喝彩、赞叹!生命的跃动如此动人,老师对生命的托举、敬重与确认,深深烙印在我心里,让我认识到生命的精彩与庄重,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自父母离开后,每年过年我最不愿回去。今年8月,在X老师的帮助和引领下,我认祖归宗,不断被确认,我不再是精神的流浪儿。
先生的爸爸几十年前就希望两个儿子能开车带他去旅游。今年国庆,先生终于有心完成父亲的心愿,我也决定支持他。与公公婆婆相处,我仍有挑战,但今年逐渐看清自己应对模式的变化。未接触自主健康前,我讨好、压抑自己而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是“好人”。今年过年回家,我尊重内心,做自己,边界感逐渐建立。公公直言我变得冷漠,没有以前热情。这次国庆带他们出游,我做自己擅长的,首先保障他们的身心安全,吃好玩好、开心。真实地做自己,状态不好时直说,自己去练外圆功或打坐、休息一下,同时也尽量照顾他们的感受。他们年近八十,在车上我会提醒先生开慢点,尽量不换道、不急刹车。住酒店和用餐时,先听他们的想法,选能量场舒服的房间,并为他们点上香薰。以前我可能以儿子为重,忽略他们的感受。
与儿子的关系也明显改善,彼此边界感逐渐清晰。慢慢觉察到对孩子无形的控制与担心在一点点剥离,当我内心越柔软,他越独立、有力量。有一次外出用餐,他点了一份不合口味的甜品,有些后悔没点另一种。我安慰他:“就当是一次体验,积累经验。另一种你没尝过,不见得就一定喜欢。”他一下子释然了,想尽办法加了些配料把甜品吃完,满心欢喜。
课堂上,老师并没有教我怎么夫妻相处、亲子教育、孝敬老人或爱自己。老师只是帮我清除认知障碍,剥离重重滤镜,我的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一种内明——在每一个当下,自然的呈现。
深深地感恩杨师!感恩X老师!感恩所有帮助引领我的老师!感恩各位同修的陪伴!
以上是我当下状态的表达,请老师和同修们批评指正!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