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一种亲切犹然而生。
因为创立公司的事情杨师来到深圳,事余大家争相学习,各有收获,下面汇报自己这几天的一些体会: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话最早从是南师的书本中看到的,当时有一种开阔—感觉思维被打开了一些。近来从事相上开始有了些感觉:每个人由于其“能量”(功夫、见地)层次、强度的不同,表现在事相上各自就处于不同的社会层面(阶层),也自然感得与自身“能量”(功夫、见地)层次相同(相近)的人与事—所谓“同气相应”吧—自身“能量”与所感人事如此互为因果,相互加持,以至于习气越来越坚固(循环)而难以超越了。
因此在我们惯性的循环之中,若能出现新的、高能的“元素”,就有打破惯性、超越提升的可能,这就是善知识的功德,这就是“师、法、友”的功德—在明师的牵引之下,在善法的修持之中,同修们在平台(共修)中彼此磨合、切磋—“有所短”的得以突破提升;“有所长”的得以积功累德,彼此相互成全。这大约就是杨师所谓彼此虽然各有不足,大家互相帮衬,形成整体则终有所成的意思吧。
自己以往不大注重世间法的学习,现在体会人生就是学习,那个学习的“心”与学习的“方法”是共同的,哪有什么彼此之分?只是自己的分别、局限而已。无意识当中的偏见造成事实上的“放弃”,而“心”与“方法”缺乏锻炼的结果反过来又呈现在所有方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修行不是与生活(工作)的脱节,生活(工作)正是修行的过程,不明白两者是二,明白了两者是一。真看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实相),自然会断了修学中的种种虚妄。
2、习气与突破
在具体的修持方法中,对所感知的对象(能量、烦恼等)杨师经常谈到要“深入其中”,对此开始有所体会:根本习气是我们此生中最深的东西,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习气的层面比逻辑、思维都要深,所以常常出现一种困境:道理上是“知道”了,但是事相上就是过不来,南师戏称为“看得破、忍不过;拿得起、放不下”。久而久之常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处于“意志力”与“习气”无止境的顽强搏斗之中;要么处于搏斗失败的深层挫折之中,
今天凌晨从四点多开始写东西到上午九点半,刚才发现丢了一半文字,只能大致报告一下了。
在具体的修持方法中,对所感知的对象(能量、烦恼等)杨师经常谈到要“深入其中”,对此开始有所体会:根本习气是我们此生中最深的东西,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习气的层面比逻辑、思维都要深,所以常常出现一种困境:道理上是“知道”了,但是事相上就是过不来,南师戏称为“看得破、忍不过;拿得起、放不下”。久而久之常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处于“意志力”与“习气”无止境的顽强搏斗之中;要么处于搏斗失败的深层挫折之中,
我观察体会:根本习气是一种(负面的)能量,习气发作时负能量仿佛像个圈圈处于头顶(上面)的部位,此时人们的思维、行为都处于它的局限及掌控之中,往往表现出偏执、无明、无奈的状态。习气是如此严重地伤害着自己,我们不但毫无办法而且还被迫一犯再犯,面对习气的无奈是人类最深的哀伤。
习气在发作前往往都有一个能量酝酿、积累的过程—有N次念起、心动,最终酝酿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爆发出来—几乎从不失手—不但让人鼻青脸肿,更令人自信失尽。
我现在可以观察到自己习气爆发前的数次心动—负能量酝酿的过程。昨天早晨在打坐的过程中,感受到负能量酝酿快要完成,头顶上的能量圈已经对身心开始了挤压、变形,习气正在寻找缺口、处于爆发的前夕。我按照杨师指导,将“觉”“进入”(融入)到能量圈中,始料不及的是:“觉”自身的能量及震动迅速将能量圈扩散开来,平时不可一世的根本习气此时竟然毫无抵抗之力、随“觉”烟消云散!第一次对根本习气的完胜,从未有过的“爽”!
“觉”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觉”自身扩散的力量使得习气的“能量”无法聚集。当时我尝试着“用力提起”根本习气,习气虽然“勉强成形”,但那个味道完全不一样—习气失去了以往的“劲道”和“霸道”。很庆幸自己在老师的指导及同修们的帮助下,走了一条实证的修持路线。
杨师在修行中总是强调“功夫”的重要,一般人初听,喜欢用自己以偏概全的“理解”或零散的“知识”去揣测,多少会有点“功夫外道”的疑惑。在这个重逻辑、好说服的时代也不奇怪,只是常人多半并不知道杨师关于“功夫”的定义、更不知道其实证的内涵了。
越来越感到修行中“功夫”的真实不虚:当我们常处“觉”中,便与道相近;当我们常在吐气的能量之中,习气的能量就难以聚集;当我们经常持咒、念佛时,妄念就没有机会升起。。。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