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9日晨由成都出发,到7月22日晚返回成都,西藏之行整整14天,全部在四川甘孜地区(前藏)。我们前半段参访了嘎绒寺,后半段观光了稻城-亚丁等地,期中除了亚丁是开发的景点以外,所到之地基本上都是未开发之处—有些更是人迹罕至、汉人鲜有之处(拖拉机都难走)。总结报告一下:西藏之行–对天国的感受。
1、“天国”名不虚传、藏人自在安详。
藏人集中度高的地方,一般都是交通十分不便而且海拔在3800米以上,一般人(汉人)常常会有高原反应,再加上生活习俗极大的差异,所以(闲杂的)汉人很少。正是在那里–如歌曲《青藏高原》所唱的:“一座座青山相连”–不同的海拔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蓝天之下是绿色的海洋。同行的一位大学美术老师说:西藏蓝天之蓝–普通颜料无论如何都是调不出的;至于那片绿色(植物)海洋所蕴藏、传递出来的滚滚能量,我想除非亲临恐怕更是无法言传了。一方面是大自然能量的海洋;另一方面是数量有限的藏人(他们思维单纯、笃信佛教),两者结合形成了西藏特殊的"场"—"天国"(天人合一)。当人置身于能量的海洋之中,绿海蓝天之下,“念头”自然难起。空间是如此的辽阔–有什么好自我局限呢?能量是如此地充沛–有什么好担忧恐惧的呢?当下即在安住之中。
地广人少、谋生不难–牛羊成群、树木任砍;笃信因果、专心佛事–无明造业自少,当下即在单纯、清净之中循环–“天国”名不虚传。
2、藏密殊胜
身处“天国”之人,信佛是“真信”、修行是“真修”(汉人仅从逻辑上很难思维了知),而修行就是信、愿、行,–对佛、法、僧的身、口、意供养及常年苦行闭关,所以效果不可思议,有修有证的喇嘛自然散发着摄受的证量。甘孜地区(前藏)是藏密红教(宁玛派)的集中地,一行人有机缘接触到大圆满的教法,的确殊胜实在。据说藏密现在汉地流传快速,除了喇嘛们的真实证量外,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汉人太复杂–大家在逻辑上谁也说服不了谁(文人相轻),所以嘛相应者中间高学历者(博士、硕士)反而不少,可谓是一道亮丽的景观。
究竟的佛法是智慧的成就,是止观双运。只是在现实中:有条件止的人不易起正“观”;头脑容易转的人不容易得"止",所以讲修行要集资粮啊–福、智二资粮啊–才可能圆满呀。不过从客观效果上看:“止”不住的这一类人往往烦恼更多、更痛苦,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打造出离心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回到现实
如果我们就是一个汉人;如果我们就是身处红尘–有家有室、有老有小、有职有业、有欲有望、有思有念—怎么办?恐怕还得接受、恐怕还得面对现实。我们改变不了自己汉人的基因血统,我们也抹杀不了自己的过去(经历、惯性)。这次有机会接触到几个在西藏出家的“汉喇嘛”–虽然其服装与“藏喇嘛”一样(形似),但一言一行无不在述说着那个根根上的汉人(神不似)。
难!真是难!每个和尚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虽然每人的经与经不同,但那个“难”是不二的–就是我们习性中最坚固的东西。昨天在返程的火车上看到旁边的人对待儿童的一言一行几乎就没有什么对的(处处设限)–还颇感慨,但今天自己在对孩子的过程中(事后发现)却无二至,悔啊!悔、、、、、、、。汉人修就修个止,真正的止又源于深入、连续的观—-每天“功课”(坐上坐下修业)的目的就在如此—除了翻越横在你面前的“这座山",你别无出路—赞叹愚公移山!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