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乘学人孙景风集译撰述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孟紫雯在
彰德募资石印于山东周村
修行念佛人,往往色身不健,甚至病魔缠绕,最为行道之障。兹阅西藏经籍中,对于灭罪健身消除灾病,有最简单速效之法,所谓五轮作礼磕长头法是也。藏密入门之前导,为四大加行,即:(1)念四皈依;(2)供曼扎;(3)磕长头或磕大头;(4)念百字明咒。每一加行应修十万,以植修密之基础。然后修持任何本尊之法,自不患不易成就矣。四加行之外,尚有所谓十加行者,即:(1)绕塔;(2)造塔(以印模印造小型泥塔);(3)造佛像(或以纸印刷或用小泥模造);(4)念六字大明咒;(5)施食;(6)念宗喀巴大师赞。亦应修十万。此乃西藏黄教一定之轨则也。兹将五轮作礼磕长头法,简述其意义于下:
磕长头者,先制一木板,其长度约比自己身量长出一肘,其板须用桐木,取其平滑无节。即长约七尺宽约三尺之一长板,板之前端,须较后端垫高二寸,平放地上,以为全身五体俯伏之用。对面悬挂上师佛会图(皈依境,系密宗挂像,像中以宗喀巴大师为中心,周围环绕佛菩萨护法等,此为修藏密必不可少之挂像),以为礼拜观想之用。如系礼塔或礼拜舍利,则不供像亦可。礼时将板平放地上,对像端正站立,两足并齐,观想自身化无数,与尘相等,恭敬合掌于胸前,惟两掌相合时,掌中须留空处,两掌虚合,不可合紧。然后,三门顶礼。
所谓三门顶礼者,即最初两掌上举至头顶以上,次由上移下,初移当头而少住,斯时观想对面上师额间有一“唵”字,放白色光,下照我与尘数相等之额间,消除我自身及一切众生身业所造罪障。顶礼于佛部诸尊,祈求加被,是为“身顶礼”;
次移当喉而少住,观想上师喉间有一“啊”字,放赤色光,下照我与尘数相等之喉间,消除我自身及一切众身语业所造之罪障。顶礼于莲花部诸尊,祈求加被,是为“口顶礼”;
次移当心而少住,观想上师心间有一“轰”字,放蓝色光,下照我与尘数相等之心间,消除我自身及一切众身意业所造之罪障。顶礼于金刚部诸尊,祈求加被,是为“意顶礼”。此即三门顶礼之秘义。
如是身口意三业既净,然后展开两手,匍匐板上,两手掌用力向前推动,两腿亦同时伸直于板上。此系推开六道门之标义。观想我与一切众生获得解脱。斯时两手两腿平伏板上,不可昂起。因所谓五轮作礼者,乃指两手掌,两膝盖骨及额头一并着地而言。五轮亦称五体,或称五支。惟一般磕头者,往往额头不触地。即学佛人亦未注意及此。而在西藏经中,则谓头不着地,不但无功德,将来须招堕入悬头地狱之报。设得人身,亦得驼背之患。盖缺少一支即不得称为五轮作礼也。
头既著板,斯时不可久伏不起。应即将伏地之两手,由上渐依板而向下移动,同时,两腿旋即起立。然后两足仍站立不动,等气息平定后,再继续行之。如是循环不已,随力多磕。如两手掌生痛,用两块小棉絮垫于掌下为助亦可。
大凡有病之人,必有业障。此乃消除罪障健身之法。初习磕时,每觉身重如山,气喘头眩,且观想亦多不易。但需量力,每次磕数少亦无妨。致七天后,逐渐增加,即觉身体轻安,若能增加,磕至千数以上,则愈磕愈速,久之则身轻如羽。其健筋骨舒血脉之功效,较太极拳,武当拳,易筋经以及其他一切健身之法均为殊胜。盖任何运动之法,只能健身而不能消罪除障。
以此磕长头法礼拜舍利佛塔者,往往感出舍利,或佛塔放光,其功德真有不可思议者,尚何罪障之不消乎。
关于顶礼之经轨,择录数种于后。以下均按照西藏文原本译出,字字均有来历,读者勿起疑念为幸。
礼拜前导咒 此咒为礼拜之前导,于初礼时,三礼三诵,则以后每一礼即变千礼。
嗡 南谟曼殊西利耶;南谟苏西利耶;南谟乌德摩西利耶 莎哈
此陀罗尼见〈昼夜六时福善相应作法利乐妙道篇〉,其第一句,谓顶礼文殊师利菩萨;第二句,谓顶礼妙吉祥菩萨;第三句,谓顶礼最胜吉祥菩萨。于顶礼时,先与佛像或塔前,两足站立,先诵此咒,以为顶礼前之引导,其所得功德,能以一礼变成千数之礼。三礼三诵后,再改诵其他经咒。
其他经咒包括:绕塔变千数咒,释迦穆尼佛心咒,宗喀巴大师赞。
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以上任择一种,皆可于礼佛及塔时诵之。明胜请问经云“若有人于佛塔造像稽首作礼者,其人于诸天中,或于人中,得最大之恭敬处。”圣观世音菩萨经云“合掌顶礼佛塔像,得居天上,自在天。若于人间,成人王,复次不转成贫乏”。此偈谓顶礼者,生生世世为诸天人之所恭敬,而成天人之王,永久不虞贫乏。所说功德如是也。
〈菩提道次第加行六法修习仪轨清明庄严修习妙道津梁〉云:顶礼作法,必须全身匍匐于地,展手作礼,次五轮作礼,次两足站立,合掌于顶,中至喉,末至胸。若两手紧紧和者,是为外道合掌法,将来生于无佛之土,故不如是。必须十指相合,手掌相合,其功德犹如顶髻。五支投地磕法,是为最要。若伏地时,昂其头额而不落地,将来必招悬头地狱之报。设生人中,亦得驼背之患。故必顺合其法。所谓顺合其法顶礼之功德者,系以身压之尘数,与身相等,谓生转轮王是也。复次,观想自身有无量数之变化,念普贤行愿品而顶礼之。
〈持律大法师教法妙善威严〉云:所谓展手敬礼者,犹如斩树木干,不久倾倒。全身伏地之顶礼,即顶礼时,于两足站立时,在观想念诵以后,曲其两腿,伏地时,宜疾宜速,譬如以利刃斩树木之干,旋即倾倒之姿式。复次,所谓曲手敬礼者,以两膝盖骨,两手掌,及头额,五支触作礼,两足站齐,两手申于前方,手执袈裟,犹如执持宝法,两大指向内,稍曲,,手掌不紧合,诸指尖如莲花聚,念佛身功德,合掌于顶,其功德犹如顶髻成就身金刚。念佛语功德,合掌于喉,成就六十支佛音功德。念佛意功德,合掌于胸,聚气于心间,成就意金刚。伏地以后,不速起立,犹如睡眠者,则生水兽中,设获解脱而得人身,亦招色身不美智慧迟钝之报。若于起立时,两手向后伸者,则生边地,或生外教地域。
所谓三门作礼者,谓体完全触地,是为身顶礼;以语言赞叹佛会身语意功德,虔诚观想,心无杂念,是为语意顶礼。故现在西藏拉萨,卓康等地,顶礼者皆能如法,谓为超过转轮王数者是也。
必须两手掌内空相合为要。如般若法,系以右手布施等之五波罗蜜,左手表般若波罗蜜。两手十指相合,由六度而直趋十地五道之标义(右手大拇指表禅定,食指表精进,中指表忍辱,无名指表戒律,小指表布施。左手五指表智慧。又右手表方便,左手表智慧)。其左右二手相合,谓由止观双运,而成就色法二身之标义。其在秘密法中,右手表生起次第,左手表圆满次第。其左右二手相合,即成异熟解脱道,不可分离,而为受持之标义。复次,右手五种主脉,左手五种支脉,由彼相合,主脉与支脉之气息,皆聚于心间,即成就双入之标义。复次,合掌于顶,得金刚身;合掌于喉,得金刚语;合掌于胸,得金刚意。是为大成就之标义。手者,对治我慢意,由身所伏者,与地下尘数相等,将来获得转轮王之功德云云。
上师复开示云:凡人两手掌,两大膝盖,通乎全身经络,手掌二脉,即寸关尺诸脉所在之处。无论磕大小头,全身著力之重心点在两掌两膝间。行之既久,则由此重心点著力,以使全身经络血脉流动,则凡身中一切之病,不外血脉停滞。医方明云:一切病根,共有四种,一气,二热,三痰,四总集(今光明经及大白伞盖经,亦如是云)。由血脉活动,可免除气热痰及总集之病源,其他如中风半身不遂,气瘀等病,多有因磕长头而愈者。此不药而愈之妙法。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