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杂感

2017-03-10 茶客 阅读:5777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说文》释:觉,悟也。而《说文》又释:悟,觉也。大概这是文字上,“觉”、“悟”的最高解释境界了。从汉字结构看,“悟”者,吾心也; “觉”则好像与“见”有关系。根本上说,觉、悟也不过是名相而已。
就现代人文知识经验而言,“觉”的含义似乎被大大地延伸了,或者说被通俗地融于我们的日常观念中,其本义概念反而模糊了,如触觉、视觉、听觉等等;加之为便于现代科学实验的经验表述,更将“觉”的含义细化或具体化,如图像的视觉效果分析等等。这样,我们如果不从现代生活的实相中超越出来,要品味“觉”的深层含义,难度比古人更大。
从个人体会看,“觉”的所有这些外延,正是“觉”的不同层次的显现,也显现了“觉性”的特点,也是“我”的主体可以籍此不断回退的根据。
当我们习惯生活在“脑部意识”状态时,我们天生的所谓“聪明”及其后天教育的知识灌输,由此引起的是非善恶、利益得失、生死观念等等,就会对“觉”性产生层层知见障碍,于是“觉”性的原态,被重重覆盖了。
在破除第六识后,第七识的“心”相显现为“大我”,同时第八识的“空相”则有点像是“幕后垂帘”。业力和境缘的相互作用,“心”了了分别,并通过第六识的思维分辨能力,以是非、善恶、利益、得失等等作为分类参考,进行强烈的逻辑思辩分析(念头),并形成所谓的知识观念。
破第六识后,对“本心”显现的护持,古德比喻为“牧牛”,即是护持此时的“本心”显露,调伏“心”与“脑意识”的强烈二元思辩习气,所谓尽可能“活在当下”。“当下”,即是此时“本心”的原态——只是了了分别,但没有强烈的二元思辩倾向。
随着“牧牛”功夫逐渐积累,“当下”的心态,逐渐可以成为行者的习惯时,对“第七识”的体认,就逐渐清晰了。此时,可以体会到“心动”的感觉,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脑部“念头”的活动。
当体认到“第七识”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时,自然就会探究“幕后垂帘”的第八识之“我”与第七识的“心动念头”之间关系了。此时,感觉当下的“知”,犹如背景(空相)上的一层透明薄膜。“当下”可以觉察到“知”来源于此背景,但这层透明薄膜则是一种无形的障碍。
由于功夫不够,当时对“觉起”、“觉灭”的操作,认识模糊,无从下手。(现在回味起来,应该是对第七识的显现作用,体会不细,功夫不够,色身障碍的干扰太重之故)。当体会到“知”的起处又难以超越并站稳脚跟时,心里实在很难受(或许是某种程度的觉醒吧),因此才有强行“探入”腰部初显“灵能”的操作,试图强化“灵能”的显现。这一过程,由于是躺着操作的,所谓“被强行弹回”,当时就是瞬间没有知觉,身体抖动,然后就醒来了,或随之出现更强烈的“心能”振动。因此,当时只是感觉“知”的境相没了,但不知是否进入了第八识(因为没有清晰体会到老师在书中所说的过程)。
由于“知”就是缘于“第八识”的空相,因此“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也就自然而然了。而“觉”的层次要复杂多了。大概可以这么来比喻,如果将从太阳比喻为“觉性”的原态的话,则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衰减、折射、反射、穿透云层、到达地面、乃至进入暗室的微光、经过变色眼镜的光等等,本质上都是光(或比喻为“觉”),但显现的效果和能量层次就不同了。
进入第八识后,“觉”伴随“空相”,而“知”则是了别功能的作用形式而已。因此,由进入第八识前的“知觉”(即由知而觉),变成了觉知(觉及其功能作用的进一步细化——“了知”),也即主体可以对“知”进行适当操控了。
此时,无明习气、色身障碍,虽然依然很重,但细心品味时,身心则可以适当分离了。因为身心可以适当分离,所以对“相碍缘起”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感,或者说初步解开了“主体”到“众生”的困惑。
同时,由于身心可以分离,当无明习气升起时,一经“觉察”就自然断了这一升起的“习气”的根,无需对治而任由习气自然了断(妄想及行为和光同尘,自生自灭)。
色身障碍方面,一旦觉察到疼痛或振动感,则可以采用“融和”的功夫逐渐调理(转色身)。无内外境缘时,自然生活在“空相”的“无所住”之“大定”中了。
至此,生活无非是觉起、放下,“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按老师的指导,则是指对过去熟悉的一切慢慢忘了。
咒音方面,心念时,似乎是超低频(波长很长)、并超低振幅才容易穿透中脉。色身的不净和粗重的烦恼习气,将使这种超低频、超低振幅的“心念波”难以生成;或者偶尔生成了,也难以形成“大势”(心念波断断续续)。其断处,恰恰就是无明习气的落脚处或升起点。因此,持咒,要根据自身情况,从大声念、轻声念、默念、心念、到“空念”逐渐过渡,并且要细心体会自己当下“够得着”的地方在哪里或哪种状态。此外,为了使超长波长的“心念波”容易形成并连绵不断,音调很重要。正确的音调,应当是容易穿透“中脉”的各个节点的波形。还有,持咒时要形成连绵不断的音咒,色身的不断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
凡夫修行的好处是,境缘烦恼比较容易触动,由此生起“菩提”,不用担心“顽空”。但难处是如何学会“放下”,这就需要智慧功夫,不断实践了。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