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让心活起来

2017-03-10 中华英雄 阅读:50116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让心活起来

 

顶礼恩师杨老师,顶礼西藏上师和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人生如梦,光阴似剑,转眼已是2011年的3月末了,与杨老师结缘并认真按老师方法实修也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因最初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苦苦追求而走上了学佛的道路,而老师和诸佛菩萨也确实让我得偿所愿,没有入宝山空手而回。二年来的进步和收获难以用语言表达,用身边朋友的话说,就是变了一个人,对学佛和修行的信心越来越坚固,似乎慢慢看到了曙光。

 

最近一次随杨老师到南宁办事,其间应广西中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邀请,杨老师抽出半天时间和大家交流了一次。相比较起来,我觉得中医学院的老师同学们的福报很大,他们都很有礼貌,为人谦和,学佛和向道之心强烈,并且还能提出一些有“分量”的问题。交流分二部分,第一部分算是请老师讲课,介绍如何提高科研水平,中医如何应用现代科研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体系等。当然,杨老师确实是这方面的“高手”。表面上看,这些内容属于“世间法”,其实这些能力的提高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问答环节,由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随意提问,杨老师作答。有一个老师提出如何看待菩提心的问题,当时我心里想该不会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似乎是和老师心灵相通,老师真的是让我来回答。老师说你就按藏传佛教的说法给大家讲讲吧,我心里就祈祷老师加持,让我尽量能解释的好一点。事后感觉老师对我的解释还算认可,鼓励我以后有机会就多讲。我的解释大概是这样的:

 

菩提心妙宝是成佛的关键和枢纽。成佛必须去除“我执”,而菩提心的培养是“彻底”去除我执的法宝。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我们都是以一个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在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所以,我们对个体存在的真实性是坚信不疑的,因为在轮回中我们感受到的就是个体性的存在,太真实了。所以,在潜意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执,我们考虑问题也是以这个我为中心来展开,利益的归属方向或箭头是朝向这个我的。而建立菩提心则正好相反,以利益众生为导向,箭头的方向正好倒过来。就连我们要成佛这件事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去做的,不是为了自己。(对成佛后能不能利益众生,要自己真修行后才会有真实的感觉,绝不是一个说法或概念,所以,要生起这样的心也不是容易的事。)

 

当我们把习惯上以我为中心转化为以众生为观照的目标时,我们的观照面就慢慢放大了,我们考虑问题的智慧就慢慢得到增长,因为实相上我们和众生是相关联的,随着智慧的增长,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来越大(商业上以客户为导向就是一个实际的应用例子)。这也是西藏唐卡“三沽主”中观音,文殊和金刚手的表意——观音代表慈悲,这是菩提心的基础和根本,文殊代表智慧,金刚手代表力量。有了利众的慈悲心才会慢慢开显智慧,有了慈悲和智慧才会有力量。

 

在实际修行中,这样一种菩提心的建立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最后极细微的我执。从我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随着打坐,念经,持咒功夫的提高,自己的身心状态确实有大大改善,感知能力也提高了,比较周围的人,感觉到有差异了,能比较容易感知到别人的“问题”。然而,慢慢我发现这种“我比别人状态好”的感觉也是一种我执,一种更细微和不容易察觉的我执,而且更加难以破除。众人皆醉我独醒,我的功夫比别人好,这就是一种“我慢”。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建立坚固的菩提心,真实的慈悲心和平等心就完全生不起来,反而会强化细微的我执。所以,菩提心的建立确实是消除细微我执的无上妙宝。

 

菩提心的修行,一般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其实是修世俗菩提心的“果”。世俗菩提心的核心是慈悲心,圆满世俗菩提心才能证得一切平等的胜义菩提心,这需要有空性智慧引导。

 

接下来,有一位老师向杨老师提问,说他有一次见到一个残疾人要饭,当一看到这个残疾人时,他心里非常难受,有一种很想帮助的感觉。后来又想了很多,这个人为什么会残疾,他实际上还是能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等等,始终在犹豫是否应该帮助。希望杨老师告诉他应该如何做?杨老师的回答:

 

你最初觉得心里难受的那一念就是“慈悲心”,后面的想法都是“分别心”。

 

就在杨老师说出“这就是慈悲心”的那一刻,我好像一下子被从自我的分别意识中连根拔起,对慈悲心当下有了真实现量的体悟,之后一直都处在这种现量的状态中。

 

回来后,一直在细细品味“这就是慈悲心”一句。确实,我们的心被当下触动的一刻所引发或反应出来的对他人痛苦的真实感受才是真实的慈悲心啊!而随顺这感受做出的行动才是有力量的,依据分别意识的行动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甚至就根本不能行动。

 

我们的心其实一直是有感应的,就好像一面鼓,一敲就会有声音,随敲随响,不敲不响。我们的心也是这样,随感随应,不感回归平静。而自我分别意识的势力太强大,干扰了我们对心的感应。

 

一天,我在电梯里,人很多,像以往一样,感觉电梯里的人形态各异,有的人大声喧哗,有的人表情丑陋,有的人麻木没有表情。就在这样一幕幕演绎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感悟,这些在我头脑中的反应,不就是来自于我心里的感应吗?这些心里的感应在我的大脑中翻译出来的概念就是刚才的那些各异的形态。啊哈,如果我不在大脑中按习惯翻译这些心中的感应,我心中应该生起更多的慈悲才对啊。因为,当我觉得难受时,一定是我的心感受到了他人的痛苦,但大脑基于我执而误读了这个感受,变成了对他人的批判。这就是累劫以来我执对我们的毒害,我执把我们和他人严格的区分开来,所以,本来应该自然反应的同体大悲,却变成了无情的批判。太可怜我们就是这样一直在轮回之不能自拔。

 

活在当下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真实的心的感受,时时刻刻,也就是杨老师说的24小时修行。我们修行,一开始是在打坐中如何克服各种困难,比如熬腿了,心念不能集中了等等。这些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应该都可以解决。其实最难的是下坐后如何做到“活在当下”。

我过往的状态是一下坐很快就被大脑牵着走了。大脑的特性是“动”,本质上一刻也不能停止。所以我们要让大脑停下来也是不可能。问题在于是大脑意识随心有感而动,还是心亡于大脑意识,处于“妄”和“忘”的状态。

 

最近,由于前面对“慈悲”的自心现量的感悟,感觉自己是过了一关,对当下的关照得到了提高。现在反而觉得下坐后才是真练功夫。在佛像前供水,就完全专注于供水,专注于壶是如何提起的,水是如何流动的,手是如何感觉的等等,一切一切的细节皆不放过,心始终和当下的事情和状态相应,绝不被头脑意识左右!写这篇短文,就全神贯注于此,不打任何妄想,有妄想马上拉回来,回到当下。坐在沙发上就感受自己身体的存在,感觉呼吸的出入,绝不被念头牵走。走在路上,就感觉大地和脚的亲密接触,绝不让念头主导。

 

我们并不需要“降服其心”,我们更应该让心活起来,让真实如泉水般从心中涌出来,一切变得鲜活了,窗外鸟儿的叫声显得那么生动,这是欢快的声音,这是悠闲自在的声音,这是争吵的声音,这是有点忧伤的声音,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当我们融入当下,对每一次呼吸,每一粒大米都会充满了感恩。

 

回向一切给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回向一切给六道一切众生,愿众生早得佛的果位。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