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杨老师实修言语整理(二)

2017-03-10 和光同尘 阅读:5757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实修言语整理()

缘起与说明

     这里记录的杨老师的实修言语,都是因为各种因缘在跟杨老师见面的谈话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有价值或有启示的语言,目的是丰富、方便和加深对杨老师实修禅法—“大日如来禅”的理解与修持,但因有些话语脱离了当时的语境,仅仅从字面理解会产生偏差或错误,为了杜绝理解的偏差和错误,以及未来传播中的以讹传讹,所以对所有语录中话语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的体系与语境中去理解,如果对语录中话语的理解与书中的意义产生了差异,请一定以《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的意义为准。

    这里公布的语录,为了意义与语境的相对完整,只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分为:“明理篇”、“明法篇”和“杂论篇”,不妥之处请多指正。

    这里公布的实修言语(二),经杨老师亲自审定。

在此,同时恳请同门的师兄弟,将你们听到的有价值的杨老师的言语,发给我(gmli@263.net),在请杨老师审定后,补充进去,供大家分享。 谢谢!

 

明理篇

 

1.  修行成就者,对世界的贡献,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润物无声,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事物进行影响的。

2.  “缘影逐本”讲的是无迹可寻的“超越”过程;“缘流逐源”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步一步有迹可寻的“修练”过程。

3.  我们修行用功应该把水浇到树根上,剩下的都是自然的结果。

4.  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修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事情都是好事情,都应该正向去看。

5.  修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身心一层一层进行替换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脱胎换骨的过程。

6.  能体是一个不同层次能量组成的复合体。

7.  直心是道场——顺从本心自然行事,与思考分别后再做事,结果是不一样的。

8.  修练最终练的是一种能力,即“定”力与“慧”力。

9.  方法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决定修行者未来修行的方向、高度或结果。

10.           “福德资粮”得通过“用”,才能转化成现世的果报。

11.           “福德资粮”的积累是通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亏是福”的生活态度在世间做事来达到的。

12.           “空”本身也是一种存在形式。

13.           随着你的状态的变化,你看到的事情也是变化的。

14.           做事情,尽量停在原始感觉上,不要去分别,一分别就陷到“分别妄想”中去了。

15.           “心动”是所有力量的源头。心动起来后,才有后面修行的事。

16.           遍证空性,是能在所有的事相中看到“法界(空性、自性)”的影子。

17.            “信”是修练的前提,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真“信”的力量是可以直接沟通 法界的,但 的建立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功到自然成,是骗不了自己的。

18.           对想修行的人来说,只考虑做与不做的问题即可,不用去考虑何时成的问题。

19.            修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与佛、菩萨的直接沟通,然后再由佛菩萨直接带着你去修练。

20.           佛法修行是否有效, 要看修行后是否距离佛之所证的目标更近了。

21.           不要把“果地”上的事情放到“因地”上去讨论。

22.           实相是圆满的。

23.           学佛是赌命的事情,是不能讨价还价的。

24.           “心相”是偏向对“自心”存在静态的描述,“心性”则是偏向对“自心”存在动态特性的一种表述。动蕴于静,静是动的一种特例。

25.           真正的愿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明法篇

 

26.           说到具体的练法,只有持咒、打坐、吐气三件事。我的要求很简单:给一个修练的时间,修练时有一个开头,有一个结尾,中间选一个或几个咒按照我示范的音调持念就可以了。练法虽然简单,但是其中又什么都有了。

27.           我提供的是一套“实修方案”,所以一定要先去做,不要从概念上去理解。只要真去做了,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结果,等到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我们才能讨论如何优化的问题。

28.           念咒的力量与加持是从“法界(心)”过来的,力量的大小因人而异。

29.           练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时,才算进入一种及格的修持状态。

30.           修行是一个练、养结合的过程。古人的经验是“三分练七分养”,“用心”为练,“心歇”即为养。

31.           打坐时不要开空调、风扇等,就在自然的环境中练。

32.           修行的次第与境界,不是学明白的,是功夫做明白的。

33.           同样是持咒,随着时间的积累,效果和目的都会不一样,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作用与收获。

34.           修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去“品”,用心去“研究”,这样才容易进步与提高。

35.            “心变软”(如易哭、易感动等)是修行过程中的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36.           修练刚开始时,效果一定是比较差的,但时间一长,效果自然就出来了,“久座必有禅”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想修行的人来说,立刻做起来是最重要的。

37.           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工具,不能成为目的。

38.           修练中有杂念是正常的,我的方法从来没有要求过没有杂念,只要咒能持起来,杂念不是修行中的问题与障碍。

39.           大脑中出来的是念头或想法,心里出来的是感觉,所以杂念一定是从大脑中出来的,感觉是从心里出来的。

 

杂论篇

 

40.           做是最根本的,做了之后再去讨论。

41.           道理只能让人信服,实修才能使人改变。

42.           禅宗的“参”本身也是一种功夫,并且是一种很难的功夫。

43.           讨论修行时,没有结果,不能验证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

44.           当舍能舍,当取能取,就是一种智慧。

45.           佛经的价值之一是用于对修行结果的印证。

46.           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要复杂化。

47.           世间事一定要按世间的法则去做。做好世间事也是一种修行。

48.           真正的佛法在世间一定是与世间的法则相吻合的。世间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间法。

49.           关于学佛的人的子女教育问题,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干扰孩子的自然成长;孩子的信仰,等孩子长大后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50.           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理事不二的。

51.           真正的身体好是寒暑不惧的,是可以很好地自我调节的。

52.           人生不管怎么折腾,折腾到最后,只要能走到学佛的路上,一切都是值得的。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