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修行概念辨析

2017-03-09 和光同尘 阅读:6430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修 行 概 念 辨 析

 

 

说明

 

以下概念的辨析,不是根据词典而做的名词解析,也不涉及现有各派佛法及其他修行方法(如有冒犯,纯属无意,敬请海涵)。

这些解释只是针对我们的修行方法(杨老师的“大日如来禅”)的内涵与特点,请杨老师就本法修行中,常用的一些同类或类似的概念所做的比较性的解释,以促进本法同道的修行与精进。

本文中的解释仅限于本方法的语境与理解,请勿“张冠李戴”,脱离本方法去理解他法,也请不要用他法的理解来评判本法。

 

1、法界、法性、佛、佛性、自性、如来、真如

法界、法性、佛、佛性、如来、真如等名词概念,是同一层面的概念,经常被通用,但不同的名词概念在指代上还是有不同的侧重:

法界:自我“主体”超越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后的归宿;也是诸佛所在的世界;也是圆满一切、超越时空的无漏世界或华严世界,是对真如本体从“存在”的角度进行表述的一个名词;

法性:真如本体的本质特性,是从“功能”和“抽象主体性”的角度对佛证的“那个”的指代。

佛:通常用于指代那些已证达“那个(自性)”的成就者,是与“真如”、“如来”等名词意义相当的一个用词,只是更人格化而已。

佛性、自性:与“法性”相当的名词,但“自性”常用于特指自我的“佛性”。

如来、真如:是从整体的角度对佛所证的“那个”进行表述的名词。

 

2、心、本心、自心、真心、内心、心性、心相

心、本心、自心、真心、内心是一个层次的概念:

心、自心:“心”一般我们用于指代以肉体中丹田或“心窝”上端为出口,展现出来的一重“法界”,也是“真如”本体透过我们肉体投向这个世界的影子,是“第八识”的个体表现形式。从体验上来说,其“起处”或“门”在中丹田,其“根”是法界,随个体功夫的差别逐渐由内向外展示至不同大小的空间,所到之处会有“心通”或亲切之感。

“心”在与“真如”同层次概念情况下使用时,侧重于“真如”的个体性表达。其中“自心”相对于“心”而言,一个是个体性层面的特指,一个是泛指。

真心、本心:则是针对各种“幻象”的心,特指最究竟、最本质存在的那个“心”。

内心:则是比较广义的“心”的概念。

心性、心相:虽然也是指“心”层面的概念,但是特指心的某个特性。通常情况下,“心性”与“法性”相当,而“心相”和“法界”相当。

 

3、 主体、我/自我

 

主体泛指以“自性”为根、不同层面的所有“我/自我”的存在形式的总称,是与“客体”概念相对应的一个名词。

 

4、 如来藏、阿赖耶

如来藏、阿赖耶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

“自性”往染的一面展示,叫阿赖耶,而从净的一面展现,就叫如来藏。

 

5、 投影、超越

投影与超越是同一组相对、相反的概念,投影是指从法界到物质世界一层层“下来”的质变的过程;而超越则是指从物质世界到法界一层层“上去”或回归法界的质变的过程,超越时原来的东西和经验都会自然脱落。

 

6、业、业力

业:泛指阿赖耶识中缠裹着的那些东西,是一种存在或状态,在本法中特指心层面的一堆能量。

业力:指由“业”的存在而导致的,能把人带到某个方向去的一种力量。

 

7、舍、散、放

舍:是相对于“得”而言的,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对已拥有种种进行舍弃的一种操作。范围较广,一切都包含在内(实物、观念、名、利、权等),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状态。

散:是相对于聚而言的一种操作,指把以聚集形态存在的东西散掉。

放:即放下,相对于“持有”、“喜欢”等状态而言,是对当下执着状态的一种解脱,禅宗此概念用的较多。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