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前面两篇总是发不上内容。
近期读了密宗百问和西藏生死书,对藏密有了初步的了解,很有收获。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讲顿悟,但有点太玄,很多人不知从何入手。藏密强调从日常生活起修,修行不离生活,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没有具格的上师指导容易走偏。但其实质与禅宗是相同的,密宗最高层次,到修“大圆满”的最后阶段,便完全强调见性,与禅宗已完全相同了。杨老师是站在更高处,提出了大日如来禅法的修行要点,他强调佛性不生不灭,依据的经典以禅宗为主,但提出了依止大日如来本尊,修行方法上各取所长,以对心性的转化与超越为本,强调对心的体察觉悟进而超越,采取持咒的方式,强调要持进咒里去,对本尊的观想并不强调。提出不怕杂念,强调让心活起来,同时随时又能觉知体察。这些法门对现代人应该是很有针对性的。另,西藏生死书中对人去世后几个阶段的描述非常给人以警醒,如果不利用在世的修行提高对心的驾驭能力,到时候就无法抓住有利时机提高觉悟的层次,所以应该尝试在打坐或持咒时体会一下如果没有身体了,是否能让心有所控制?多半是很难的,但想自己假设处在那种状态下,对凝聚心神就会很有好处。不知以上体会当否?请杨老师和诸位同修指点。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