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实修心语: 杨老师实修言语整理(六)

2017-03-09 和光同尘 阅读:6431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缘起与说明

        这里记录的杨老师的实修言语,都是因为各种因缘在跟杨老师见面的谈话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有价值或有启示的语言,目的是丰富、方便和加深对杨老师实修禅法—大日如来禅的理解,但因有些话语脱离了当时的语境,仅仅从字面理解会产生偏差或错误,为了杜绝理解的偏差和错误,以及未来传播中的以讹传讹,所以对所有言语中话语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的体系与语境中去理解,如果对言语中话语的理解与书中的意义产生了差异,请一定以《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的意义为准。

       这里公布的实修言语(),经杨老师亲自审定。

      在此,同时恳请同门的师兄弟,将你们听到的有价值的杨老师的话语,发给我(gmli@263.net),在请杨老师审定后,补充进去,供大家分享。

                                                                                                                       谢谢!

 

 

明理篇

1.     修行的好与坏、高与低的标准,就是看身、心是否变得更“空”了。

2.     凡是变化的、凡是有相的(包括空相)、凡是见闻觉知层面的,都不是“本体”的实相,本体是无形无相的、不生不灭的、一直都在的。

3.     “相”是随“心”所现的, 是某个特定的时空点的一种“约定”,一种“聚集”。

4.     本位是无形无相的,到了本位才能看清本相。

5.     “空”、“明”、“透”还是境界,还在色界之内。

6.     无色界不仅是对色界能场的“超越” 或“破”,还要主观“确认”。即客观、究竟存在的东西除了超越或“破”,都还需要“认”。

7.     本体在不同的世界,会显现不同的相。即,本体在不同世界有不同的投影。

8.     不是所有的“神通”都是以“心”为基础的,只有以“心”为基础的“神通”才是“真正”的“神通”,才是“自己”的“神通”。真正的“神通”本质上就是“心”在不同层面或世界会聚起来的存在形式所产生的功能。

9.     “神通”或各种特异现象会给人造成比较强烈的“自我”感觉,若执着于此,会影响继续向上的修行,所以是修行中必须超越的现象。

10.      “神通”使用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神通”用完后,还要回到“心”的本位,如果回不来,就容易产生“我执”,也就不是真正的神通了。

11.      到了法界后,所有的沟通就是一个简单的起心动念。

12.      从“相”走到“力”,再看“力”是怎么起来的,即看“力”的“起处”,是修行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关键。

13.      如果“心”的根立在了法界,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14.      修行时如果“心空”得太快,就会出现“恐惧”的感觉,其中原因是心底下的东西没有跟着起来。

15.      我们方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回归到法界。方法的核心就是把“心”打开,要让“心”里东西不断地往外走,秒秒地走,持续地走,不间断地走,并让“觉知”“活在”这样的一个“心里的东西持续外逸”的过程中,进而体察这一过程的原动力。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或手段就是用“心”持咒。

16.      一般来讲,修行中“心”(或中丹田)里的东西,下面的层次要比上面的层次更细微、更透明,信息也更丰富。

17.      修行中最高的地方,往往就是反应最精微的地方;而最深的地方,往往是触及不到的地方,人最深的是自己的心。

18.      修行中,真正最高的“背景”,是看不到的。

19.      从“第八识”起来叫“觉”,“觉”是“第八识”的一种功能;从“第七识”起来叫“知”。

20.      人体心脏“心尖”所在的区域是法界与肉体的交汇点,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在人体中存在的位置,而中丹田的位置则是阿赖耶识里面的东西向外展现的“窗口”,(故称为:心口)。

21.      “心”是最根本的东西,“心”是一切动力之源,所有凭空而起的东西都是从“心”里出来的。

22.      “心看”是一种全方位的“看”,是一种内外无分别的“看”,也是一种没有盲区的“看”。

23.      所有的表达,都是先有“心”,后有语言,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

24.      站在本位上,就可以直接看清你当下的状态,可以清晰表达你当下的状态。

25.      佛法一定是正向的,不是讲道理,是享受的。

26.      “自性”回归法界后,“自性”在法界的情况,我们是没有办法按之前的方式去认知和求证的,这是因为人证入“自性”所在的法界后,“我”没有了,“自我”被超越了,而之前的所有练习都是以不同的“自我”为基础来操作的。

27.      真谈“用心”,一定是以与法界相通为前提的。

28.      修行中遇到境界时,人们一般的习惯是取“相”不取“性”,而实际上真正应该证取的目标是“相”中所蕴的“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29.      能跟法界沟通的只有“我”这一主体。

30.      修行到最后,你的世界就是你心里的东西展现出来后的一种化现。

 

明法篇

31.      传统的修行方法,是把外面的东西往身体里面收,而我们的方法则反过来,把身体里(特别是心里)面的东西散到身体外面,体内东西扩散到的地方,也是“我”的一部分,是“我”的世界,这个“世界”比身体的世界大多了,这个“世界”里的东西比身体里的东西多多了,自然修行的速度就快、修行的结果就好。

32.      修行中的感觉永远都是真实的,但如何认识?如何理解?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3.           练功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把肉体对应的“场”一层层打开:先是“探测”宇宙中存在的相应频率的场,再与宇宙中存在的相应频率的场一层一层地去“对应、融合”,然后是“调用”这个频率的场,最后,再“超越”这个频率的场,去探测更高频率的场。

34.      “心”对肉体的修炼,就是法界能量对肉体的一种净化。

35.      试着描述你练功中的状态,特别是清楚、明白、细微地描述,本身就是一种很好、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36.           练功时,会面对层层的能障, 从每一层能障中“透”出来,就是一次进步,“透”出来后就会与所透的能障融为一体,自然产生“融合”的感觉。

37.      练功时,怎么舒服就怎么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8.      修行要一天24小时的第一层次的境界是让心中的东西不断地向外流淌,秒秒不断,并在“流淌”的过程当中觉察、体会、明白其中的问题与妙处(如流什么、从那流出来的?怎么发生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活在”或驻在“心”的层面(最高的境界、状态中,如立在法界。)

 

 

杂论篇

39.      我一直反对在修行上按自己看或听来的道理给自己设定标准,其实,只要一直明白自己当下的状态, 用心去努力就可以了。

40.           功夫是积累出来的。功夫一般要有三个条件,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练习,还有一个就是悟性(悟性决定着修行的效率)。

41.           全神贯注时就是“用心”。

42.      福德资粮也包含身体的资粮。

43.      一般讲:状态越高,能量就越弥散、越空灵。

44.           修行的进步,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同一层面强度的增加(量变);另一个就是频率的提升或不同能级层次上的升迁(质变)。

45.      每个个体都对应无数个层面的“能体”。

46.      身体中的能量一层层往外转,转出来的能量,还在自己的能量空间中存在。

47.           在对修行进行表达时,对状态的准确表达是第一位的,至于使用何种名相或词语并不重要。

48.      真信因果的话,就要有承担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愿赌服输, 选择了就要承担结果,没有道理好讲。

49.      在修行中,真正内外一致是最重要的,比所有的技巧方便都更有效。

50.      肉体可以“感知”到的只有能量及以下的状态。

51.      “自性”绝对是我们的经验中没有的东西, 是超越语言的;但是又是可以,并且是只能用“心”去证的。

52.      修行到最后,面对的对象只有“动”与“静”,所以只能通过“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来认知“自性”。

53.      烦恼即菩提,是因为烦恼、菩提是从同一个地方(心)出来的,但在身体不同的地方你会有不同的体验。

54.      到我们这里来,希望大家多讲你们修行的真实感受、真实状态或真实问题(这种感受、状态、问题希望讲的越清晰、越明白越好),我可以帮你们一起来判断,这样对你们更有价值和意义。

55.      修行最终会有一种由内而生的安全感、一种回家的感觉。

56.      诚心诚意做事时,法界也会贯通过来帮你。

57.      佛法是超越一切的。

58.      修行中的对与错的问题,都是针对自己的状态而言的。

59.      信因果,但不要迷信因果,更不要用因果去找借口。

60.      凡事有一利,也有一弊,如果你们没有证到,我在给你们讲清楚的同时,这些说法也会成为你们修行中的一个障碍。

61.      我与别人不同的是,我是做科学研究出身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结果的可重复性,我们的修行方法是符合这一特点的。

62.      修行中,要先学会规则、方法,然后再忘掉规则、方法;然而,忘掉比学会更难。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