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杨老师实修心语(八)

2017-03-07 和光同尘 阅读:6115 评论:0 Loading加入收藏

 

 

杨老师实修心语()

缘起与说明

    这里记录的杨老师的实修言语,都是因为各种因缘在跟杨老师见面的谈话中或网络回答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有价值或有启示的语言,目的是丰富、方便和加深对杨老师实修禅法—大日如来禅的理解,但因有些话语脱离了当时的语境,仅仅从字面理解会产生偏差或错误,为了杜绝理解的偏差和错误,以及未来传播中的以讹传讹,所以对所有言语中话语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的体系与语境中去理解,如果对言语中话语的理解与书中的意义产生了差异,请一定以《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的意义为准。

这里公布的实修心语(),是辑录的杨老师几年来在网上回答众位师兄弟们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是根据刘航兄提供的资料,并补充了一些杨老师最新的内容整理而成的,其中个别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做了调整,特此感谢刘航兄,也感谢各位提问的师兄弟们。这里公布的内容也经杨老师亲自审定。

在此,同时恳请同门的师兄弟,将你们听到的有价值的杨老师的话语,发给我(gmli@263.net),在请杨老师审定后,补充进去,供大家分享。

谢谢!

 

 

1.  时刻认清自己当下的体验是修行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谓“认清”是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其实当你在试着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当下状态的时刻,你正在不断地强化和体证所证的境界,这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过程,而且是事后可以反复进行的操作训练。

2.  佛菩萨(法身)从来就没离开过我们,他们一直与我们同在!

3.  我们应争取尽可能“呆/生活”在自己最高的状态。

4.  禅宗所说的“定”是没有出入的,“大定无出入”,禅宗所说的“定”必须是这样的,一旦进入就永不退转了,我的说法是24小时都在其中。

5.  我们普通人对境时往往会随着境界走,面对结果意识上不断分别流转;修行(做功夫)就是使你面对境界时不随境界分别流转(跟着“果”走),而是直接面对升起(幻起)的境界之源用功夫(首先,努力停留在分别意识升起前的“原态”;其次,在“原态”慢慢放松“心念”,静观其变;再次,体会并融入使“原态”松散开来的“力量”之中;…… ),所谓“够得着的地方”就是指你可以按上述方法做功夫的地方(或者说做功夫能“得力”之处)。修行可以改变你的立足点(“够得着的地方”),而这才是决定你境界的基础,这也就是在“因”上努力,古人说:但得本何愁末?

6.  信心的建立需要过程,这也就是我们的修行,当来自内在的信心由“心”中涌出并完全化解“自我”并不断外化时,“母子”相会的“境界”也就出现了。

7.  认识到问题所在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去实践!

8.  “心”里的东西是累世积下来的,非一次两次、一日两日就能搞定的。这也就是建议你们一定要坚持天天打坐的原因之一。

9.  老实面对自己是实修的基本态度和向上之钥。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让我们以自身的实践来验证诸佛菩萨之所教。

10.“空性”是超越境界的,所以用“体认”来证;证入“八识”,指的是证入八识的“心相”,还是境界,所以用“证入”来表述。理论上来说,一切境界中都有可能体认到“空性”,但个人经验若无足够功夫基础,甚难,因为我们的习性是认“境界”。

11.我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专门将“心相”和“空性”区分开来,这也是佛法不共之处,也是最难的地方,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福德资粮具足、功夫做到了,自然也就会有机缘过此关的。

12.“觉”是“自性”的一种“功能”,它不能离开“自性”与“对象/客体”而单独存在。“力”是“自性”“展现/起用”或作用于“对象/客体/障碍”时所显现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我们正是通过对“客体”的“觉”或“作用”这一过程来体证“自性”的

13.用了义经典来勘验自身所证,也是一个必需的功课。

14.佛所证的实际上也就是认清自我以后的真实境界,而“自心”恰恰是佛性向自我化现的第一重投影,若知道心在何处,也就摸到门边了。

15.学佛是我们自己的事,超越自己是起始也是终了,真超越了自己也就融入了法界,届时与诸佛把臂同行就成了真实境界,也就超越了“超越”本身。

16.任何能让我们转身探寻自我的因缘,都是我们的助缘!因为从究竟意义上来看,我们来此轮回的终极意义就是要认识自我的本质,早一点面对就早一点解脱。

17.我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的“自序”中曾提过“直传”的慨念,事实上,当你全身心投入持咒练习时,借助咒音完全有可能与所持咒语相应的本尊沟通(形象的说法是电线通上电源了),而身上所感受到的反应则是本尊的能场与你自身能体相触后的感应,当然最高层面的沟通应在“心”的层面(各种“感悟”)。

18.探寻一条实修之路并将此路径记录下来,应该说是我这二十余年的主要成果。其中关于路径的记录也是研究以后的选择,其特点就是只提供路标和行走的方法,而对沿途的景色基本略去。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是因为修行之路沿途风景太多无法一一描述;二是怕文字表达引起歧义;三是这方面古德们已留有大量文字;四是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感觉、关注点、文字能力等诸多个人因素随时间都是一个变数,如果用一种描述把人套住了则罪莫大焉。所以,大家就熟悉了我的一种表述,那就是如果你相信我所说的,那就先操作起来,体会到什么就是什么,你可以自己用文字去表述你的体验,然后与经典去印对,从而避免因文字表述和理解过程中产生的歧义误导自己的修行。

说实在,二十余年实修的时间其中的经历会有很多,能表达出来的当然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我尽量将其集中于对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内容的表达,更多的体验我是希望各位有缘人自己体证到了后再互相交流,那样大家才更有成就感,而且也可免受暗示,老老实实地走下去,真实受用,不自欺也不被人欺。我想这应该是符合大众利益的传播方式吧。

19.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任何一件简单的事,做一次、十次、千次、万次,你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所谓“功夫”也就是指对一件简单事情千万次重复、体悟之所得。我们的修行亦复如是。

20.修行要在你可承受的前提下慢慢前行,这样可以慢慢建立起自控能力,此过程中佛号是很重要的保险带。

21.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各种“能障”我是用“密度”来区分的,“能障”层次越高,其“密度”就越稀、所占空间就越广。超越各种能障的方便很多,各种修行方式皆可一试,但个人经验,诚心持咒是最殊胜的方便。

22.看经时注意一下因地与果地菩萨的差别,六祖无相颂(《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所言是果地上的事,我们凡夫是在因地上!如果你能做到了,说明你在这一点上已证果地;如果做不到也不用自责,我们就老实承让这一事实继续修行即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在因地上(充其量是个因地菩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能就是个凡夫而已!)。这也就是我为何在各种场合一直强调经典的“印证”价值之原委了。

23.烦恼实际上就是由“心”(中丹田处)中升起的一种情绪,体查到了直接(当下)“拿住”(不要再继续进入意识去分别),然后用功将其“散”掉即可。

24.智慧是基于实相的圆觉,如果是这样的状态,一切障碍都是清晰明了的,也就不再成为障碍(即始当下不能转化,也不会挂在那)!我们通常所依的不是“智慧”,而是分别意识,是一种基于“道理”的明白,以及因明理而产生的“果”。这样的“修行”虽然也能有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强化了习练者的“意识”。我所推荐的方法试图截断感觉向分别意识的传导和依次而生的分别,直接用“心”对障碍点本身着力,若能做到并成为习惯则可自然超越分别意识,突破修行最大的障碍——“意识”,进入相对简单的生活状态。

25.真正的修行是世世的累积,现在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按密宗的说法是加行位的功夫,仅是积累一些修行的资粮,因此坚持是基本的要求,我的基本建议是设定不同的阶段目标,1个月、3个月、1年、3 年、…….如果你真能坚持3 年下来,那我们就可以真正讨论一些修行的问题了。

26.所谓设定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每日坚持不懈,从百日、半年、一年至三年,直至从中得到乐趣,由坚持修行转为离不了修行,这事就有戏了!

27.修行是一个高度实践性的科学过程,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不要拘泥于任何固定的方法,而要从原理上去把握,建议对书中相关内容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去研读。

28.对初习者而言,主要是积累各种经验,经验多了才有比较和选择,所以,在个体能承受的前提下,坚持下去是入门的基本条件,但一定要适度,强度过大是不安全的。

29.修行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坚持做就是了,功到自然成。另外,在过程中也可以试试不同的持念方法(如:放松一点;或让念的起点更细更柔一些,使咒音的能量能渗入能流的中心;),看看有何不一样的反应,慢慢找到自己的方法。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尝试和提升的过程,所谓“智慧”也是这样逐渐增长起来的。

30.其实一切的感觉都是心中郁积的能量/物质(或“业”)散至身心不同部位后的觉受,一旦散掉后也就不复存在了,相应的觉受也会改变,这就是修行的过程体验,也是需要你们自己积累的经验,有了经验很多事才好交流!

31.由于“心”的层面不同,所以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破关”,但都是当下一些境界的突破,我把它叫做超越“能障”。

32.修行过程中的现象,当不迎不拒、顺其自然,在能承受的前提下先积累经验,不用专门去应对,如果反应太强烈,可适当减缓练习的强度,尤其是不要过于用“意”。

33.修行人还是现实一点,从自己做得到的地方起步,老老实实去做,然后自然会有相应的结果。行而后有经验,才可能总结,然后再回过来继续去行,如此循环递进,这就是“修行”了。

3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定数,所以就按你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走吧。反正经验多了,如何选择的问题才有讨论的基础。

35.“观,反观”、 “觉起,觉灭”是“操作”; “能所合一”是“境界”; “体证空性”,这是超越生死的根本,无上的菩提大道,也是佛法真正不共之处。

 

                         

36.当年我选择练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想找一个能不受环境、气候、时间影响的健身方法,最后,我选了打坐。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我就只有这一健身方式,目前看来,效果是满意的。当然,如果有时间和条件,增加一些体能方面的训练肯定也是有助的,我的一个习武的朋友就是打坐、跑步、练拳结合做的,效果也很好。所以具体选择,还得自己根据条件来定,我的经验仅供参考。

37.我推荐给大家的修炼方法,还可以表述为:(1)、建立起主体、能体和肉体三者的关系;(2)、通过对能体的认识体证到三者的互动关系;(3)、以主体为源,向下转化、提升能体和肉体;向上探寻主体的源头!

38.练功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其中有一些(不是全部)是身体调整的正常现象,对这些现象,不要轻易下结论,先作为经验存着。同时可以按以下建议尝试应对:(1)、保持对身体变化的觉知,对各种反应只是受着,不要专门去抵抗;(2)、坚持每日正常的修行功课,若受不了,可适当降低一下强度。

39.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言,建议把它当作一个过程去体验,关键是“明白”或“内证”无所住状态下“心”是如何生起的(包括起处、过程和结果的状态,如果可能,进一步体证能使其“生”起的内在动力)!

40.超越第七识的方法是体认(或内证)到第七识是如何生起的,一旦体认到了就不再受七所惑,从而自然超越了(详见拙著第二篇第三学部P51)!超越了第七识后,境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原来起心动念的根为第七识作意所构造的境界,而现在则直接由“本体”(第八识的相)生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操作应该就是在此境界下对“心”生过程的体认/内证,希望籍此来体证空性,实现由“相”至“性”的超越!

41.其实证知了“空相”,第七识也就同时已破了(可看看书中相关说明),以后的“知”只是起用而已,用过也就归位了。

42.书和经典是地图,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当下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下一步行动的方向。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当下最高的境界是什么,然后,争取能立住,等那时再依经典来判断所立之处在那儿,否则只能是分别妄想,越走越远。

至于第六、第七,本质上都是自我意识不同层面的聚集状态,按《如何安心如何空》的定义,意识聚集在大脑为第六,超越大脑后为第七,分别时是第六识起用。作此区分,主要是便于修证时有个比较。众生在轮回中,俱生我执(第七识)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六、七同时存在是自然的,只是我们自己当下意识聚集在何种状态的问题。

43.近期有多位朋友均处于向“身心合一”的状态转换,由于经验不足,操作上不甚清晰,往往走着走着身心分离了,以致退入第七仍不觉,肉体的转换也不得力。在作者所介绍的操作中,是通过“全身心”投入的练习(持咒、吐气)来使习练者逐渐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再展开后续对主体的体察功夫,如果不能保证身心合一,就暂时先不忙着做下面的功夫,切记!

44.打坐时,双盘姿势是最好的,也是高层次修炼必须。初练者,可先选一种容易的单盘姿势练习,能双盘时就尽量双盘,熬不住了再改为单盘继续坐;至于双盘会有何反应,试了之后就明白了。自己的经验是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多积累经验,不妄下断语。

45.关于“觉”的操作其实内涵甚广,总体而言是由粗渐细、由浅至深、由局部至整体、由笨拙到自然的进化过程,这中间的每一点提升都是功夫的积累结果。而最重要的?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