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发表

练眼:《喜悦无处不在》与明心见性

2022-12-17 ATK 阅读:1293 评论:1 Loading加入收藏
《喜悦无处不在》与明心见性
前段时间特别喜欢一本书,《喜悦无处不在》。想聊一聊,关于作者所说的开悟状态,与明心见性的异同。
除了喜欢之外,我读这本书也有一个目的,就是所谓“练眼”。我想看看各位“开悟”的前辈都都悟了些什么?
当然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评价所谓境界高低,每一位前辈的开悟境界我都很喜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我只想说一说其中的区别。这个区别的参照系呢,就明心见性为标准。
先说结论吧,《喜悦无处不在》的状态,与明心见性并不是同一概念。
 
《喜悦无处不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她自己开悟的经历以及开悟之后的状态。当然作者本人,并不认为自己这个状态叫做开悟。用她的话说,她只是活在真实之中,没有了自我。
作者原本是个重度抑郁患者,在疗养院的修养当中,无意间穿破了黑暗的最底端,转而体验到了极致的光明。纵观西方灵性作家的经历,很多人都是这样开悟的。如《当下的力量》、《与神对话》、《灵性 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等等书籍的作者们都有过类似的一段经历。
他们在开悟的瞬间往往与一个问题有关:我是谁?痛苦的“我”并不真实存在。
简单介绍一下书中作者说提到的一些开悟状态:
1没有自我感:并不是没有感觉,而是没“我”和“我的感觉”之间的二元分别。
2不受思维的牵绊:我们的痛苦并非完全来自于事件,而是更多的来自于我们给事件附加的意义。那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对于“自我”有好处的,就是好事,相反则是坏事。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于“自我”的存在受到威胁。
3无分别的自然应对状态:做事并不是基于思维的预设和判断,而是简单“事来则应”。当然这个状态是区别于低等动物的纯粹生物本能的。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在意的,也没有什么东西会被威胁,但并不代表没有分析思考能力。
4有爱而无情,爱是“生”之力自然的一种表达。而情则是基于“自我”好恶的一种牵绊。
 
我尝试去“现量”这样一种状态生活了一段时间。所谓现量,就是用心去跟随、模拟、营造这样的一个状态。
尝试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虽然没法完全做到作者本人的状态,但大体上比较接近作者想要传递的东西。一开始我是想知道她说的是不是就是明心见性的状态。
后来呢,经老师的提醒我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事与明心见性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这里面一直是在讲一种“状态”。只要一提到“状态”就跟明心见性没有关系了。古圣们对明心见性的描述是“超越一切境界”。任何所谓的“状态”都是一种境界。而非心的本体。
也就是说书中所描述的这种“超脱”,是在讲一个“超脱的状态”,这是心的无数状态之一,那“心”又是什么?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沉浸在这样一个状态里,不尽浮现出一个疑惑:既然已经超脱了一切的痛苦,那为什么还要再去探究“心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萦绕了很久,我总是隐隐觉得差点什么?
 
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评价佛陀的状态,称之为一种“神智清明的精神崩溃”。我觉得这个评价用在书中所言的状态挺合适的。记得另一本书《灵性 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作者杰德·麦肯纳也是用这个词评价自己。
我觉得书中所言的状态,似乎是另一层面上的二元对立,即空和有的对立;“无我”之空与“万物”之有之间的对立,无我(没有“我”的存在状态)与万物(也包括“我”的身体、感受)之间也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样一个“超脱”的状态是不能自主的。这里是一个“悖论”,既然要无我,就不应该有“自主”的概念。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样一个悖论。先做一个比喻:如果我们的生活是一场电影,那么跳出电影,以观众的身份去看待整个电影当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无疑这一种超脱。但以观众的身份看电影,和以导演的身份看电影仍是不一样。
从实体的感受上来讲,一切境界皆由“真空”自性而生,超越于一切世俗之物并不一定就是证悟了自性,也有可能是一个极致的“空境”——心的一种状态,而非心的本体。既然一切由自性而生,那自性为根的明心见性必然是有对万物的主控权。但这主控权也不是掌控一切的造物主。(理论上是有这个“权限”的,有权限也不代表有随心所欲“功力”。至于行者的“愿”想不想在这方面下去功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个主控权可以是改变事物的神通功能,也可是知、觉的智慧功能。在经典当中对佛的描述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无所不知的,但佛又并不是一个会按照主观意愿随意操控世界的存在,它也没有主观意愿。
只有谈到这个主控权,才能理解佛的存在,才会理解为何佛会有加持力?为何诵经念佛会有消灾去厄的效果?佛不会如人所愿的给人升官发财,但却有将一切“障碍”瓦解、转空的能力。无碍,并非无事,而是无执。未显化的“业”逐渐转空,已显化的“业”自然流动,自然消散,心无所执,不生新“业”,不造轮回。
在反过来,有主控权了,有神通了,是不是就是见性了呢?也不一定,“有主控权”也是一个状态。明心见性,求证的是“能产生”主控权的“主体”,而非这个“功能”。人在不同层面上用心,都会有各自层面的主控权。从层次上来讲自性的主控权,一定能它等动任何相,但任何相都不能动它。
 
要说明心见性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其实跟状态没关系。什么状态下都有可能见性,见了性之后呈现什么状态都有可能。
只是说,心越能入定,越容易知道心动伊始与心动之前这个“从0到1”的过程,进而在“心动”的过程中,知道“心的本体”是什么。至于心动之后,心呈现出什么境界、状态,那就是形而下功力的事情了。不可否认前辈圣贤描述开悟后的精神状态与本书中所言状态很相似。但那终究是描述状态,而非描述心的本性是什么。只能说,有了对心的本性的认识,随着形而下转化的功夫逐渐深入,必然会逐渐趋向于此境界、状态。但就见性本身而言,有人见性之后呈现一个“圣人相”、“慈悲相”,有人则呈现“真性情”、“无拘无束”。这些都是已经化现的“业”自然流动、自然呈现的结果。这些所呈现之现象,也会随时间流逝,功夫的加深而逐渐变化,逐渐转空。
书中说的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但事实上在“有我”的状态下,也是有可能见性的。见性与何种状态无必然关系,无非是心呈现出“有我”和“无我”等等不同的状态,那么这个呈现不同状态的心的本质并没有变化。至于见性之后,如何化解自我,这都是属于“悟后起修”的部分。每个人见性时的状态不同,对悟后起修的描述也不同。

下载| 打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1. 一叶行者2022-12-17

    没有“我”,那么作者每天能生活工作的“那个”是谁呢?他是“无我”还是对新的层次的“主体”没有清晰的认识呢?佛法的“无我”是指“无我相”,不是没有“主体”,自性和基于自性的各种显现还是“有”的,而且是可以自主的。佛的主观意愿是人人都成佛,但是在自性层面,佛与众生平等。

    X

    修改评论

实修世界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