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评论

征集讨论话题

太好了!顶!

评论人:shixiu_admin 评论时间:2016-02-26

浅析善人道与安心法要的不同

受教

评论人:sxsjliu 评论时间:2016-01-03

浅析善人道与安心法要的不同

善人道方法的核心实际上是宗教中的“忏悔”(基督教、佛教中都有),当然“真忏悔”对解决某些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当众“忏悔”确实涉及个人隐私,不符合现代文明的价值观,但也有某种意义上的“灭我”的作用。

评论人:gmli 评论时间:2015-12-22

浅析善人道与安心法要的不同

评论人:sxsjliu 评论时间:2015-12-19

转发:莲花座下的修行

读后非常受益!前辈文章指出的问题,对照自己色色有之,愧心升起,我慢贡高暂时隐退,每一次直面内心的自己时,都会出现类似状况。破除俱生我执的第一步,我想应该是真实的面对自己内心,然后保持对内心的觉察,不能觉察和直面就谈不上破除!此刻又想起老师经常强调的话:“先做一个真人,老老实实,对自己负责。保持觉察力。。。”感谢前辈!

评论人:yiyejuechen 评论时间:2015-08-20

转发:莲花座下的修行

感谢孔老师的无私分享!

评论人:ZHUNTXZ 评论时间:2015-08-18

转发:莲花座下的修行

谢谢英雄兄的回应与勉励!

评论人:jifeidanda 评论时间:2015-08-13

转发:莲花座下的修行

认识孔兄也有七八年了,认真拜读了孔兄的大作,深受感动,一个在世间做事的人能坚持二三十年,不放弃的认真学佛,而且时时能够深入细致的批判自己,直面俱生我执,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孔兄说要灭度我,这个我就是俱生我执,确立这个目标非常重要,如果目标不明确,最后修的结果就是另外一个了。宗喀巴大师说,要破我执,必须先认识我执是什么。宗喀巴大师举例说,如果一个人在悬崖峭壁边上,被人推一下,马上就要掉下去了,这时自然就会有“我要死了”的强烈反应出来,这个我就是俱生我执。除此以外的其他解说,都是哲学概念。学佛是一个熟处转生,生处转熟的长期过程,熟的是我执,要转生疏,变的不熟悉;我们生疏的是无我,要转熟,在心相续中变熟悉。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因为习气,积重难返,我经常会有气馁的感觉。我相信当年释迦摩尼佛也必然经历过同样的过程,如此,对佛更加增加了一份敬仰,佛完成了这个转化过程!记得读阿底峡尊者传记时,说阿底峡尊者最重视皈依三宝,当时藏地有人就挖苦说阿底峡尊者是“皈依上师”,只知道传皈依法。阿底峡尊者听说后非常开心,说如果他们真这样说的话就是对他最大的夸奖,因为皈依三宝是一切的开始和终结。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三宝可以皈依的话,当我们气馁的时候,还有什么可以拿什么来支撑呢?最后祝愿孔兄及各位同修,包括我自己都能早日解脱!!!祝杨老师吉祥如意!!!

评论人:herohua 评论时间:2015-08-13

转发:莲花座下的修行

非常感谢!

评论人:jifeidanda 评论时间:2015-08-12

转发:莲花座下的修行

曾见同修把孔前辈文章打印下来,细细阅读,圈圈画画,想来获益良多吧。

评论人:lzlmh2518 评论时间:2015-08-12

第 27/31 页 共 618 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26 27 28 29 30 后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