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
八月 31, 2018
龙山行者
阅读:2,481
评论:0
虞美人 生死何时了 答红心莲友
莫寻生死何时了?自性知多少。万年明月语东风,只看花开尽藏自心中。
桑田恨海今犹在,只为迷情碍。不知重重几多愁?坐看千江春水向东流。
玉楼春 明心见性 答红心莲友
若问此心何处起,膻中清泉波不已。逆流而上觅泉源,源中蕴含真佛意。 迷妄难逃生死事,可叹人生成既济。红尘...[阅读全文]
我的实修报告:从文人到匠人
十一月 4, 2016
好好学习
阅读:2,470
评论:1
一
关于修行,老师有过这样的嘱咐:“修行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因缘,不同的人互相之间是不可比的,关键要把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用足,不要跟别人去比,但可以跟自己的过去比。”(见《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第156页)
关于个体化的修行,老师在《论“众生平等”》一文中则如是开示:“佛性平等,表明任一...[阅读全文]
科学精神与实修实证
一月 24, 2023
小蜡烛
阅读:2,444
评论:3
科学精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它何以成为修行的精神内核?为何说实修实证本身也就是学习如何做研究的过程?科学精神是如何体现在毗卢禅具体的修证过程中的,会如何影响我们每一步的选择?本文希望能围绕这些问题,结合笔者个人的研究与实修经验做一些探讨和分享。
《大日经》中有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如实,也就是求真,是佛法与科学共同的精神底色。首行先生...[阅读全文]
从参照系的变化体会修行的进步
十一月 4, 2016
好好学习
阅读:2,418
评论:0
修行每有进步,向老师汇报,是这几年来的一个惯例。
没有见到老师时,心心念念想的是要向老师汇报,见到老师时,发现自己常常是词不达意。于是努力地换着说法儿词穷地表达,老师则是换着角度问,有一次,问答均到关键处,有那么些意思了,老师追问:参照系是什么?
于是明白参照系很重要,从此对参照系细细密密地进...[阅读全文]
关于”品”的操作
十二月 13, 2017
行一
阅读:2,371
评论:0
“品”是老师在回答问题时用得很多的一个词,实修心语里,关于品这个操作的有三条:
实修心语164条:练功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去“品”,用心去“研究”,这样才容易进步与提高。(“品”就是用“心”细细体验的过程。)
实修心语47条:用“心”品极致状态(感觉)的细微之处,是修行进步的窍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