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心念佛”的体会
八月 14, 2011
欣欣向荣
阅读:8,477
评论:0
其实,杨老师,我接触佛法最初的想法是想把身体调整好了,可现在看起来心性的修养和修身同样重要,甚至要重于修身。(恭喜有此认识。)但修心(“破第六识”)其实也是一个功夫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没有对修身程度要求不高的做法?(答:一心念佛)。
以上是7月份时请教杨老师的E-mial摘录,红字部分为老师的指正。
但何谓“一心念佛&rdqu...[阅读全文]
慈悲与智见-西藏佛教新旧译派的整合
十二月 8, 2010
转载
阅读:8,476
评论:0
慈悲与智见
新旧译派的整合
丹增嘉措仁波切著
(讲于维吉尼亚洲布斯威尔之UMA)
今天所要讲的,多少有些自述的性质。
很久以来,我始终一心相信,宁玛、萨迦、葛举和格鲁四派,就其空观而言,都是显密合一,属于中观应成派。因此,我一直很想了解这几派对见、修、行的不同看法,而且一直在这一方面努力。
尽管在印度并无新派旧派之说,可...[阅读全文]
禅画不二—— 真空妙有
一月 18, 2015
白茅
阅读:8,468
评论:0
禅•画不二—— 真空妙有
侯素平
佛典中有“非空之空曰真空,非有之有曰妙有” 。小乘禅讲“缘起缘灭,诸行无常”是有,大乘禅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空。这里的“空”“有”离于差别,打破二元,并不对立。在禅宗来说,“空”不离“有”,“有”不离“空&rdq...[阅读全文]
杨老师实修言语整理(五)
八月 31, 2011
和光同尘
阅读:8,446
评论:0
杨老师实修言语整理(五)
缘起与说明
这里记录的杨老师的实修言语,都是因为各种因缘在跟杨老师见面的谈话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有价值或有启示的语言,目的是丰富、方便和加深对杨老师实修禅法—大日如来禅的理解,但因有些话语脱离了当时的语境,仅仅从字面理解会产生偏差或错误,为了杜绝理解的偏差和错误,以及未来传播...[阅读全文]
“禅”义探讨
六月 18, 2012
yhy
阅读:8,111
评论:0
“禅”义探讨
近日,与友人交流中因多种机缘常涉及“禅”的议题,无意中发现对“禅”字的理解和使用,我们实际上经常是朦胧、模糊的,缺少准确定义,因此,在具体交流时就容易产生许多误解。于是,有了想对“禅”字的定义进行探讨的愿望。
从资料来看,“禅”字的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