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域的习俗和工作的关系,自己的应酬比较多。上了酒桌,不喝吧,总觉得不够意思,于是只好举杯了。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分享了一个喝酒的经验,就是在喝之前,观想酒杯上方有个梵文“蓝”字放光,照耀着杯中酒,使杯中每一个酒分子都变成了“蓝”字,然后再喝。总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但每次一上酒桌,便将此法...[阅读全文]
首行先生关于入流、主体与心和全身心投入操作的指导实录 2020年6月 关于入流 有缘行者:老师,上一次跟您见面是去年12月份,这半年左右的时间,我主要是按照您上一次跟我说的在中丹田持咒,尽量让自己深入下去这样一个方式来操作的,我觉得还是挺有帮助的。我也体会到,我原来对心流的...[阅读全文]
诵读楞严,忽然又找到了主体呈现的感觉;大概加行的功夫也刚好到了一定的阶段,除了腰部的暖相逐渐弥漫外,似乎心底也开始松动、变软了。 持咒似乎也有了一些新的感觉,只要柔和、舒缓地持咒,无论发声与否,感觉咒音好像隐约地可以渗入心能,与心能有了某种程度的谐振了? 持咒时,内观(觉察)、内听自己的咒音比较容易,渐渐地可...[阅读全文]
解读黄檗无念禅师《牧牛图颂》 本篇黄檗无念禅师《牧牛图颂》应合自宋朝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十牛图颂》流传很广,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极大。《十牛图颂》从宋朝至今有不少禅师皆和此颂以来表达自己对于禅境次第的认识。黄檗无念禅师的这篇《牧牛图颂》全诗十首,首首...[阅读全文]
1:自性心相的体察。 通过对境的不断返观持续向后台退,退到退无可退处,放下一切,舍身一跳,蓦然之间,心灵脱落(心有一种与一切脱开的感受),进入到“空灵”之中,心溶入空,心空化一,无形无迹,自由自在。这就是心空到“极点”的初始感受。(这时喜悦无量,才对修行有了初步信心)。 &nb...[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