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空灵无我,只有内在的振动感和肉身障碍点(心率或局部疼痛)。内在的振动,似乎更趋于源头,超越了“我”觉,“我”觉对之不起任何作用。如果没有特别的外缘,心脑活动就比较平静,可以感受内在振动向全身的逐渐弥散。 打坐持咒,能明显感觉到脑部和头顶部的不通畅,同时&...[阅读全文]
今日起床就开始打坐,想试试双盘,突然发现还是盘不上(打坐完再试,发现又可以了!看来还得练习)。 今天最大的不同是:打坐之前,把杨老师的书又看了一下,主要是关于修行方法的那一偏。看完后结合自己的体会,深有所得:前一段打坐时把很多时间又浪费掉了,应该把老师的书好好看看。今天按照老师所讲做了一遍。整个打坐的过程如下: 一、上如意座后调整好身心。 二...[阅读全文]
这次见杨师时,感到他在我心口深处轻轻橇了两下。回来后除了静坐外,一旦想起来就持名念佛,自己感觉比较得力:主要是,一念动起来便能有效地撬动深层的能量反应(感谢杨师)。开始的几天里,胸前受阻、象个大盾牌压的难受,知道是从深层翻出来的杂质使然。这两天一方面疲劳嗜睡,另一方向,上半身和头部都很涨。 念佛成...[阅读全文]
2009年对我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从年初的心死到年末的心活,非常具有戏剧性。 从2008年经许兄介绍认识杨老师,开始有一点实修起,到2009年2月认识西康藏区格律派金刚上师-图登金巴堪布完成了皈依佛门的仪式,算是正式踏上了修行佛法的道路。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初即感觉在业务上已无处用力,索性也就暂时放下了,一心专研佛经,专心念咒...[阅读全文]
不同修行阶段参照系和主体的浅析 前几天小组里讨论主体、参照系等概念,我觉得如果从普通人起步,以“从够得着的地方入手”为原则,梳理从普通人开始的不同修行阶段修行者的主体、参照系,可能会对理解这些概念有帮助。 首先复习一下老师所讲的主体和参照系的概念,主体泛指以自性为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