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心挂碍的惯性 今天上午参加了一个千人规模的讲座活动,感觉并不好。现在反观:在昨天下午在见当事人及发票的过程中自己这就缺少觉,甚至在去见人的路上就有些不耐烦—–内心有一种隐隐的矛盾:一方面对自己及整体有了一些感觉,知道(虽然不太清晰)了大致的方向;另一方面对过往自己结下的缘分及其在活动中间的重要感又有一种牵挂(向往)...[阅读全文]
前两天自己习性发作,整个人的状况多在习气做主之中。在习性发作的当时,既不是完全的无觉–不时“知道”自己的习气在做主;也不是完全的有觉–觉的连续及力量又不足以终止、转化习气。那情形仿佛是在给习气放假似的。 反观自己的生命历程,其实习性一直在不断地(间歇地)发作,只是对这个被动、痛苦的过程反应有...[阅读全文]
公司成立伊始,我们出差去贵州拜访了潜在客户,有些东西向诸位汇报: 一、世事无常,珍惜缘分 在贵州期间我们抽空上了一次梵净山。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梵净山建成了索道,原来从山下到金顶号称八千步,常人登山需要四小时左右。当一行人穿越茫茫的原始森林,边喘气边檫汗、断断续续朝着山顶移动时,大家都没有了念头,再加上心...[阅读全文]
从人们相互的招呼到手机收到的短信,哦,又到了送旧迎新的日子。 回顾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工作,自己经历的职业过程—从被动无措、疲于应付到心态初定,向各位报告如下。 一、个人习性与信托责任 反观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和冲突,根源就在于两者的混淆。一般人既搞不清什么是个人习性,也搞不清什么是信托...[阅读全文]
以前很喜欢看克里希那穆提、阿玛斯、托尔等人的书,常常沉浸在他们的“清明、理性”之中,当时也有不少收益,只是不明白杨师为什么不肯他们。近来偶然再翻这类书,仿佛是个旁观者在看着他们的境界似的。。。。。。奇怪,为什么自己在这里“荡漾”了这么长时间? 这些天与太太在看杨师在广西的讲课碟,她提出一个问题:&ld...[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