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夏至,再次迎来长江文化讲习堂的“守正创新谈中医”。浩然博士的真诚与沉稳,让我对他产生一种莫名的信任。他这次传播的内容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中医。因为自己年轻时不懂得爱惜身体而消耗过度,以至于身体很早以前就有不舒服的感觉。从早些年的四处求医问药,到向外求的心死,自己发心一定要找到一条自我调理,自主健康的方...[阅读全文]
我1982年大学二年级时,先后习练“灵异掌”和“活络锤”,体验到气感。 1985年工作后,读了一些道家和佛家的书。1986年仔细研阅了有历代多家注释的【金刚经】,感觉这是自洽、无悖论的圆融理论。还听了SZM先生讲解的天台宗理论,习练六妙门。  ...[阅读全文]
“证入第八识”,是我们修行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我们人主动修行可以达到的最高状态,是见性前的关键准备,而见性则是一个有心主动准备、无心被动突破的过程),我们一些同修也有过自己“证入了第八识”的体验,也认为自己“证入了第八识”,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呆不住而经常回到七识的反复状态,让自己狐疑,甚至怀疑老...[阅读全文]
在2024年的修行报告上,承蒙杨师厚爱,予以指点:懂原理后,坚持操作很重要。我一直心念着这句话,在我目前够得着的地方努力前行! 第一季度晨起一座47天,上座率是52.22%。上座的时候是自然而然醒,是有力量的,是有跟菩萨链接的,上座是舒服的。比起去年,上座有明显的进步,能吐气10分钟,外圆功静练能完整做下来,持咒的时候大部分的时候能与菩萨相呼应,能感受菩萨的力...[阅读全文]
分小组共修学习或许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yzs/yzz/文 老师在《毗卢禅实修体系架构逻辑》一文里,其实是批评大家想追求“快”的想法的,就要求大家简单操作就好。从我自身的体验上来讲,“快”我们不追求,但是有效和高效的学习却是可以探讨的。下面结合最近的小组体验,分享一下自己认为高效学习的经验。 &nbs...[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