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承蒙杨老师指点本心,很有收获。今早起来,打坐了两个小时。坐中,真正体会到了杨老师所说的在肉体和能体之后,持咒起处的本心。这时候,感觉不用管是呼是吸,只体会到咒从本心处发起,不停地持诵,不出声,心中默念,但很连贯,持续不断。身体经常在动,随他。感觉能量生起,聚集,一会儿又没了,知道只是现象,也不去管他。只是连续不断地默念持咒。体会到本心不是...[阅读全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 如果说“见到过自性”还能靠老师带过来,“取对了自性”尚能依靠见地,那么,走到“时时可以见到取对的自性”就是自己溯洄而上、扎实做功夫的过程。由于习惯的力量、境界的牵引、功夫的不足,初见自性之后,我们总是容易“立不住”,这时需要的练习就变成了反复地由我们聚起来的地...[阅读全文]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讲述人:慈舟行者 整理人:WJZ、YY、LWW、CY、LQ 初校:CY 审校、注释:慈舟行者 慈舟行者:我们今天说一下题目啊,各位同学啊,这个题目呢,叫“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我把题目写下来啊,因为讲着讲着可能越扯越远,可能到最后题目都给忘了啊,所以呢,就是我们先把题目...[阅读全文]
以自性为根的“在状态”与“小心求证”功夫的日常化 定义: 在状态是指行者超越第六识的前提下,以心为主,由内而外,身心一致,大脑无分别的简单真实状态。即面对外界各种现象时,大脑分别意识未起前的简单状态。 而以自性为根的在状态,是心跟自性联通的前提下,以心为主,身心一致,大脑无分别的简单真实的状态。 在状态自然应对,就是在不加分别的情况下,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