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对“不要追境界”的进一步认识

三月 21, 2023 微尘 阅读:2,025 评论:7

今天早上这一坐坐了124分钟,将五个咒加九字真言全部按顺序持了一遍。我感觉这一坐挺有代表性的,也让我对“佛菩萨给你什么就是什么,不要追境界”有了进一步的、更清晰的认知。所以我决定将这一次打坐的经历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持准提时,很快便出现各种杂念。以前我对这种情况会有评判,觉得自己不够专心,但我现在知道那是咒的力量帮我将心里的东西翻出来了,于是...[阅读全文]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十一月 17, 2023 慈舟行者 阅读:2,691 评论:6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讲述人:慈舟行者 整理人:WJZ、YY、LWW、CY、LQ 初校:CY 审校、注释:慈舟行者   慈舟行者:我们今天说一下题目啊,各位同学啊,这个题目呢,叫“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我把题目写下来啊,因为讲着讲着可能越扯越远,可能到最后题目都给忘了啊,所以呢,就是我们先把题目...[阅读全文]

2024年12月15日学习及复盘报告

一月 14, 2025 唐卿如 阅读:1,214 评论:6

以自性为根的“在状态”与“小心求证”功夫的日常化 定义: 在状态是指行者超越第六识的前提下,以心为主,由内而外,身心一致,大脑无分别的简单真实状态。即面对外界各种现象时,大脑分别意识未起前的简单状态。   而以自性为根的在状态,是心跟自性联通的前提下,以心为主,身心一致,大脑无分别的简单真实的状态。   在状态自然应对,就是在不加分别的情况下,以...[阅读全文]

望穿秋水的最后一公里

九月 2, 2016 贞贞 阅读:3,862 评论: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 如果说“见到过自性”还能靠老师带过来,“取对了自性”尚能依靠见地,那么,走到“时时可以见到取对的自性”就是自己溯洄而上、扎实做功夫的过程。由于习惯的力量、境界的牵引、功夫的不足,初见自性之后,我们总是容易“立不住”,这时需要的练习就变成了反复地由我们聚起来的地...[阅读全文]

生命体的生命态假说

七月 4, 2025 yhy 阅读:1,160 评论:5

      基于传统圣贤的生命观和我们对生命实相的认知,我们可以对生命体状态以假说的形式进行一个表达,以便下一步用今天的术语来对传统中医进行介绍。 生命体的生命态假说(参照图1): 生命体的生命态由主体(神识)和显、隐两态构成。所有可以被现代科学认知的对象均归属于显态,而现有科技无法认知的对象则归属于隐态;现代医学的研究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