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评论

用资源帮助自己

“重要节气:四气两至、女子月经前1~2、天从黑到白转换、初一、十五。” 请问:怎么理解,能否细化下,包括相关原理,谢谢!

评论人:fisher 评论时间:2023-12-28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赞叹

评论人:亦真 评论时间:2023-12-16

中丹田的新变化

感恩!

评论人:舒 评论时间:2023-12-02

中丹田的新变化

chicken road https://www.pgyer.com/apk/apk/app.chickenroad.game

评论人:yhy 评论时间:2023-11-29

几类“杂念”浅析

评论人:慈舟行者 评论时间:2023-11-21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谢谢您的指点,这是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评论人:慈舟行者 评论时间:2023-11-20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表达和思路比较清晰。 有一个小建议,能否从毗卢禅体系去看唯识,从实相的角度,而非从历史考据或者推理的角度,如果依止科学精神,从毗卢行者的视野看唯识,对行者们的修行或许会更有助益。

评论人:龙山行者 评论时间:2023-11-20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认真读了全文,感觉作者功底深厚,知见很正,佛学历史讲的十分通透,物理学方面的引用也十分恰当,赞!

评论人:liudong 评论时间:2023-11-19

结合唯识讲佛法、佛教和佛学的史观之不同

值得强调的是,“识”的涵义包括人类认知作用过程中的“作用”、“作用的过程”和“作用的主体”,且该“主体”被认为是包括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等不同层面;而人类认知作用过程中通常所谓的“外部世界”,不是唯识学中的“识”所涵盖的对象。

评论人:慈舟行者 评论时间:2023-11-19

立足本位 用心生活

“在做和想中去认作用的起源,认像的精微之成分,而不去认像。这就是做功夫。”不认像,认像之精微成份,这是操作内化的关键。如此时,心相是无边边际,比较空灵颗粒很细的状态。

评论人:lys 评论时间:2023-10-07

第 18/32 页 共 626 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17 18 19 20 21 后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