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修行,老师有过这样的嘱咐:“修行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因缘,不同的人互相之间是不可比的,关键要把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用足,不要跟别人去比,但可以跟自己的过去比。”(见《如何安心如何空》第二版第156页) 关于个体化的修行,老师在《论“众生平等”》一文中则如是开示:“佛性平等,表明任一...[阅读全文]
对一~三课起初看的不太懂,就放那。 我选了第课四外圆功、第六课持咒,开始练起来。通过外圆功对能体有了真实的感受,能体从厚重、范围小往能体细腻、明、范围变大走,这个变化同时是对功法效用的一个判断。 这个期间是每日一座+外圆功组合的操练结果。 慢慢地,外圆功练得很少,因为座上基本就能转化了!通过座前能体厚重,座后能体...[阅读全文]
对现阶段毗卢禅法功夫的梳理 一、 目前的状态与见地 练习毗卢禅法三年六个月多了,从前行位到加行位一路走来,充分感受了大日如来禅法对身心改变的真实不虚,也充分感受了在现实世界修行的不易。毗卢禅法是白衣家众由现实世界通往圆满的一套科学的修证体系,通过三年多的修证,在主体、能体和肉体上都有...[阅读全文]
起初打坐的时候是感觉肉体里胃部疼痛的一个焦点引起的,自己会觉得它是一个固质的硬块的,密度较重的一个状态。就开始吐气的操作过程,一开始没有加咒,吐着吐着就会加入很多思想的画面进来,有觉察就又回到吐气,接下来,还是只吐气,觉得吐气的时候呼吸由浅开始入深,有一刻判断呼吸不是嘴巴进出,而是身体深处在悄悄地吸进呼出,这个过程胃部还是有变化的,好像从中心...[阅读全文]
《当下的力量》中有个小故事:一个乞丐坐在布满灰尘的箱子上乞讨N多年,始终没有打开那个箱子看看里面有什么:最后发现是一箱金子! 我就是那个乞丐! 杨师的书看了很久了。说实话,是经常看,但总是不下决心去照着做。上面讲的内圆功、外圆功、吐气法、持咒法,要双盘,等等,早已耳熟能详。特别是谢兄自己一一尝试后,把体会告诉我。我总觉得内外圆功,特别是外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