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许、袁二位同修聊修行心得,各自都很有收获。于闲聊中,对自己所囿处有更清晰认识。信能掌握此阶段修行用力处了。总结如下: 1. 特征 (我个人现阶段,自三月前的“节日”以来) A,是散漫懈怠,打坐时用功不得力,杂念如雪花漫天飘缀纷纷(喻小而多,非早先之大段妄想),遂觉无趣单调,缺成...[阅读全文]
坐的不长,仍然未冲击极限. 但心理上已经不甚惧怕疼痛,甚至期望它早来,以验证一下自己的力量到什么程度. 但白天妄念更多.猜想应该是过程. 明白了这首禅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阅读全文]
早上打坐,也不念咒子,只享受. 明白了面对腿痛的能力,其实就是幸福生活的能力. 用的都是同样的力量. 单位老李叔年底退休,在同个楼层几年都没怎么聊天.昨天遇到打招呼后居然聊了半小时,发现他真是个很爽朗很好的人,平易近人,我却几年都没和他多聊什么话.聊完他和我都很开心.呵呵. 白天在室外走的时候,总想抬头看天. 也总想把自己体验的,也让和我有缘分的亲近的...[阅读全文]
关于妄念和放光——即妙用之别,原来在于日用、应缘、接物时粘著不粘著。若粘著,海印放光即变成尘劳妄念;若不粘著,尘劳妄念即是海印放光。六祖云:‘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憨山大师释云:‘所言转识成智者,别无妙术。但于日用念念流转处,若留情念系著,即智成识;若念念转处,心无系著,不结情根,即识成智。则一切时中常居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