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耳闻这样的高论,说西方世界通过新教的改革,已经完成了世俗生活与神圣生活的分离,从上帝那里划出了凯撒的领地;东方的宗教却迟迟未能如此。对于这种比对,鄙人不尽苟同。 就佛教而言,一开始就没有对世俗权力的觊觎,佛陀本人也是自愿放弃了王权走进森林的。虽然后来的历史出现过个别地区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威结合的案例(这其实是出自世...[阅读全文]
六祖说,有我就有罪,确实,我好象麻烦特别多。 昨晚睡着后,一股气冲上头部,我被扰醒了,知道是气行,且不管它。那股气伴着一股浓浓的肉汤的香味,有些腻,持续了几秒钟。 今晨上座,渐渐安定下来,眼前仍是昏暗的光影。咒声很弱,需细心把握,一度似乎要消逝了。心中的恐惧感很淡了,使我可以放松下来,...[阅读全文]
个人修习体会点滴 鄙人的修证报告上传后,有同修谢德烈问及报告中所证是“如何做到的”?依据自己的亲身经验,鄙人特作如下答复,请益于诸位同修。 一个人的修行,就整体而言,信、愿、行都蕴含其中,对于我也是如此,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nb...[阅读全文]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蒋维乔 第一章 静坐前后之调和工夫 第一节 调饮食 既有此身,不可无饮食以滋养之,饮食入胃,经消化后,变为麋粥状,入于小肠再为乳状,为血管所吸收,变成血液,滋养全身。故饮食与生命有重大关系。然食若过多,则胃中不能尽量消化,反须将不消化之物,排泄于体外,是使胃肠加倍工作,结果必气急身满,坐...[阅读全文]
-不好意思,前面两篇总是发不上内容。 近期读了密宗百问和西藏生死书,对藏密有了初步的了解,很有收获。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讲顿悟,但有点太玄,很多人不知从何入手。藏密强调从日常生活起修,修行不离生活,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没有具格的上师指导容易走偏。但其实质与禅宗是相同的,密宗最高层次,到修“大圆满”的最后阶段,便完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