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实修世界!

中文简体|中文繁体



最新评论

确实很艰难啊!小雨点同志不容易。

评论人:beginnerliuh 评论时间:2013-03-09

龍哥:
应该的。

评论人:purplenancy 评论时间:2013-03-08

谢谢分享!

评论人:long19830612 评论时间:2013-03-08

呵呵,不用客气。我也希望你们中医行家来检验和批判我的观点,毕竟我不是学医的。另外,本文的物理模型有缺陷涉及的中医理论部分也很肤浅,仅供交流探讨。

另外,拙文的标题不妥,虽然存在缺陷,但还是希望将标题修改为“浅谈中医科学体系的溯源和发展”比较合情合理。

评论人:sxsjling 评论时间:2013-03-08

有您这样的“师兄”,是我三生有幸!我要加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功夫,只有这样与您见面时才能获得更多对中医有益的东西。期盼着与您见面!感恩杨师!感恩诸佛菩萨!感恩“师兄”!

评论人:yjjlhj 评论时间:2013-03-07

问道兄:很高兴拙文能得到您的认同。我幸遇杨师可能比您早,充其量算是师兄吧?“前辈”可不敢当啊。
拙文是即兴之作,很多细节问题还来不及考虑,有机会见面再细聊。

评论人:sxsjling 评论时间:2013-03-06

谢谢前辈的分享,我是一位学中医的医生,由于导师的慈悲得遇杨师,现在按照杨师的路线在实证。我认为对中医的了然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之上,当实证的水平能完全明白中医之后才能真正将中医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用现代人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看到前辈的这篇文章后,不但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惑,更坚定的我的信心。感恩前辈!

评论人:yjjlhj 评论时间:2013-03-05

补充说明:中医本身是系统科学,只是受限于当时的物理实验条件,并且涉及实证,中医科学体系显得比较模糊,总体上中医是辩证唯物的,但饱受现代西方科学实验的当代人,包括中医院校的学生,对中医体系恐怕都是望而生畏或漫无头绪,更不要说局外人。本文实际上不是构建中医科学体系,而是试图说明中医科学体系,但由于在中医学中迄今没有科学体系的说法,因此借用西方科学体系的概念,构建中医科学体系,旨在抛砖引玉,为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奠定基础。

评论人:sxsjling 评论时间:2013-03-04

标题丢了: 关于构建中医科学体系的探讨。

评论人:sxsjling 评论时间:2013-03-04

sxsjliu:
谢谢姐姐,只是一时的感受,还不能常常呆住啊

评论人:purplenancy 评论时间:2012-11-28

第 22/22 页 共 437 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18 19 20 21 22 后一页 末页